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0日星期五

方駿:普世公民——國民教育大混戰



「國民教育科」的爭議,是近來香港政壇與社會最熱門的話題。在支持國民教育的人士中,一個常見的論調是:「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有推行某種形式的國民教育」。這句話如何理解和辨識,當然可以進一步討論。不過我想指出的是,在唯一也採用中文的另一個「國家或地區」:台灣,並不存在名實皆同的「國民教育」科。事實上,台灣所說的「國民教育」類似大陸的「義務教育」,相應的小學和初中分別稱為國小、國中(不過現在高中也納入國民教育階段)。

那麼,台灣有沒有名相異而本質相同的「國民教育」呢?當然是有過,特別是在國民黨威權統治的40多年間,黨化教育與大陸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別。但即使是那時,中小學也還存在「公民」科,一字之差,實有價值觀的天壤之別。

下面就簡要介紹台灣公民教育的歷史和現狀。

威權時代也稱「公民教育」

1962年,國民政府在國小(小學)設立「公民與道德」科,在國中(初中)和高中設立「公民」科。此後這些科目的名稱和內容多有變遷:1968年小學階段先改為「生活與倫理」,1990年代又與健康教育課合併為道德與健康科;初中階段改為「公民與道德」,1990年代後又在初一併入「認識台灣」;高中階段則先改名為「公民與道德」,後又恢復公民科名稱。

在民主化之前,台灣的公民教育雖然也主張公民權利,但是更側重於公民責任與義務。比如1980年代的初中「公民與道德」課程標準就將課程目標定位「實施以倫理、民主、科學為中心的公民教育」,既包括「培養民主法治觀念」,也包括「必要的倫理規範」、「增進民族意識」、「宏揚中華文化」等等。在課程內容中也強調「愛護國家」、「國家統一」等。1990年代的課程綱要更強調民主原理、法治精神和經濟技能,同時在初一設立「認識台灣──社會篇」,強調愛鄉愛國情懷。

在高中階段,公民科長期只在一、二年級開設,並不列入大學入學考試科目,在升學主義主導下就受到冷落,倒是高三的「三民主義」科在1994年前都是考試科目。

1990年代的課程修訂將三民主義改到高一階段,公民科相應提升,並增加了文化多元主義、環保、社區合作等內容。

199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發布「國民教育九年一貫制課程綱要」,將小學、初中各學科合併為七大領域,改以「能力指標」作為教科書編撰依據。其中公民科和歷史、地理歸屬社會領域,並且佔據了社會領域60%以上的指標,成為這一領域的主體。在2000年代,國民中小學課程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訂,基本確定了現在的格局。

直到2004年,高中階段的「三民主義」、「公民」與「現代社會」合併為「公民與社會」,並先後列入大學入學考試科目和指考科目,才身價倍增。

包羅萬象的公民科

現在,台灣中小學教育中與公民教育有關的課程分成三個階段,呈螺旋狀遞進。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公民科都歸入社會領域,這個社會領域中的課程目標與公民科相關的包括:充實社會科學基本知識,培養對本土與國家之認同、關懷及世界觀,培養民主素質,法治觀念與負責態度,了解與發展自我能力,發展思考判斷能力,培養社會參與、理性決定之能力、培養表達溝通與合作之能力,以及培養探究之問題與研究創造能力。內容方面則包括:個人發展、家庭價值、校園生活、社區參與、性別、家庭與法律、國家組成、基本人權與國民義務、民主與法治、法院組織、民刑法與行政法、政府的經濟功能、家庭經濟、企業經營與責任、經濟發展與生態經濟、台灣的國際地位、參與國際社會、國際關係……等。

中華傳統與普世價值並施

小學階段,自三年級開始上社會科,每周一節,每學期一冊,到六年級一共八冊。其內容從人與自己、人與社會到人與自然,及台灣的地理位置、歷史、氣候、人口、經濟、節慶、風俗、區域發展、文化傳承、理財投資、社會變遷到性別平等。在國中(初中)階段,各年級的內容是:初一《人與社會生活》,初二《民主的政治(政黨與選舉)》,初三《經濟生活與全球關聯》。

在高中階段,則在高一和高二開設「公民與社會」課程,每周兩節課,每學期一冊,共四冊課本。其內容是:自我、社會與文化(高一上)、政治與民主(高一下)、道德與法律規範(高二上)、經濟與永續發展(高二下)。高三還開設選修課程,如果要參加該科的指定考試則須選修。其課程理念規定為:

(一)以社會科學相關領域為基礎,培養學生具備心理、社會、文化、政治、道德、法律、經濟、永續發展等多面向公民基本知識與價值。

(二)學習認知青少年後期自我與成長意義,面對未來,發展出能欣賞他人、關懷社區、尊重社會文化差異、認同民主國家、珍視法治與普世人權,以及追求經濟永續發展等相關的價值觀念。

(三)增進參與公共生活所需的各項行動能力,如:思考、判斷、溝通等。

可見,台灣的公民教育包含甚廣,不僅有道德情懷教育、社會能力培養,也包含對普世價值的認知,更有對政治、經濟、法律相關社會科學的初步認識。當然,這也帶來了一些缺陷,比如知識量太大,學生很難深入領會,在高考指揮棒下往往演變為死記硬背。合格的公民科教師也比較稀缺。好在,台灣現在高等教育過分普及,大批碩士、博士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會去尋求較安穩的中學教職。我博士班的同學,就有幾位是公民科的教師。

與香港的通識教育相比,台灣的公民(社會)科的一個特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成分較重,不僅在道德部分,在社會、經濟乃至法治部分,都會介紹中國傳統思想,但是這些並沒有和「普世價值」相對立。

李白是哪個國家的人?

「統獨」認同,更準確的說是不同的「國家認同」,是台灣政壇和社會中最深的裂痕,也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教育領域。在國民黨威權時期,在各個領域都宣傳「大中華」乃至「反共救國」的意識,學生們不僅要熟知「海棠」狀的民國地圖(包含外蒙古等地方),還要誦讀蔣公遺囑。

1990年後,隨着民主化的開始和李登輝的「本土化」政策,中小學教育中「本土化」的內容就在不斷增加。具有「台獨」色彩的民進黨在2000年上台後,更是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訂,其最具爭議的倒不是公民科,而是歷史科。比如在高中部分,包括將「中國史」與「台灣史」分列,只佔歷史科的四分之一,以及在教學內容上的許多改動。當然,在九年制部分「社會」領域,也存在一些有爭議的問題,比如稱李白「不是我國的詩人」等等,但這些也多屬於歷史、地理範疇。

馬英九領導國民黨重新上台後,在教育領域又進行了「撥亂反正」,叫停了陳水扁時期制訂的「98課綱」中最具爭議的語文和歷史部分,進行了重新修訂。在馬連任後,教育部又進一步討論修訂高中歷史科,參加審訂的張亞中、王曉波等學者主張教材要回到《憲法》「一中原則」的立場上來。但是這也引起了綠營的反彈,抨擊國民黨干預學術自由。

到底「台灣史」還是「中國史」才是「本國史」,這取決於每個人的「國家認同」,但是在「亡國先亡史」這點上,不同立場的人倒是取得了共識。相比之下,香港在開始國民教育的同時卻將中史科踢出必修科目,對中文科目也不重視,不讓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己的傳統,也不利用自身優勢、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卻灌輸「中國模式」這種不中不洋、不古不今的東西,這真的是要培養「自豪的中國人」嗎?

(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台灣的公民教育科」)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新聞學碩士,現於台灣攻讀社會科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