2013年3月20日星期三

林和立: 國家實力向軍隊傾斜的惡果




習近平上周在全國人大以99.86%高票當選國家主席,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習總的權力相對于前任江澤民與胡錦濤開局時要來得鞏固扎實,但不要忘記,小習的威望並非建基於什麼豐功偉績,因為這位59歲的太子黨大員沒有任何改革的功勳。習總的權力基礎泰半來自解放軍。而為了穩住軍隊的支持與將領的效忠,習總已決定在瓜分全國經濟蛋糕時向部隊與國防體系傾斜。

習總在「十八大」登基後便以軍委主席的身份巡視陸、海、空與二炮部隊,每次他都呼籲軍隊要「著力拓展和深化軍事鬥爭準備」。習更強調軍隊要保證「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同時,這位新任三軍總司令答應了部隊大幅增加軍費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毛澤東的「平戰合一」指導思想下,解放軍與其軍工企業體系可以佔用不少民用企業的資源。習總上周與解放軍人大代表座談時便指出今後會「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努力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小習更承諾要「進一步做好軍民融合式發展這篇大文章,堅持需求牽引、國家主導,努力形成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

今年公開的國防預算是7201億人民幣,較去年增幅為10.7%,表面上處於合理的水平。海軍資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表示,中國軍費占GDP 1.3% ,是國際水平的一半,而且大大低於美國國防開支占GDP 4.5%的水平。問題是中國的國防預算非常不透明,外國研究解放軍的學者的共識是,中國實質軍費相等於公佈軍費的三倍左右。換句話說,中國國防開支占GDP的比重已靠近美國,難怪解放軍近幾年無論在航母、核潛艇、洲際導彈、隱形戰機方便都追俄趕美!

這次在人大政協的軍方代表也異口同聲地為擴充軍費努力作遊說工作。例如海軍少將兼人大代表杜本印便聲稱「對任何一個大國來說,海軍建設都是必須的。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上升,海軍建設必須與我國的國際地位相匹配」。另一位海軍政委兼人大代表厲延明更強調「隨著國家利益的拓展,軍隊的使命也不斷延伸。海軍建設 發展形勢逼人、時不我待」。清華大學著名經濟學家兼政協委員李稻葵亦同意軍隊應享有更多的國家資源。李教授指出「國防是國家發展與安全的保障,應當站在這樣的高度增強全民國防觀念」。李更聲稱「從本質上講,國防與經濟社會是緊密結合的,這一點在各國已經形成共識。我覺得國人在這方面還應該加深認識,對國防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支援。」

其實由於解放軍無論在內政與外交的影響力不斷膨脹,一個嶄新的派系 –– 軍工航太系統 –– 已在中共政壇冒起。而且獲益于習總的特別眷顧,此體系將在習的十年任內快速擴張。軍方在「十八大」除了保持傳統的兩席政治局委員與四十多位中央委員的位置外,有四位重量級軍工與航太企業的老總首次出任中委。他們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張國清(1964年出生);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林左鳴(1957);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1959)與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公司總經理許達哲(1956)。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太子黨的第五代與第六代精英已成為軍工與航太系統的佼佼者。其中最為人熟悉是江澤民的公子江綿恒。江綿恒在美國取得電機工程博士後回國在 上海從事IT行業的生意,曾一度活躍航太界並參與「神舟」宇航計畫。近年他雖然擁有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頭銜,但據聞因為經商活動「過火」而稍微低調。部分曾在軍工界叱吒風雲的人物亦開始在政界發展。其中曾出任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與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主任的張慶偉(1961年生)往上爬的潛力最大。張具備又紅又專的條件,在發展載人航太工程與民用大型飛機都曾立下汗馬功勞。小張於2002年的「十六大」已當選中央委員,並於2011年出任河北省 委副書記,省政府代省長、黨組書記,去年晉升河北省長。上週末在人大獲委任為國務委員的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SASAC)主任王勇(1955) 是另一位有航太與軍工背景的實力人馬。老王曾長期在航天部、中國航太工業總公司與中國航太機電集團公司工作。作為SASAC的主管,王勇名義上統領百多個 巨無霸的央企,在「平戰合一」、軍用與民用企業緊密協調方面可作重大貢獻。

有軍工背景的民營企業家雖然鮮有出任黨政高職,但他們在黨政軍的實力不可低估。最明顯的例子是兩間在國際商界打出名堂的IT企業,總部都在深圳華為集團與 中興集團。他們雖然標榜是百分百的私營企業,但實質上有頗濃厚的軍工系統背景。華為的總裁任正非(1944年生)出身解放軍工程兵戰士與工程師,在 1998年以2萬人民幣創立華為。任經常出現在外國雜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的榜單上。中興公司於1985年由幾位與政府航天部門關係密切的專業人士成立。據靠近這兩家跨國企業的人士介紹,不少高幹都持有數量可觀的華為或中興的股票。

軍工企業即使在如美國與法國等西方民主國家都在政壇擁有巨大影響力。例如布殊家族與美國軍工界(military-industrialcomplex)的關係異常密切,老布殊總統在1992 年不惜得罪中國而向臺灣售賣總值60億美元的150 F16戰機,便是要照顧素來支持其家族的軍火商的利益。但不要忘記推行普世價值式民主的國家畢竟有三權分立與文職官員治軍的「制度優勢」。更重要的是,西方以及大部分亞洲地區的軍隊是國軍而不是黨軍,所以軍隊受到國會、不同政黨和輿論的監督。習近平在去年底內部講話中提到蘇共滅亡的主因之一是軍隊中立,沒 有為蘇共賣命,其心態跟鄧小平在「六四」屠城後表揚解放軍「救黨有功」同出一轍!但黨與軍的「權力結盟」是把雙刃劍,軍隊與軍工系統冒起的結果只能是中國脆弱得要命的民主進程將更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