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日星期二

黎則奮: 辭職引公投 賊過才興兵



何俊仁上周五(9日)突然召開記者會,宣布否決政改方案後辭職,引發變相「公投」,從而向特區政府施加壓力,重新啟動政改諮詢的五部曲,作為雨傘運動的延續。

佔 領區清場後,雨傘運動走向低潮,是無可否認的事實。證諸歷史經驗,任何政治運動挫敗,均無可避免地出現低潮,八九民運如是,今天雨傘運動也莫不如是。身為 運動的參與者和支持者,不管哪路人馬,均有責任為運動的未來路向反思,探索延續運動的策略,在這點意義上,何俊仁願意犧牲議席,引起社會廣泛討論,無論主 觀意願和動機若何,都是值得肯定的;儘管客觀效用能否如願達成,則全是另一回事。

現在誰都可以清楚看到,立法會議員辭職引發變相「公投」 的鬥爭策略已經錯過最佳時機,即佔領運動發生一個月後,出現膠着狀態,佔領區外民意開始逆轉,五方平台既無法把行動升級,爭取更多市民參與和支持運動,又 不想貿然撤退,失去佔領區內的民眾支持,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有人倡議五區「公投」或超級區議員辭職引發變相「公投」,再次集中民意向政府施加壓力,實不 失為一個可行策略。

不過,現時賊過興兵,不管投票前或投票後辭職,其實分別不大,因為即使現在即時辭職,未補選前政府也可以把政改方案提交立法會通過,辭職變相「公投」唯一的政治效用,只是表明民主黨堅定不移否決假普選方案,可以消除上次政改妥協後泛民選民普遍對民主黨立場動搖的疑慮。

因 是之故,何俊仁的辭職,實際政治效用對民主黨更為有利。證諸何俊仁的決定事前保密工夫十足,完全沒有跟其他泛民黨派和政治組織溝通,顯示決定並非共識,連 黨主席劉慧卿亦缺席記者會,何俊仁為挽救民主黨在雨傘運動中幾近毫無角色扮演的頹勢,以及為選期重疊的區議會選舉造勢,「捨身成仁」的意圖,彰彰明甚,路 人皆見。

誠如范國威所言,政黨為自己利益着謀,天經地義,而何俊仁為民主黨早着先鞭,也罕有地顯出政治智慧,較佔領運動潰散後一籌莫展的 各黨各派明顯高出一皮。至低限度,佔中三子已意興闌珊,表明不再搞運動,後起之秀黃之鋒亦無計可施,提出毫無意義又無法迫使政府實現的與梁振英對話,重啟 政改五部曲,亦給何俊仁黃雀在後抽水,以至只有「革命建國」口號實質除了塗鴉發洩全無社會迴響的所謂激進本土派和示威派主張,均無法惹起社會關注,遑論爭 辯了。

單單批判已不管用,覺醒了的群眾期待的是可行的替代(alternative)策略。泛民政黨和政治組織與其為了不想民主黨獨佔花 魁,企圖在區議會競選上分一杯羹(站在政黨利益立場,亦無可厚非),被迫「局跟」,支持變相「公投」,或者全面杯葛以至全力攻伐,讓建制派漁人得利,倒不 如在當前全部備受689政權全面拘控打壓的議題上,團結一致,作出有力的反擊。

據悉取消元旦遊行的民陣已準備於21日搞大遊行,號召民 眾上街,抗議漠視民意的政改第二輪諮詢,但經歷過波瀾壯闊長達七十九天的雨傘運動後,停留於表態的遊行示威已經意義不大,亦很難鼓動群眾參與,政治效用實 在成疑。然而,警方大規模的拘捕行動已經展開,目標高達一千五百人,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反守為攻,應該放棄遊行,公開號召所有曾經參與和支持佔領運動的 廣大市民,於21日集體「自首」,包圍警察總部,目的就是要癱瘓執法機關和司法系統,用實際行動瓦解白色恐怖。

根據中大傳播及民意調查中心的持續性民意調查結果,推算曾經參與和支持佔領運動的市民高達二百萬人,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人不心死,願意犧牲小我,堅持公民抗 命,運動就可以出現轉機,這才是真真正正可以延續雨傘運動抗命精神的鬥爭,亦符合各黨各派和廣大市民的利益,這不是比浪費唇舌爭議姍姍來遲的何俊仁辭職更 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