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7日星期一

不想孤獨死 極速配對過末日

【末日荒誕】
【本報訊】瑪雅曆法中預言本月21日是世界末日,當日也是中國冬至。末日遇上大節日,單身男女所想的不只是如何安然度過,更希望找個伴侶。為此有人選擇參加極速配對,讓愛在末日前萌芽。而最幸福莫過於約220對愛侶會於這日簽紙立下盟誓,愛到永遠。
記者:倪清江 馬志剛 

約130名單身80後,上周末參加極速配對公司214 Dating在樓上吧舉行的活動,尋找心儀對象。負責人Tammy說,確有少部份因本周五世界末日傳聞,希望趕在之前找個伴侶迎接這一日。有約三成是20出頭的少女,主要從事護士及教師等以女性為主的行業。

■單身的Tommy 和Gina參加配對活動,希望找到心儀對象一起度過末日。馬泉崇攝

「特別浪漫,神的安排」

現 年28歲的Gina是其中之一,她是一名OL。她在17、18歲與同班中學同學展開初戀,之後她升讀嶺南大學中文系,兩人仍在蜜運中,但畢業前突然分手。 經歷情傷之痛,Gina一段長時間沒再拍拖,到醒覺時發現原來自己年紀不小,仍未能找到心儀對象,「見到人哋一對對,大時大節睇在眼裏,好羨慕」。

世界末日之說影響着Gina,「有啲朋友約22號食飯,我都未應承,因為唔知21號會點,如果過咗就當係慶祝!」末日,孤單一個,她渴望找個男友,「21 號係世界末日,想喺之前搵到個合心意嘅人一齊度過」;她還有另一個期望,「如果大難不死,喺31日晚除夕夜,(有男友)同我慶祝生日」。

「假如可以在21號之前識到,會係特別浪漫嘅事。21號之前出現,會覺得係神嘅安排。」她的祈求可能已被愛神聽到,她透露當晚跟一男參加者交換電話,盼遲些能約出來見面。

27歲的Tommy在銀行工作,是另一參加者,與Gina是同屆嶺大畢業生,他修讀工商管理,二人並不認識。他有過兩段情,均無疾而終。

Tommy對末日抱着半信半疑心態,有做定準備,「之前講嘅末日,一聽就知係假。但呢次做定準備,小量儲糧,又買煮食工具、露營燈。」趕在世界末日前找到 女友,是他當晚的心願,「成件事聽落浪漫,如果呢件事(末日)真係發生,會少啲遺憾。有個人支持係好啲,好似面對逆境,有個伴支持,成件事好唔同。」不過 他當晚未有着落。

220對情侶當日締結婚盟

「末日」轉眼將至,據入境處資料,約220對情侶登記在當日締結婚盟。從事紅酒生意的韓師棠(Terry)與女友Kako是其中一對,無論末日是否來臨,第二天都是他倆人生新一頁。

「當初搵師傅擇日結婚,話21號係好日。」Terry說,訂好日子才記得是「末日」,也沒太在意,且能在末日成婚,也算完成人生的一個階段、一個目標。十 幾年來多次傳言世界末日,最後皆平靜度過,加上瑪雅長老又已澄清21日只是迎來新紀元,Terry強調不會再信末日論,「除非突然話有殞石、彗星飛嚟我就 信。」

兩口子笑謂,不擔心朋友在末日只顧避難而缺席婚宴,稱只有朋友笑言「飲完呢餐要快啲返屋企避難」。Kako說如果當日真的是末日也非壞事,說罷二人甜蜜相視一笑。


■Kako與男友Terry無懼末日來臨,選擇在12月21日締結婚盟。羅君豪攝



830億遺產倡禁亂動  律政司質疑基金「受託人」非「受益人」

【明報專訊】律政司興訟要求法庭詮釋華懋集團已故主席龔如心的2002年遺囑,案件昨日在高等法院開審。雖然「小甜甜」02年遺囑指明將全數遺產交予華懋慈善基金,但律政司認為基金僅是以「受託人」身分管理這份價值至少830億元的遺產,基金須依遺囑將遺產作行善用途,同時要受管理機構及法庭雙重監管,絕不容基金董事局「輕舉妄動」。基金一方則堅持是遺產唯一「受益人」,至於如何執行遺囑,則由以龔仁心為首的基金董事局決定。

