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5日星期五

何志平:從「以物為生」到「以心為尚」 ——儒家思想對和諧世界的啟示




踏入新千年的第二個十年,世界正發生急劇而深刻的變動︰日本地震觸發核電危機、茉莉花運動引發中東政局動盪、歐債危機導致部分國家瀕臨破產、社會貧富懸殊加劇、家庭暴力時有發生……如何處理這些變動和衝突,成為了人類歷史進程中的巨大挑戰。

有分析認為,大量社會問題的湧現,是由於傳統價值的崩塌、精神生活的缺失所導致。要為當代社會開出藥方,就不能不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社會價值體系作出檢視。

上世紀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分成不同的層次。我認為,人類發展的文化階段,都可以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找到參考,也就是說,人 類發展的進程大致分為「以物為生」、「以神為主」、「以人為本」和「以心為尚」四個階段。儒家代表的「心文化」,正是解決當下社會問題的良方。

人類早期社會的發展,莫不以追求物質生活的改善,建立保障財產的制度為最終目的,即解決處於需求層次金字塔最底層的生理與安全需求。從而發展出「以物為生」的農業社會,勤勞節儉、安分守己、忠厚樸實等,是這個時期的核心價值。

現代文明的局限

然而,解決了溫飽和安全問題後,人類開始思索更高層次的需求,即馬斯洛所說的社交需求和尊嚴需求,前者涉及感情與歸屬問題,後者追求自尊和社會肯定。中世紀 歐洲神權制度、周以後的中國皇權制度,都是「以神為主」的封建社會。這時期的核心價值,強調的是等級制度、敬天法祖、忠孝節義等。

文藝復興驅散了長期籠罩在歐洲上空的神權陰霾,解放思想,呼喚自由,激發創意,啟蒙時代,讓世界由對「神文化」的膜拜轉化成對「人文化」的探索,代表人類轉向更高層次的認知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

這種鼓勵主體創新和呼喚個性自由的文化,達致了人性的釋放,催生了資本主義,奠定了科學基礎,建立了法治制度,並擴充發展為哲學上的個人主義,塑造了「以人為本」的現代社會,並衍生出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平等博愛等現代思潮。

然 而,源於競爭、自我實現而來的西方人本思想發展到極致,反而被個人的欲望所吞噬。由於失卻傳統宗教道德的約束,最終導致了人性的異化 (Alienation)。去年在西方國家湧現的「佔領華爾街運動」,以及由日益嚴重的美債、歐債危機所引發的爭論,莫不顯示國際社會對沿用已久的西方經 濟模式所進行之深切反思。因此,要革除社會的弊端,單靠個人主義推導出來的「人文化」是不夠的,還需要在此基礎上有所承繼,升華至以心為尚的「心文化」。

自古以來,「心文化」在中華文化中均佔有重要的地位,是有別於西方文明的重要特質。孔子講修身、齊家、治國,而後平天下,但首要是「正心」。荀子說「心者形 之君也」,董仲舒說「身心以為本」,朱熹說「心是主宰」,王船山說「一人之身,居要者心也」。這些都說明在身心關係上,心居於主宰的地位。

明朝大儒王守仁亦有言:「人者,天地萬物之心也;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矣。」良知即天理,即心中至善,是早已存在人心之中的,只要努力修心,就能去除私欲蒙蔽,恢復良知,達致「知行合一」
儒家對當代世界的啟示

曾經輝煌一時的四大文明,除了中國,都已湮沒無傳。究其原因,軍事上被佔領只是一時的「亡國」,真正令其「亡天下」的則是文化價值層面的衝突。相對而言,儒家開放包容的特性,正是消化外來思想與抵禦外來宗教的利器。

宗 教衝突和國際戰爭,都由於不能實踐無為與不爭。中國古人對於哲學與宗教的形而上學,是留有餘地,以謙虛自居,不與外來的文化思想與宗教爭論精細的宇宙論與 形上學,不假定真理可以用言語捆綁,不認為人的行為可以用教條與刑法來規範,致令外來宗教和文化最終要與中華本土的傳統價值妥協,必須立足於儒道的基礎之 上,受到「儒道化」,而融入中華文化。

現在世界正慢慢由「硬實力」的比拚,過渡至「軟實力」的較量,儒家「有容乃大」、「厚德載物」的文化胸襟,以及其源遠流長的「心文化」底蘊,正是中國「軟實力」的源頭活水。
正如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所說,「中國過去的成就和歷史經驗,已使其具足統一世界的資格;這正是西方所顯著缺乏的。在這種成就的力量上,中國比任何其他國家都更有希望,帶領人類政治進入大一統的世界。」

讓我們借助今天齊集尼山的機會,努力克服挑戰,將儒家文化帶給世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人類文明的永續發展,共同建設一個和諧共融、「以心為尚」的新文化。

(原文為作者在2012年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上的演講稿,略有刪節。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旨在促進世界不同文明間的對話,維護文化多樣性。)

中華能源基金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