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5日星期二

紀曉風: 高永文暗批浸大不負責任 三疑點突顯局長口響心虛


有理由相信,如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是「好打得」,那民望最高局長高永文應是「好嚇得」。

原本被禁運奶粉考起的高永文,昨天似是順手回應關於浸會大學爭取原李惠利舊校用地一事。高局長昨天一臉嚴肅,而且疾言厲色批評浸大,暗指該校不負責任,在建中醫教學醫院一事上無按足程序,卻要求政府批地。

然而,高永文在不足一千字回應中,九度使用「正式」一詞,偏偏不論用地和申請作中醫院,都未見有何「正式程序」出現;而且浸大辦中醫課程已15年,其間念念 不忘要建一所中醫教學醫院,而高永文加入現政府前,又大力支持建立中醫院,何以一任官職,對浸大多年要求即視而不見?對自己昔日的堅持又避而不談?

事實上,政府在周一晚已發聲明,表明就浸大爭取李惠利用地一事發出「嚴正聲明,以正視聽」,聲明最尾部分都是以指「希望各界能以公平、理性態度考慮該用地南面部分的未來用途,並顧及香港的整體發展和需要。」政府發聲明反擊公共機構,本已罕見,但到高永文再批評浸大,語氣之重,批評之烈,甚為誇張。

高永文指浸大過去數年曾提在不同階段提出不同計劃,但浸大由去年開始才「正式」向政府提議,和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在會方地段上合資興建中醫院,到政府和浸大因李惠利用地出現紛爭後,政府指浸會「正式詳細」建議仍是「尖沙咀計劃」。高永文指,浸大在上月底才「正式」撤回「尖沙咀計劃」,所以政府考慮李惠利用地 時,政府所知浸大提出的唯一「正式」建議仍是「尖沙咀計劃」。他批評浸大「作為負責任的公共機構,其實是沒有可能不理解正式程序上的需要。」言下之意,恐怕不用畫公仔畫出腸。

接着他又指,即使發展中醫院,也不一定批給浸大,「沒有可能在現階段因地理上的原因,指定這幅土地必定由某個團體興建中醫院。」高永文的說法,各有各解讀,但和校方一起爭取批地的浸大學生就相當不滿,學生會會長馮靖汶指高永文的言論對校方、中醫學院學生和其他浸會學生都是不公平的,「這是對浸會大學的一項指控。」積極爭取李惠利用地的學生組織「我為李惠利」發言人林文灝,對高永文說法感到詫異:「曾經參與城規會的會議,政府方面一直支持浸會大學興建中醫教學醫院,既然有地在面前,而且鄰近就有中醫藥大樓此配套,就算要批,都是浸大最有優勢。」他坦言不明白高永文指就算興建中醫院,亦會透過「公平公開」的形式的說法意思為何,認為高的說法站不住腳。

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下午較後時間回應,堅持浸大早在09年已申請在李惠利用地上興建中醫院,中間雖然曾爭取「尖沙咀計劃」,但該地段始終太小,且有地權問題,他重申浸大在李惠利用地上有「合理期望」。陳校長又指,如果用地不建中醫院而用來建豪宅,值得商榷,但他指自己尊重高永文。

毫無疑問,高永文對浸會大學的指控相當嚴重,如同指控這所歷史僅次於香港大學的高等教育學府誠信有問題,絕不能視為等閒之事。老紀認真咀嚼,再輔以對事件來龍去脈的理解,發現事件又恐怕只是再一次揭示特區問責班子內,不論民望高低的官員,同是「語言偽術」高手。

高永文的答覆共839字,但出奇地一共用了九次「正式」,局長強調浸大無正式提出李惠利用地申請,語句之間又儼如指政府不知浸大希望使用李惠利地皮,「儘管我們從其他途徑,知道浸大有其他不同的考慮方案,亦有與食物及衞生局官員作非正式的溝通」。然而,事實上浸大根本早在09年已提出在李惠利地皮上建中醫教學醫院,而上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即候任平機會主席)亦知情。

一切應由15年前說起,1998年浸大開辦全港首個中醫藥學士課程,當 時尚未接任校長的理學院院長吳清輝接受《文匯報》訪問時已表示,「要發展中醫學,配合臨床研究和學生臨床實習,成立中醫醫院是不可缺少的」。一年後,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造訪浸大,與學生對談,已有學生問及中醫院問題,當時董建華回應:「將來醫院會有所發展,至於是分開設中醫院,還是在目前醫院內發展中醫呢,政府其實正在研究這些發展的方向。我相信屆時必定會與業界一起商量。」