指遺囑倡三方監察 證不讓「自把自為」

律政司延聘英國御用大律師Simon Taube及資深大律師何沛謙為代表,華懋慈善基金則聘請了英國御用大律師Frank Hinks及資深大狀馮柏棟應戰。基金董事龔仁心等昨未有到庭,而早前頻頻受訪的龔如心「契仔」張雁坤則在開庭時現身,但上午小休後離開。

律政司一方形容龔如心為「亞洲女首富」,現時遺產約值820億至830億元。根據02年遺囑,龔如心要求聯合國秘書長、中國總理及香港特首聯合監察基金運作,執行其遺願。代表律政司的Taube表示,這正好證明龔未打算讓基金董事局「自把自為」。

稱「必須」字眼證基金屬「奉命行事」

Taube續稱,遺囑用上「必須」字眼,可見是龔的「命令」,基金是「奉命行事」的受託人。Taube表示,基金的資產報告顯示,基金所持資產不多,現金僅數百萬元,根本沒有經驗管理龔的超級遺產。

此外,基金一直表示把遺產用於慈善,卻未有交代細節。Taube又引述董事局主席龔仁心的證供,龔仁心指基金創立以來除了捐錢,沒有其他項目,且大多數由華懋旗下其他公司注資到基金,再以基金名義捐款。

倡改用途須申法庭 確保用得其所

遺囑又表明,龔如心希望成立「中式諾貝爾獎」慈善基金,叮囑基金董事善用資金,讓華懋慈善基金之商業王國繼續壯大,藉此行善到永遠,另外須支付龔夫王德輝家族的生活開支等。Taube認為監察機制加上法庭,可確保基金用得其所,而基金必須證明龔訂下的慈善用途不可行,才可向法庭申請改變用途;而監察機制可令基金維持以往的慈善項目,亦可防止基金董事以賣股或派息等方式散盡遺產。

Taube說,慈善基金應以大眾利益為先,不過董事局可酌情發放款項給王家中人。

基金堅持有權改遺產用途

然而,Taube引述基金回應,指基金堅稱是遺產受益人,因而有權改變遺產用途,而且遺囑條文一概無約束力(見另稿),但Taube認為,基金的解釋方法,與02年遺囑用字性質不一致。

基金因遺囑真偽與商人陳振聰對簿公堂,去年10月終極勝訴。律政司其後入稟高院,要求法庭釐清02年遺囑內容。律政司一方今會繼續陳辭。

【案件編號﹕HCMP853/12

大眾利益為先 供養王家還看基金董事

【明報專訊】龔如心與遭綁架失蹤的丈夫王德輝,手牽手開拓華懋地產王國,而龔如心的遺囑亦表明,華懋慈善基金須供養王家的成員及子侄。但根據律政司及基金的立場,王家成員能否獲基金董事局發款亦成疑問,一旦董事局無意「派錢」,王家中人也許會不獲分文。

律政司不認同有得分

龔如心在遺囑表明王家中人「有得分」,但律政司並不認同。代表律政司的御用大律師Simon Taube表示,華懋慈善基金於1998年成立,以大眾利益為依歸,理應惠澤社群,而非流入某些人手中。Taube形容2002年龔如心訂立的遺囑屬「自家製」(home-made),並非專業人士協助撰寫,條文略有矛盾亦可理解。基金受龔如心所託執行遺願,董事局可以行使酌情權,要求法庭批准基金給予王家中人所需費用,當中包括王德輝4名弟妹,以及5名侄兒女。

Taube續稱,基金一方認為遺囑只表達龔的意願,對基金沒有約束力,基金沒有義務向王家中人發放款項。假如法庭裁定基金是遺產受益人,是否向王家「派錢」,則交由基金的董事局決定,換言之無論法庭最終如何裁決,皆需要由基金董事局啟動發款程序。

基金稱沒義務發款

現時基金董事包括華懋老臣梁榮江及陳鑑波,以及於龔如心074月離世前不久才加入董事局的龔仁心、龔中心及龔因心。假如5人無動於中,遺產內的分毫不會落入王家手中。

根據遺囑第四項,基金有責任供養王德輝父母王廷歆及任玉珍(皆已歿)、其弟妹,以及侄兒日後升讀大學或深造的費用。華懋僱員的子女若進修,亦可受惠。遺囑亦明示,基金必須負責王德輝胞妹王德華的生活與醫療費。

