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6日星期四

盧子健: 公共醫療發財 大家身體健康




壬辰龍年第一次與讀者見面,祝大家新年進步,身體健康!

香港人口老化,再加上富裕社會對生活質素的期望上升,身體健康近年成為愈來愈流行的新年祝願。

身體健康,最基本的當然是靠個人努力。而在現代社會,一個良好的醫護系統則是大眾身體健康的另一個必要條件。

香港有一個良好的醫護系統,但近年系統似乎開始有毛病。在未病入膏肓前,有需要調校政策、適時整頓,才能保障香港市民的身體健康。

醫護系統最突出的病徵是超負荷運作。公共醫療系統的醫護人員大叫工作量吃不消,也有逃亡潮的舻象。

公營醫院的資本開支撥放亦不足,設備追不上形勢所需。近日醫管局就瑪麗醫院和廣華醫院的殘舊設備大吐苦水,絕非小題大做。比較知情的人都明白﹕這兩家醫院的重建實在拖得太久,有關醫院和醫管局管理層覺得忍無可忍。

不少評論者認為,香港醫護系統存在公私營失衡。公營系統在醫管局成立後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如果因為公營系統服務飽和而使私營系統旺場,並非壞事。

政府也有相似觀點,因此不斷推動所謂醫療融資改革,強調如不改革,在可見將來公營醫療服務就會「爆煲」!為加速醫護需求流向私營系統,政府近年宣傳私營醫療保險的好處,更擺出決心推行改革的姿態。

優化醫療系統 首要增公營投資

年前政府就私營醫療保險諮詢,我曾在本欄提出反對。原因不是概念上醫療保險有什麼問題,而是如果政府把這視為優化香港整體醫護系統的關鍵政策,就不是實事求是,反而會削弱公營醫療的發展,影響公眾所能得到的醫療服務。政府想優化香港的整體醫療系統,首要政策應該是加大對公營系統的投資。對此政府非不能也,實不為也。政府為吸引市民購買私人醫療保險預留了500億元,去年為了爭取議員支持預算案而浪擲「派錢」400億元。政府以上述資源為基礎再略為加碼,便可成立一個千億元基金,作為經常開支每年為公營醫療提供額外50億元資助,也可用足20年,作為基金以每年5厘回報計算更可長期每年為公營醫療提供額外50億元。

政府基於意識形態原因,硬要把市民推向私人醫療市場。近年私家醫院「生意興隆」,但公營醫院的工作量有所減輕嗎?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沒有!

私營醫療服務是市場規律主導,資源只是流向能賺錢的服務,所以私家醫院現在大旺的是產房,而且以風險低的案例為主。市民依賴私營醫療,開支負擔會大增,但公營醫院工作量的邊際下降率不成比例。

這是因為香港根本沒有一個成熟的私營醫院服務市場。私家醫院數目差不多20年未有增長。現時政府計劃推出4幅私家醫院土地,但遠水救不了近火。何亦有一段長時間未有興建新的公營醫院,如有適合建新醫院的土地,建公營醫院的社會效益會比建私家醫院更大。

更加根本的問題是醫生的供應。在SARS疫症期間,政府錯誤地減少每年大學醫科本科生的數目,這個決定的負面作用非常深遠。不單止整體醫生與人口比例未有隨社會的醫療服務需求增加而改善,更因為我們的私家醫院服務其實是以醫生為中心,醫生數目不足,又怎可能在調整公私營失衡的過程中,可以維持公營醫療服務的質素?醫生不足,而政府又「重私輕公」,客觀效果自然就是大量公營醫院醫生「逃亡」向私家醫院,形成惡性循環﹕在需求量不減、設備老化而人手沒有增加的情下,公營醫護人員工作愈來愈辛苦,轉投私人市場的誘因愈來愈大。

但凡公共政策以意識形態主導、沒有實事求是,絕大多數是錯誤政策。特區政府近年秉持「輕公重私」的方針,以為靠壯大私人醫療市場,就能減少公營醫療的壓力和減輕公共財政的壓力,實踐證明是行不通,只是苦了市民、肥了私營醫療服務提供者,對減輕政府負擔無大幫助,造成公營醫護人員怨氣畄天。

撥亂反正。我認為最少在未來10年,政府應確立加大投放資源於公營醫療的方針。如前所述,政府完全有這個能力。如果政府想減輕公共財政的長遠壓力,可以用充裕時間與市民坦誠商討,有秩序地在未來10年循序漸進增加公營醫療服務使用者所付的費用。

政府想推動私營醫療發展,仍可繼續做好引導醫療保險提供合適的產品的政策,但絕不應因此而擠掉公營醫療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增加培訓新的醫護專業人員,讓醫療市場不會一面倒為賣方市場。如果私人醫療市場有愈來愈多價格相宜而又優質的服務,自然就會吸納部分市民的需求。這才是改變公私營「失衡」的根本之道,而不是靠公營系統趕客!

公共醫療發財,大家身體健康!這是我衷心的新年願望。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