事實上,作為醫學學科,臨床診症經驗非常重要,但中醫學生只能到 全港不同醫院實習,或甚至到內地醫院,對中醫發展帶來桎梏。但諷刺的是,同期董建華卻聲言要把香港打造成「中藥港」,發展中醫成產業。由於政府一直不贊成直接開辦獨立的中醫院,而是中西醫合作治療,所以到04年沙士以後,時任浸大中醫藥學院院長劉良,也只要求選擇一所公立醫院設中醫留院服務,以中醫治療為主、西醫為輔。

再事隔四年,到2008年吳清輝退休前接受訪問,指正研究自資興建中醫藥醫院,供學生臨床實習,「但也必須政府願撥土地才可實現。」當時吳清輝已有談及李惠利地皮,指當時地盤有阻滯,浸大惟有再等等。到20103月時,周一嶽指已收到兩個有興趣建中醫院的申請,包括東華三院 和浸會大學,惟浸大發言人當時指是初步研究。同年10月,校長陳新滋就公布十年發展大計。

根據《明報》報道,浸大當時準備籌募8億元興建本港首所中醫教學醫院,以中西配合診療模式運作,預計可提供200 張病床和門診服務,為學生提供臨床實習機會;而校方正向政府申請撥出鄰近校園的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分校地皮作發展,並獲政府答應日後透過買位資助醫院營運。

2010年已有設計圖則

據報道,當時浸會已有醫院建築圖則,申請鄰近校園的李惠利用地,目的是使教授可在中醫藥大樓上課,然後到毗鄰教學醫院看症。陳校長當時指,浸大必會興建這所教學醫院,是「萬事俱備、只欠土地」,如最終申請被拒,校方才會競投政府推出、分別位於黃竹坑和大埔的私家醫院土地。

往後發展,就是浸大苦等政府回音年多,直至20116月才和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商討「尖沙咀計劃」,但一年後發現發展有困難,於是再提出在李惠利用地建中醫 院。但是,政府卻指浸大中醫院屬私營醫療設施,與其他私家醫院無異,政府周一聲明指「現時沒有政策向個別團體提供政府土地供發展中醫院用途……因此,政府 並不支持在前李惠利校舍用地興建中醫院」。

好了,說清事件發展,大家就不難發現,當中實在有不少疑問。

首先,政府指「現時沒 有政策向個別團體提供政府土地供發展中醫院用途」。然而,現時大部分私家醫院都是獲政府在不同年代批地,早前審計署批評這類以私人協約方式批地的私家醫院,沒有履行批地條件,例如提供廉價病房等等,說私家醫院不應獲政府土地,恐怕站不住腳。退一萬步說,即使政策改變,轉為發展醫療產業,但私人醫療機構也 可獲政府某些優惠,這些優惠又何以不能讓一心辦教學醫院的浸大享有?

其次,高永文昨天指控浸大「沒有可能不理解正式程序上的需要」,又指政 府撥地應「通過公平公開的形式進行」。但事實是,李惠利用地正進行修改土地用途。換句話說,浸大師生如反對建議,一是向城規會陳情,推倒規劃署新建議的分區大綱圖,一是要求發展局「收回成命」,不改變李惠利用地原屬「政府、機構或社區」的土地用途,但這兩項工作都不屬「正式申請成為中醫院」的程序。事實 上,土地都未有,又如何提出正式申請?

最後,是高局長在興建中醫院的取態。高永文在2010年仍未加入政府之時,應智庫「香港集思會」邀請 擔任組織的「中醫藥專題小組」顧問,當時他認為有必要設立高層督導委員會,統籌中醫藥的「長遠發展」。另外他又指現時在醫院內提供正式中醫住院服務的時機 成熟,結合中西醫讓病人選擇適合的治療。而此時浸大已向食衞局表達建中醫院的意願。

到去年,高永文出任食衞局長後,落實行政長官的競選政 綱,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有指委員會的最重要工作,就是探討如何發展香港首間中醫院。既然高局長一直顯示對中醫院發展的積極,何以對浸大發展中醫教學 醫院如此抗拒?當年他大力支持成立中醫院,又何以對2010年或更早時已表態建中醫院的浸大,視而不見?

須知道,雖然在浸大計劃的中醫院是以私家醫院形式營運,收費也高於公立醫院,但作為教學醫院,它不但能提高中醫教學質素,也讓中醫學畢業生有服務大眾平台。畢業於港大醫學院的高局長,定必明白瑪麗醫院作為港大醫學院教學醫院的重要性。

老紀就曾致函,希望局方進一步解釋高局長的指控;食物及衞生局發言人就指,局方周一聲明已清楚回應,食衞局肯定高永文的言論,又指不知道浸大有否向教育局或 發展局申請用地,但食衞局就肯定在浸大與尖沙咀街坊福利會(街坊會)之計劃前沒有收過浸大於李惠利用地的具體計劃;更指09年浸大的建議只是「意願」,而 不是實際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