Taube昨透露,王德華曾入稟申索,但未有進一步存入證據,終不了了之。

基金拒遵遺囑指示 恐變私人樂園

【明報專訊】據律政司一方引述華懋慈善基金的立場,以龔家「老三」龔仁心掌舵的基金認為,基金的大小事務均由董事局「話事」,而龔如心訂立的遺囑只屬指引,並不一定要遵守。換言之,基金成立的目的隨時可變,龔如心的遺願亦有可能被「棄置」,基金恐怕會成為龔仁心等人的「私人樂園」。律政司亦暗示,若無人監察,後果難以估計。

代表律政司的御用大律師Simon Taube稱,根據基金一方立場,基金自視為龔如心遺產唯一「受益人」,全權管理龐大遺產。遺囑內一切指示,例如要求聯合國秘書長等三方組成監察機構、成立「中式諾貝爾」基金、繼續壯大華懋慈善基金之商業王國等,皆不具約束力,毋須信守。

憂欠獨立監察 隨時派息清盤

Taube坦言,龔如心在生時全權掌控慈善基金,她現已離世,若基金成為受益人,可能缺乏獨立組織監察其營運,而由董事局「自己搞掂」,大有可能會藉投票表決而不合理地派息或賣出股份,甚至清盤解散基金等,種種做法皆不利龔如心「將慈善事業不斷發展至永遠」這遺願。

雙方又爭議應根據哪時候的基金章程去運作基金。Taube表明,應以龔如心074月離世時的章程作準,強調章程述及的慈善目的不能改,應由高院法官給予指示,又認為假如基金要改變目的,必須證明現行目的「不可行,不切實際」,並將改革建議交由法庭審批,方為合理。

倘可自行改變目的 違基金原意

Taube又透露基金一方認為,董事局有權因時制宜,自行改變基金目的。Taube認為這做法有違龔如心成立基金之目的,「如果突然撥出遺產到非洲傳教,這樣改變慈善基金目的是否正確?」



引港大學者 郝鐵川:中央對港有10  郭榮鏗斥節外生枝 扭曲基本法

【明報專訊】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今日在本報登出文章,批評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早前撰文,給人一種「中央對港權力只有外交國防」的說法,跟《基本法》原意不符。郝鐵川引述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和多名港大學者合著的法律教科書《香港法概論》,指中央對港的權力有10項,包括解釋《基本法》、任命特首和主要官員、宣布緊急狀態等。本報昨未能在截稿前取得陳文敏回應。郭榮鏗則質疑郝鐵川是「節外生枝」,並批評對方「扭曲《基本法》原意」。

駁斥中央對港僅國防外交

郭榮鏗早前在本報撰寫題為〈人大常委有權監督香港立法會立法?〉的文章(已在1210日在本報刊登),說「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的關係,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除了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區在其他範疇均享有高度的自治權」。郝鐵川今日的文章則批評,郭是要給人感覺中央對港權力只有外交國防,郝在文章中表明不認同這看法。

郝鐵川借用陳文敏有份合著的《香港法概論》,指基本法規定中央對港的10項權力,包括解釋《基本法》、任命特首和主要官員和宣布緊急狀態等(見表)。

對於釋法,郝鐵川的引文表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負責解釋《基本法》……中央人民政府享有《基本法》的最終解釋權」。但事實上,該書另有章節詳細討論釋法爭議,但在郝鐵川的文章中卻沒引述。

未引釋法爭議章節

郭榮鏗昨接受查詢時,說自己早前的文章主要是討論香港立法權,形容郝鐵川的批評「節外生枝」。他又批評郝「加插一些外圍意見」,只是旨在「扭曲基本法原意」。郭又批評郝鐵川錯誤解釋基本法,認為大部分市民均不會認同他的意見。

郭榮鏗指出,郝鐵川提到的部分權力,根本並非實權,如文中提到中央有權任命特首和主要官員,但其實所任命的特首,必須是「香港人選出來」。郭榮鏗批評郝鐵川用這些例子做基礎,實際想超越《基本法》,做法是「以偏概全」。

