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星期日

林泉忠﹕日本政壇洗牌下的中日關係




每次日本首相宣布解散泷議院及舉行大選,日本媒體輿論都會賦予一個名稱來形容該次解散的特徵與歷史定位。這次野田被稱作「傻子正直解散」,因為執政民主黨的支持度已被自民黨大幅度領先,在此極為不利的形勢下舉行大選無異於等同自殺。

野田的「傻子」抉擇是領悟到如果繼續耗下去,早前承諾的「短期內解散」將言而無信,倒不如破釜沉舟,希望賦予國民一個高風亮節的印象,說不定有利於民主黨的選情。只是話音未落,就有9位民主黨議員先後脫黨,使民主黨在泷議院保不住半數議席。

以目前形勢研判,雖然自民黨拿下的議席很可能超過民主黨,但是要獲得過半席位難度仍相當高。換言之,兩黨如何在選前保存實力,抵禦來自第三勢力「日本維新會」的侵擾,同時在選後如何合縱連橫,成功獲取其他小黨的合作,以求獲得泷議院半數席位,將是日本這場大選的主軸。

誠然,對華人世界而言,大家關注的不僅僅是日本大選的「混戰」局面,還是大選對中日關係的影響。目前,化解釣魚島危機的談判仍未正式擧動,釣魚島海域隨時都有可能擦槍走火。只是選舉期間,野田內閣顯然已無暇顧及棘手的領土問題,中方也早已把雙方關係改善的時間點,往後移到明年。

問題是,民主黨、自民黨、日本維新會三大政黨,哪個黨主導的新政府對改善中日關係有利?

重點在於新政府上台後的具體作為。不過,從三黨的政治理念、政策思維來看,相比之下,無論是自民黨重新執政,還是日本維新會奪得政權,其不確定性遠比民主黨繼續執政來得高。雖然野田在處理釣魚島問題上屢屢誤判,但是「不在歷史問題上與鄰國過不去」是民主黨的既定政策,在這點上,有誰會樂觀「右翼指數」最高的安倍晉三與石原慎太郎會做到呢?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學者
 

信報社評: 日股升圓滙跌 安倍煽風點火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上周解散眾議院後,日圓沽盤迭湧,日經指數則急遽上揚。前天,太陽黨與日本維新會宣布合併,組成政治「第三極」勢力。可以看到,在當前衰退陰霾壓頂之下,日本內部政治和經濟亂象紛呈,隱現發展失序風險。

股市走高與圓滙急跌,明顯出於市場相信變局將至,預料執政民主黨在下月大選中下台,由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取其位而代之。上周安倍信心十足表示,他領導的政府,會定下通脹目標,與央行攜手實施更大膽的貨幣政策,扭轉圓滙高企趨勢,刺激經濟復蘇。

很明顯,扭轉圓滙高企,仿效美聯儲大開鈔票印刷機,削弱日圓的避險作用、刺激資金流向投資、消費或股市等其他風險資產,以助長通脹,遠離通縮厄運,在日本多年也無法走出景氣低沉泥潭之下,這種飲鴆止渴的政策冒險行動,的確對安倍這類右翼政客充滿無限誘惑。

然 而,這些政策冒險行動,勢必為市場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按安倍的「無限放水」政策主張,加上他對現任首相野田提高稅收,包括消費稅增稅以緩解國家負債壓力 的措施加以質疑,若日後玩弄手段,對政策落實作出刁難,只會令高逾百分之二百三十的債務/GDP比率繼續惡化;況且,把成本近零的信貸源源投入市場,保住 本應受到商業周期淘汰的低效率企業殘喘之命,亦不利日本的經濟結構調整。

照當前日本「失去十年又十年」的現狀看,民主黨執政三年來,對扭轉頹局一籌莫展,加上中國崛起帶來的外部競爭,日本喪失對東亞地區的主導性影響力,「雁行模式」成為絕唱,令國內右翼保守勢力氣燄復熾;自民黨安倍晉三有捲土重來之機,而社會內部政治結構亦進一步割裂。

目前,執政民主黨內已有多人聲言退黨,並表示考慮加入維新會或自民黨。事實上,過去一年,尤其去年春大地震災難後,在內部政治團結散渙、社會群體對國家的政治信任嚴重流失下,先後催生了七個小政黨。

前天,日本維新會黨魁橋下徹與石原慎太郎成立僅幾天的太陽黨合併,黨名維持「日本維新會」,石原任黨魁,橋下徹則任其副手。由於兩黨缺乏嚴謹而全面的政策共同理念,野田更譏之為「同流合污」,預料在下月的眾議院選舉中,只能起政治干擾作用。

上 周日股與圓滙分別急遽升跌,無疑發出了日本政局嬗變的先聲。二○○六年,安倍接替小泉純一郎任內閣首相,在小泉新保守主義基礎上,他繼續落實駐日美軍重組 路線圖,並積極建立日澳、日印雙邊安全保障機制,力圖實現日、美、澳、印四國安全合作框架。可以預料,一旦安倍上台,以其右翼偏激的對華強硬路線,中日關 係當前的低潮更不易解凍,益增日後東亞地緣政治動盪風險。

可以說,安倍的冒險性政策主張,無論在政治外交或經濟層面,都帶有強烈的「煽風點 火」味道。敦促央行大規模貨幣寬鬆,扭轉圓滙高企,此舉恐怕會引發市場更大的投機行為;對加稅的質疑,削弱外間對日本整頓財赤的信心,一旦債務總額超逾 GDP兩倍的情況惡化,亦有機會引發外間對日圓債券資產喪失信心,引火燒身。

據日媒上周六對各政黨最新民調,自民黨支持率有百分之二十六; 民主黨百分之十三,維新黨及太陽黨的支持率,分別為百分之八及百分之五,反映自民黨要取得第一大黨並不容易,一旦無法取得多數議席,加上日本維新會摩拳擦 掌「攪局」,下任首相難免受黨爭的纏擾,日本要走出政治混亂與經濟衰退困局更為艱難,只能繼續沿着國運式微之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