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4日星期五

無崖:覆巢之下無完卵─從考評局中國語文科考試報告說起




每年11月最熱門的話題,肯定是死亡之卷──中文科的考試報告。不過,如果細看考試報告內容,卻發現所有考生問題如一,都是甚麼基礙知識薄弱,錯別字多,邏輯錯誤百出等。然後改善方法,永遠是多閱讀多思考等彷彿把上年的考試報告照抄一次,換換例子已可。
考評局的考試報告客觀嗎?對不起,作為老師,考評局的所謂報告,只是對考生傷口灑鹽,毫無積極意義;所謂的建議,完全是脱離現實的!

考試報告通常是列出考生常犯的毛病,然後指出學生平時思慮不周或缺少思考深度所致,基本上各卷皆如此。但這種一味把責任往學生推的語氣,其實是為考 生成績惡劣的元兇──教育制度和社會風氣等開脱,直接點說,那是一份擁護教育界權貴的工具!因為考生表現,折射出來的,其實是深遠而巨大的中文教育問題!

閱讀教學:有解構,無欣賞

現今中文課程,重視學生解構文章,指出作者的「立意」,「主旨」,然後再思考分析文章中不同的細節包括修辭,分段,引例,寫作手法等如何配合這個 「主旨」,彷彿文章一切都是為這是「主旨」服務。其實處處充滿著結構主義的影子。所謂結構主義,要透過事物表面的現象,尋求事物底層的關係,以期獲得放諸 四海而皆準的結構,操縱全局的系統與規則。
結構主義反映在中文科的閱讀教學中,就是堂上無休止的解構課文:「文章段旨是甚麼?」「段落層次如何劃分?」「文章刪去此段可否?」「文章應如何改 善?」「文章想說甚麼?」「文章道理有沒有矛盾?」等等。一味解構課文,結果使原來可以盛載感情的中文科,一變成為沉悶的解構遊戲。連唯一欣賞文章的成 份,如文章抒發了甚麼感情,也要學生思考「是用甚麼手法去抒發的?」情感的引導,一向提高學生學習中文科動機的關鍵。但現今學生眼中,中文不過是解構分 析,全無感情可言(筆者見過有老師講解課文時,說到感動處,把自己相關經歷向學生分享,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但科主任卻在睇堂報告中批評這與教學重點無關) ,了無新意,叫人如何有興趣讀下去?先在課上扼殺學生興趣,然後再叫學生在課堂以外,自行閱讀課外書?虧考評局還有面子說出來!

以結構主義分析課文,另一個壞處把創作的過程過份簡約化,認為所有文章都是先有一個「立意」,然後其餘的創作成份,都離不開這個「立意」這造成把 「文本」作了過多的解讀,而讓學者創造出許多並不存在的意義與結構。故此老師解構課文時,不時過份詮釋文本夾硬說服學生,直接後果是使學生認為中文科「吹 水唔抹咀」而最終迷失學習方向,故學生對中文科最多的評語,莫過於「唔知讀咩?」。例如每年考試局的中文閱讀理解,問題都十分奇離,本年考核的< 九味>,所謂的第九味,連文章原作者也答不出!可見過份詮釋的文本解讀,絕不是學習中文之道。

單元教學:掛一漏萬,割裂知識

結構主義為中文科呈獻的另一樣荒謬的是所謂的單元教學。單元教學是現今中文科最常見的教學安排。

單元教學是指先定立單元重點,然後找相關的課文教授有關單元重點。一般處理手法是(以下以記敘單元為例) 。首先,先指出記敘單元的重點如順敘法,插敘法的定義,好處。接著,輔以範文導讀如<爸爸的花兒落了><背影>等,並只就文章 中與單元重點有關的部分如記敘手法詳講,看看這些文章如何運用這些技巧手法。跟著再給予類近的文章予學生進行閱讀訓練,使他們的知識能遷移到其他同類課文 上。最後,著學生以同樣技巧,完成作文。