郭榮鏗:部分非實權

郝鐵川指陳文敏等學者在《香港法概論》中的論述,「比較忠實地表達了《基本法》的原意。它清楚列明中央人民政府在港擁有的權力不止限於國防和外交」。本報昨未能在截稿前取得陳文敏回應。

對於郝鐵川今日的文章並非以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身分,而是以樹仁大學客座教授的身分發表,郭榮鏗說,「他(郝)有他的自由」發表意見,歡迎任何形式討論,真理愈辯愈明。



張曉明指審查法律  議員要求政府澄清

【明報專訊】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在中共十八大報告後撰寫有關落實一國兩制的文章,提到有關中央權力,除國防和外交,亦包括官員任命和法律審查等,文章引起社會關注。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昨日在政制事務委員會上,要求討論事件,認為特區政府應澄清一國兩制是否有變。

劉慧卿:一國兩制是否有變

民主黨劉慧卿在會上指出,張曉明談及一國兩制的文章影響到特區,認為立法會有必要討論,若議員不同意便需要抗爭。她要求當局交代是否有收到中央指令,要改變現有做法。社民連梁國雄說,張曉明談到有關《基本法》的內容,與現行安排不合,政府有責任交代。工黨何秀蘭說,該文章提及中央權力包括審查或發回立法機構所通過的法案,政府應澄清。

政制局:未接「完善機制」要求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秘書長梁松泰表示,張曉明並非特區政府官員,亦沒有向特區政府提供與文章有關的額外資料,故當局不宜評論及解讀,他說當局沒收到任何要求要完善現行機制。梁松泰又強調,政府會嚴格依照《基本法》辦事,貫徹一國兩制。

另外,多名建制派人員都透露,中央最快在日內宣布,張曉明會調任來港出任中聯辦主任。有消息指出,中聯辦主任彭清華將會調任廣西省委書記;副主任李剛亦有機會調任至澳門,待澳門中聯辦主任白志健離開後,由李剛升任主任。

學者聯署質疑中策組收撥款權

【明報專訊】超過20名大專學者及團體發聯合聲明,不滿中央政策組計劃收回涉及2000萬元的「公共政策研究計劃」撥款權,認為是重大改動。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今日將聯同張超雄及黃碧雲會見中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要求中策組解釋如何確保遴選機制透明度及學術專業性,不會將政策研究變成政治宣傳工具。

議員今晤邵善波 促交代遴選機制

邵善波上月底去信研究資助局主席錢大康,稱原本由研資局審批的2000萬元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由2013年起將收歸中策組全權審批及監察。2012行政長官選舉高等教育界選舉委員會委員、大學及專上院校工會聯盟、大學教育關注組及教協20多名代表昨日發表聯合聲明,質疑邵在全無諮詢各院校及立法會的情下作此重大改動,擔心會徹底改變計劃原意。

大學教育關注組代表陳清僑指教資會審批工作一向客觀、嚴格及公平公正,質疑計劃「無理由2004年先出,做56年就停?」他擔心,仍在進行的研究將來會否同樣可公開,長遠將影響香港的公共政策研究力量。教協會長馮偉華則指出,中策組乃政府組織,擔心「中國模式」、「香港藍皮書」事件會重演。

馮偉華日前去信邵善波,獲對方回覆指計劃目的不變,評審工作亦會按現有原則採用客觀標準,不會影響學術自由。葉建源今日將聯同張超雄及黃碧雲會見邵善波。

教協憂「香港藍皮書」重演

邵善波上場後中策組亦大換班,土地註冊處前處長聶世蘭上周五被委任為中策組副首席顧問,接替調到警務處的葉文輝。曾任前特首董建華秘書的葉文輝這次離開較急,連中策組非全職顧問為他送行的機會亦沒有,有非全職顧問形容葉文輝謙厚、少發言。聶世蘭曾在多個決策局及部門工作,包括200307年出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副秘書長。

立法會政制事務員委員會昨日開會,泛民主派議員要求下次會議審議中策組事件,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秘書長梁松泰指出,中策組工作不是該局工作範圍,認為不宜在委員會討論。委員會主席譚耀宗同意,稱會與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討論如何在立法會跟進中策組事件。


