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6日星期六

江麗芬:由夢熊與習近平握手說起




在這個星期變得炙手可熱的全國政協劉夢熊說,讓他確信中央已經選定梁振英,是始於去年3月出席北京兩會會議時,習近平會見港澳全國政協委員期間,在一眾政協委員當中卻先來跟他握手,而後再跟另一「梁粉」羅康瑞握手。

劉夢熊說,習近平握手的安排,讓他「覺得很有趣,原本我的右邊不是羅康瑞。因為在我側面的兩排,我是坐第一排第二個位,第一個位是習近平的文膽施芝鴻。但習近平首先與我握手,然後跟羅康瑞握手,大家都認為我們兩人都是『挺梁』」。

竟現已貴為國家主席、當時是主管香港事務的習近平,當日握手是否有意洩露特首選舉天機?外人不得而知。只是,令人感慨的是,「握手」原來在香港政治裏,還 繼續穩佔重要位置,多年未變。上一次經典的握手場面,可以追溯至回歸前、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在眾裏尋他,跟當時還未宣布參選的董建華來一個握手,令董即 時成為公眾認識的熱門首任特首人選。

最大公約數

可是,透過握手來看特首人選的端倪,實在過於「古法」,也太過人治,在2017年大家期望香港會透過普選來選出特首之際,這方法還是宜戒除之。

2017 年的普選方法該會是怎樣?有關安排,社會理應早點討論,以謀取更大共識,方為上策。可是,看梁振英政府如今不斷強調要先處理好民生問題,政圈消息也指原本 打算今年內展開的政改諮詢也會押後至明年,如此這樣,香港社會能否在2015年就普選達成共識,以至於2016年做好立法工作,讓2017年進行首次普 選,時間看來,實在有點緊迫。

有政圈中人還預計,中央一直的承諾是香港可以在2017年有普選,卻不等於2017年一定要舉行普選;他認為,經歷過2010年的政改爭議後,今次再談2017年的政改安排,恐怕更難在立法會內取得三分之二支持通過,最終2017普選隨時泡湯!

可是,在政府未知何時才會推出政改討論之際,民間已按捺不住,行動起來。

2010年政改以後已漸漸停止運作的終極普選聯盟,這個星期再度開會;再開會,只是為了更長時間的休會做一個名正言順的了結。普選聯召集人、教協的馮偉華宣告,普選聯將會進入「休眠」狀態,他們希望另立一個新的平台,從零出發,團結更多泛民團體參與未來的政改討論。

究竟新的平台將於何時成立?將會以怎樣的模式出現?以至將會有什麼政黨或團體加入?雖然一切言之尚早,但聽聞泛民主派已經開始物色新平台的新辦事處,為整合作準備,看來萬事如箭在弦。

對於整合新的平台,過往代表民網參與普選聯工作的中大社會學系教授陳健民說,希望至少有民主黨、公民黨及工黨三個主要的泛民主派政黨及民間團體參與。也有時 事評論員建議,可以嘗試讓人民力量這些被視為「激進」派別的政黨加入,以壯大爭取落實普選的力量。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則認為要廣納各界人士,包括商界在 內。

要為日後的普選模式凝聚共識,愈多團體參與,便是愈好。所以,不論是政黨還是民間團體、智囊機構還是學者,在同意落實普選的前提下,都應該歡迎參與新平台工作。

過往,香港政治的小氣候傾向劃地為牢,又或者如近日「爆紅」的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所批評的充滿「敵我矛盾」,往往把香港的政治劃分為二,一是泛民主派,一是 建制派,兩者彷彿「水溝油」、各不相干。可是,任何政改方案既然不可以只有泛民支持便可以通過,其中一關是須得到立法會三分之二的支持,因此若這個新的政 改討論平台能夠爭取更多不同背景的政黨以至團體參與,不囿於一貫的泛民主派的標籤,在爭取普及而平等的選舉的大前提下,謀求共識,或許於社會而言,更能夠 定出一個更多人支持的方案。

民主黨已故元老司徒華過往經常說的話,是要爭取最大公因數及最小公約數,希望能夠爭取最大的共識。他的意見,相信泛民主派內中人更耳熟能詳,知道該如何拿揑。

放下包袱

然而,要爭取社會在政改上達到更大的共識,最重要的不單是如何爭取更多人參與,同時也是參與者是否真的願意放下過往的成見,為落實普選而合作。

可是,要求泛民主派與其他非泛民派別的人合作,已經不容易;即使要求泛民主派內各政黨合作,泛民中人自己也不感到樂觀。2010年政改一役,泛民當中既分成 「公投」與「談判」兩派,兩者在政改以後,雖然說願意繼續合作,但在傳媒接觸當中、各人言談之間,可以感覺到在泛民之間也互不信任,日後如何可以在政改一 役上放下成見來合作,相信是很大的挑戰。

只是,若大家真的相信2017年若能落實符合普及而平等原則的普選,這將為日後訂下選舉框架,在這 大前提下,無論如何也該放下過往的包袱,合作以爭取更大的共識。否則,2017年的特首選舉之時,大家手中未能有一票,卻只可再眼巴巴看着領導人跟誰或誰 來握手,以預測再往後五年的命運,這大抵都是市民所不願意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