以上鋪排的荒謬之處在於令學生以為學習那些寫作手法比學習文章本身更重要。結果閱讀文章時,學習核心只圍繞著那些支離破碎的文章技法,卻沒有好好仔 細欣賞一整篇文章。例如<背影>一文,其實可以是抒情,可以是記敘,也可以是人物描寫,夾硬置此文在記敘單元,然後集中教記敘,那其實未完全 讀懂<背影>一文。漸漸地,文章在教學上,只不過是文章寫作手法的附庸那叫學生如何重視精讀課文?反正在這個教學設計下,寫作手法才是重 點,學生認為只要學好寫作手法,已任務完成,誰會蠢得篇篇文章都細細閱讀?故此不少前線中文科老師也屢次指出現今學生不重視所教課文,原因正在於此。

另外,既然所有文章都是先學好技法,再思考在作文中如何運用這些手法,甚至有不少作文,老師要指定學生使用該單元所教的手法寫作。那文章創作,已經完全不是抒情達意,而是按既定的公式技法而做的八股文!考評局把作文「千篇一律」的責任歸咎於學生,可說是不知羞恥之至。

斬斷文化,毫無邏輯

語言盛載文化,學習語言同時學習文化,在語文學習上,是常識。以上單元教學式設計,規範了課文能涉及的廣度和深度,記敘單元的課文只教記敘,抒情單 元只教抒情,結果每篇課文中中華文化的部分,都因為與單元學習重點無關而一一被割裂出來。甚至介紹作者生平也可說是與教學重點無關,結果中文學習在抽離數 千年文化底瘟下進行,考生以為「人沒有理想和咸魚沒分別」是古語,甚至連蘇軾是誰也不知,又何足怪?

更離譜的是,教育局以為凡是以中文作為媒介的文字,皆可作中國語文科教材,於是在選修單元中加入外國翻譯作品,科普作品等。試問,外國文學作品譯成 中文有何中國文化可言?科普文章又如何展現中國文化(當然,李約瑟,方以智,墨子有關科技知識的文章可作教材,但到底老師授課時,要不要連當中的光學知 識,中國科學史也一併教授?到底中文科會否成為另一個科學課?就很值得思考。) ?最為可笑的是,本應在課文中已學到的中國文化知識,現在新高中竟然被剝奪得要在選修單元中才有機會修讀。當考試局批評學生沒有人文思考,不具中國文化素 養時,為何不想想是誰令學生變成這樣的?

同一的輸入,同一的製造過程,卻要求不同的生產成果

考評局更無理的是批評考生無論在作文上,口語溝通上,都是發表一些人芸亦芸的觀點,沒有新意。更建議學生自行找不同的生活體驗,提升個人素養。這樣的批評,恕我直言,絕對配得上唐青儀的評語:「涼薄」,「冷血」,「無知」。

現今學生在教育制度下,無論是學習時間,學習模式,學習過程,學習成果,學習生活,都被牢牢控制著。以考試為主導的學習模式,逼迫學校師生以考試為 最終目的,結果高中生活淪為訓練考試機器的場所,在這種環境下,除了與考試有關的,都不可以學習。故此不少與考試無關的生活常識,學生當然唔會識,老師更 加唔會教,所以考評局批評學生「常識貧乏」是冷血的批評。

當然有人會說學生課餘時間,可以自行拓展視野。可是,空閒時間學生要面對的,是無止境的漫長補課,外加補習社的課程。除此以外,老師生怕學生在長假 期時玩到「心散」而故意給予大量功課,令佢地「冇時間玩」(這種思維在暑期作業中尤甚,各科給予大量功課,但9月回校卻全無跟進,頂多是對答案不講解,所 以學生普遍不重視。) !更甚者,連家長也參與壓逼,為學生的加入大量的課外活動。無論老師和家長,基本上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毫無信任,故層層以不同方式擠壓其空閒。因此,學 生絕對沒有空間去體驗生活,思考人生。
語文是取材自生活,全港學生在高度統一的學習環境下,筆所寫,口所說,當然是大同小異。考評局居然要求學生在這非人的學習環境下「拓闊生活體驗」,更要學生有「新穎觀點」,簡直是無視現實,不負責任!其幼稚涼薄的程度可比惠帝「何不食肉靡」!

 總結

考評局每年的報告,總是以一高高在上的姿態,肆意批評最下層,受壓逼最深的學生,卻絲毫不提中文科課程上的缺陷,更時刻擁護荒謬的教育制度。若果真的為考生好,何不把精力放在批評教育制度上?須知道,不合理的中文課程,才是令學生中文水平低落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