專上學界選委鄭宇碩(左起)、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及教協會長馮偉華等20多名學者發表聯合聲明,批評中策組收回審批權,要求中策組交代作出有關改動的理據。馮偉華直言,擔心公共政策研究審批交由中策組全權負責,「中國模式」及「香港藍皮書」事件將重演。


吳靄儀憂釋法有追溯力影響大

【明報專訊】立法會前法律界議員吳靄儀今日在本報刊出文章,指人大常委一旦釋法,範圍廣闊,絕非限於外傭,憂釋法有追溯力,追溯至《基本法》生效的第一天,擔心一旦釋法,會剝奪數以萬計「雙非」童的居港權,連在港出生的台灣總統馬英九的居留權也會剝奪。

吳靄儀表示,釋法首當其衝的,是199771日之後在香港出生數以萬計的「雙非嬰兒」。事實上,由2001年「莊豐源案」起至今,累計雙非嬰兒已達約20萬。

吳靄儀認為,按照法治的基本原則,終院在裁定是否接納律政司的要求之前,必須容許這些人有機會向法庭反對律政司的申請。她認為,律政司應確保這些人能及時知悉自己可能會受釋法影響,通知他們尋求法律意見,決定應否介入法庭程序,聘任法律代表在庭上發言。她在文中批評律政司含混其辭,企圖不予通知就剝奪部分人的居港權,是對法治的最大蔑視。

「馬英九也失居港權」

吳靄儀又指出,釋法影響的不止雙非嬰兒,例如台灣總統馬英九是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但他的父母當時並非在港定居,若律政司尋求釋法成功,像馬英九那類別的人就會喪失香港永久居民的身分。

另外,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昨出席公開活動時,拒絕回應律政司要求終審法院要求人大釋法。她早前曾表示支持政府做法。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前)昨日出席東華三院舉辦的慈善晚會,她拒絕回應律政司要求終審法院求人大釋法一事。她早前曾表示支持政府做法。(盧翊銘攝)


建制泛民齊「甩底」 今屆首流會  生病塞車壞手機 原可討論特首僭建

【明報專訊】今屆立法會開始兩個多月就出現首次流會。原定昨晨舉行、會討論特首梁振英山頂大宅僭建等議題的發展事務委員會會議,32名委員中僅9人出席,不足法定人數10個而被迫流會,當中17名議員曾明確向立法會表示出席會議,最後有11人「甩底」。缺席或遲到議員各有理由,包括身體不適、交通擠塞、手機損壞等,缺席議員均向公眾致歉。有學者認為,立法會議員收取公帑,有責任確立更高道德標準,「每流會一次就損害多一次立法會形象」。

發展會329出席 欠1

今屆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的會期訂於每個月第四個星期二,但因本月恰巧碰上聖誕節假期,故提早至昨晨8時半舉行。昨日議程原訂討論梁振英大宅僭建、起動九龍東項目進展及招牌監管制度等,會議等待15分鐘後只有9名議員出席,尚欠1人才夠三分之一法定人數,最終委員會副主席謝偉銓在夠鐘後按議事規則宣布流會,引起出席議員哄動。出席議員除副主席謝偉銓外,還包括民建聯陳鑑林及梁志祥、保險界陳健波、民主黨胡志偉、人民力量陳偉業及陳志全、新民主同盟范國威,以及公民黨梁家傑。委員會主席劉皇發因感冒入院,早前已委託助理請假。

多人塞車遲到 陳恒鑌稱抑鬱產婦求助

今次是新一屆立法會首次流會,缺席的23名議員中,13人屬建制派、10人為泛民議員。會前5名議員表明缺席,除劉皇發請病假,尚包括民協馮檢基、民主黨劉慧卿、經民聯梁美芬及公共專業聯盟梁繼昌。

缺席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解釋,因患氣管炎要服藥,醫生呼籲她多休息,故服藥後休息一會遲了出門。她感嘆近期立法會太政治化,「太多有關政治的辯論,例如拉布、彈劾、拿特權權力(去調查),令很多議員疲於奔命」。工黨何秀蘭及張超雄、社民連梁國雄、民建聯蔣麗芸及公民黨毛孟靜,均因交通擠塞問題遲到,何秀蘭並向公眾致歉。

