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9日星期日

明報社論: 重大改革時機已過 看守政府忌亂派錢




財政預算案本應擘劃香港的長遠經濟及財政策略,而非覑眼於減稅派糖等瑣碎事項,奈何今屆特區政府只餘數個月任期,大動作改革時機早已過去,即將公布的預算案應做好「看守政府」的角色,不應在未有社會共識的議題上大灑金錢,更絕不應胡亂派錢以求「光榮引退」。預算案最應處理的,是社會早有共識或怨聲載道的事項,例如增撥資源予涉及「雙非」(父母均非港人)嬰兒來港的醫療福利部門,紓緩港人不滿,醫療界極力爭取的瑪麗及廣華醫院重建,更應盡早提上議事日程。

預算案將於兩日後(21日)公布,據報道,政府原預計本年度錄得85億元赤字,但由於去年賣地及招標收入破紀錄,加上稅收較預期多,預料盈餘將達500億元以上。財政司長曾俊華去年在輿論壓力下加碼派糖向每名港人派發6000元,今年會否有同樣舉動,引來關注。

派錢猶如毒品上癮  政府必須斷然拒絕

去年預算案的注資強積金方案備受批評,結果要破天荒派發現金補鑊,成為本屆政府的一大污點。即將公布的是本屆政府最後一份預算案,民望低落的夕陽政府,配上極有機會出現的龐大盈餘,特區政府有極大誘因藉詞利民紓困,巧立名目大手筆派糖,以圖挽回聲譽洗脫污名,博取在掌聲中光榮引退。

向有需要人士「派糖」,的確是有財政能力的政府應有之義,適量增加資助基層人士,社會不會反對,特首曾蔭權也在施政報告中預告了會有公屋免租、綜援戶「出雙糧」等措施,但漫無目的全民派錢猶如煙花般賺來一時掌聲,熱鬧過後煙消雲散,社會深層次矛盾依舊。去年派錢的經驗港人已一清二楚,6000元到手時總會帶來一時亢奮,但納稅人收到稅單時都能清楚體會,社會沒有免費午餐,羊毛出自羊身上。

最大問題是派錢猶如毒品,不少人一試上癮,要求年年如是次次加碼。特區政府必須在這次預算案中清楚告訴港人,派錢只屬例外中的例外,絕對不會成為常規動作,斷絕一些港人不切實際的幻想。

夕陽政府的預算案,加稅減稅只是末節,最需要處理的,應是謀劃香港的長遠經濟及財政策略。事實上,香港有需要改革的範疇亦甚多,例如﹕

.香港聲言要發展創新科技創意產業,應否在財政及稅務政策上配合,增加寬免?

.香港向來被指稅基狹窄,政府一度諮詢公眾開徵「銷售稅」的意見,避免經濟回落時再陷結構性財赤,相關改革應否再提交公眾考慮?

.為改善稅制不公,美國奧巴馬總統提出徵收「巴菲特稅」,要年收入過百萬美元的富翁繳納高於30%的稅率。奧巴馬此舉引來極大爭議,但他聲言要求富翁至少繳納與中產一樣的稅率,只是常識(common sense)。香港近年仇富情緒嚴重,特區政府又能否拿出類似魄力,提出改革稅制以改善貧富懸殊?

凡此種種,都是預算案本應考慮的題目,過去數年本應大有為之時,政府卻鍾情派糖,白白錯失為下一代謀福祉之機。如今最佳改革時機已過,任何大動作都應暫時擱置,留待下屆政府再作打算。

醫院重建雙非問題  政府不能掩耳盜鈴

現屆政府在餘下歲月,最應做的是盡快落實社會早有共識的事項,別再掩耳盜鈴,包括﹕

.醫學界早已投訴瑪麗與廣華兩所香港龍頭醫院已經「爛溶溶」,早應重建,但政府資金卻遲遲未到位。重建兩院共需100多億元,相對政府數千億儲備只是九牛一毛,若政府一再拖延而沒有合理解釋,社會輿論絕對不會收貨。

.近年由雙非嬰兒湧港所引起的社會矛盾持續升溫,治本之道當然是要落實人口政策,而一些由此引起的社會資源問題,必須一併盡速處理。

.傳媒早已報道,不單公立醫院產科及急症室服務受到影響,連母嬰健康院也出現資源緊張,本地孕婦怨聲載道。不少學者早已警告,政府若不盡速處理,一場嚴重的「內地人與港人」矛盾將會爆發,再加上內地遊客湧港所引起的種種問題,如租金上升、搶購奶粉等,若任由問題發酵,後果將不堪設想。

特區政府不能濃縮在添馬一角,不能再逃避問題,在餘下的任期內即使未能找到治本方案,也必須盡速增撥相應資源,紓緩前線醫護工作壓力,並紓緩港人不滿的情緒,否則問題一旦惡化,矛盾及衝突一發不可收拾,本屆政府將成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