同缺席的新民黨田北辰說,他早在開會前抵達立法會,但由於手提電話故障,忙於處理,收不到會議不足法定人數的通知,以致在宣布流會後1分鐘才到會議室,他就此向市民致歉。自由黨田北俊亦稱,因要出席港台談釋法問題,事前已通知立法會遲到。民建聯陳恒鑌同樣稱準時到場,但恰巧在立會樓下接到電話,有抑鬱症產婦找他求助,因此延誤開會。

學者:應有更高道德標準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立法會議員以公帑支薪,有責任向公眾確立更高道德標準,不能因為會議時間太早而遲到,「每流會一次就損害多一次立法會形象。」他續說,議員明知會議將討論特首僭建,但部分泛民議員卻無心裝載,只會令公眾質疑其政治姿態。





安倍再拜相 中韓未道賀  內地官媒﹕盼非「憤青首相」

【明報專訊】日本自民黨在大選獲壓倒勝利,即將拜相的黨總裁安倍晉三,將未來內閣定性為「突破危機內閣」。日本傳媒稱,他計劃起用鷹派前首相麻生太郎擔任副首相,但同時也可能邀請高村正彥或二階俊博等知華派議員入閣緩和鷹派色彩。美國總統奧巴馬昨恭賀安倍勝出,但中國外交部僅稱「注意到選舉結果」,希望日方走和平發展道路,未有恭賀字眼。官方《環球時報》更稱,希望安倍不是又一位日本「憤青首相」。

根據點票結果,重新執政的自民黨,在國會480席中,由選前的118席,激增至294席,多出1.5倍,連同盟友公明黨的31席,兩黨合掌325席,擁有推翻參院否決權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議席,令法案可望通行無阻。

華春瑩:「注意到」選舉結果

安倍競選期間,多次大打反華牌,主張修憲擴軍,加強美日軍事同盟。對於安倍和自民黨勝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僅表示,「我們注意到日本眾議院選舉的結果」,中方「高度關注」日本發展走向,希望日本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她說,中日互為重要近鄰,2006年雙方就構建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達成共識,「中方重視日本對華政策的方向,希望日方深刻認識和妥善處理兩國間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當年達成中日戰略互惠關係時,日本首相正是安倍晉三,中方的發言,反映北京對安倍的「聽其言觀其行」態度。

韓國政府昨亦沒有針對安倍重新掌權發表官方聲明,政府發言人稱,李明博無意致電安倍。相比下,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迅速發聲明恭賀了自民黨和安倍勝選,重申美日同盟是亞太基石,期望與日本新政府在地區和全球問題上緊密合作。

擬邀知華派入閣減鷹派色彩

新內閣最早於本月26日誕生,日本傳媒稱,安倍計劃起用麻生太郎任副相兼任財相。也有日媒揣測,安倍會邀請「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高村正彥擔任副相,並由知華派議員二階俊博任國土交通大臣。安倍昨表示,上任後首個外訪國家是美國,打算明年12月間起程。安倍2006年執政時,選擇以中國作為首個外訪行程,改善因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而緊張的中日關係。安倍在今次競選時曾表示,對上次執政有所反省。英國BBC分析指,他宣布訪美,可能說明他也把當年率先訪華,作為「反省」部分之一。

安倍昨重申尖閣諸島(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沒談判餘地」。他又說,日中關係不能僅從簡單的雙邊關係來看,要放在整個國際格局考量,以日美同盟為基軸,同時重視與亞洲其他國家的合作,除了與印度和澳洲建立緊密關係,也需要改善與中國關係。他又稱,日本在中國擁有龐大投資,為中國創造千萬計就業機會,兩國存在「難以割捨的關係」,應該在認識這種關係的基礎上,處理兩國政治問題,他將謀求與中國重新建立戰略互惠關係。

向央行施壓逼量寬

問及拜相後會否參拜靖國神社,他說2007年任首相時,考慮到亞洲各國感受未能參拜,深感悔恨,今後關於靖國神社問題,將與中國等在外交方面有許多接觸,但他避談任內會否參拜。他又趁機向日本央行施壓,稱其無上限量化寬鬆「印鈔振經濟」主張,獲民眾支持,呼籲央行在周三至周四的議息會議,配合他的政策。日圓昨受壓下跌,日股則升1%,創8個月新高。安倍主張大膽放鬆銀根,實現3%以上的名義經濟增長率,並建議央行上調通脹目標。雖然央行行長白川方明公開反對,但他的任期將於明年4月屆滿,由於央行人選需由政府推薦,預料下屆行長將由支持量寬立場的人出任。


日本自民黨黨魁安倍晉三(圖)昨在東京的自民黨總部接受記者提問,強調在「尖閣諸島」(釣魚島)問題上沒有談判餘地。(法新社)



兩已故總統陰影籠罩韓大選  朴槿惠被指「親日後裔」 文在寅似盧武鉉

【明報專訊】韓國大選明舉行,結果將左右兩韓乃至中日韓關係。選戰前夕,左翼統合進步黨候選人李正姬宣布退出,希望左派票源,能集中給在野自由派候選人、前總統盧武鉉的戰友文在寅,阻止前獨裁總統朴正熙女兒、保守派朴槿惠繼承李明博上台。事實上,今屆韓國大選的最大特點,就是朴正熙盧武鉉這兩位已故總統,竟成了大選勝負關鍵。

左翼候選人為政權交替退選

李正姬表示,決定退選是為了能夠凝聚民主和改革的力量。她表示,為開啟兩韓和諧的新時代,韓國必須實現政權交替。她批評朴槿惠是「親日派」後裔,是腐敗獨裁政權的核心人物,若她當選總統,韓國將出現「災難性」後果。朴槿惠之父朴正熙年輕時用過日本姓名高木正雄,又入讀東京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為了當上日軍軍官,還用自己鮮血寫下效忠保證書。

律師出身、立場親朝(北韓)的李正姬,其支持率約1%,韓聯社分析,朴槿惠和文在寅民望不相上下,李正姬退選是希望反對派選票投向文在寅。上周四公布的選前最後一批民調顯示,朴槿惠領先文在寅0.5%3.5%之間。

朴正熙血書效忠日皇軍

今次韓國大選的最大特點,是除了兩大候選人在較量,兩位已故總統朴正熙與盧武鉉的功過也緊繫覑選情。朴槿惠是朴正熙之女,文在寅則是盧武鉉的親信;朴、盧兩位總統過去留給國民的印象和政績,現正左右覑選民的取捨。

釜山大學政治外交學系副教授李哲淳向本報記者指出,韓國人對朴正熙和盧武鉉的憎愛均呈兩極化。朴正熙是1960年代至70年代的軍事獨裁總統,任內打壓異己,衍生持續至1980年代尾近30年的軍事獨裁時代,但他亦覑力促進經濟和改善民生,為韓國當今經濟打下基礎,並給予了國民「只要你想,就能做到」的自信,所以朴槿惠似乎也代表覑不利民主發展的保守政權和國家經濟民生好轉。

學者:游離選民厭倦社會分化

文在寅的選情則受盧武鉉之於國民的形象影響,因為他曾擔任盧武鉉秘書。李哲淳說﹕「韓國從前是以首爾為中心的國家,盧武鉉當政後,即費心思發展其他地方;同時,他也銳意擺脫這個國家的威權主義色彩,對重大權力機關如國家情報院、檢察廳等引入民主精神。儘管這些做法不能說得上成功,但始終試圖做過。」正因如此,那些反對韓國社會主流保守勢力(大商家、保守派政客等)的人士,以及渴望國家加快變化改革的「386」年代(即60年代出生、80年代讀大學、90年代30來歲的人)予以極大支持。

首爾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康元澤向本報指出,當年盧武鉉高舉為生活艱難人士而參政的旗幟,及至李明博時代,普羅大眾、中小企和非首都等大城市居民生活變得艱難,懷念盧武鉉福利政策的人多起來,便成為文在寅吸納的選民。可是在很多既非保守派、亦非自由派的游離中間選民眼中,盧武鉉的管治,只是帶來了社會分化和對抗,叫人煩厭。他們擔心文在寅上台,將令社會分化加劇。


韓國總統選舉明天舉行,候選人昨日馬不停蹄拉票。新國家黨候選人朴槿惠在首爾南部出席拉票活動。(法新社)

李正姬


朴槿惠的支持者昨日穿上劃一紅色制服,在首爾以南的水原市為其助選。(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