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1日星期二

丘亦生:有咁耐風流

還記得讀書時曾修讀產業組織一科,法國經濟學家梯若爾(Jean Tirole)的教科書是必讀天書,他的書不易啃,數學底子不強的我,入手時被折磨得死去活來,但當再三捧讀,慢慢卻有眼界大開之感。所以當我得知他奪得今屆諾貝爾經濟學獎,難怪有再翻翻這部舊作的衝動。

梯若爾在傳媒的曝光遠不如另一得主克魯明,加上研究的範疇是獨市生意及寡頭壟斷,以及反競爭行為的市場規管,更加不是財經界那杯茶。


諾獎得主揭A股死因

近年對中國經濟越來越有興趣,不時到內地講學,又主辦探討中國改革的論壇。雖然他一貫低調,對中國的事情,不會輕易作出評論,碩果僅存的一次,是近10前接受內地媒體訪問,回應內地股市長期低迷的問題時,答道是因為太多國企之故,一日國家控制着這些企業,股東回報都不易體現,再來就是公司管治差,令不想犯險的投資者望而卻步。看看這10年來的A股表現,即使歷經多番改革,但他的看法似乎依舊適用。

無獨有偶,另一實力派經濟學家兼美國前財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早前亦發表研究,指中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及壟斷,加上政治集權的制度,本身有一定脆弱性,或成為未來經濟大幅放緩的催化劑。

他認為,現時全球對亞洲再一次抱有幻想,幻想中國及印度的經濟增長,可以帶動全球走出金融危機後的泥沼,情形就如當日對日本及東南亞經濟奇蹟的狂熱一樣。

不過,正如基金過去表現絕不反映未來,要預測一地的長遠經濟增長,用近期表現來推論並不可靠,反而看看其他國家的經驗更實際,在預測轉角位時更有用。他認為,全球經濟的增長歷程,都存在「有咁耐風流」的現象,亦即所有的超常規高速增長,最終都會洗盡鉛華歸於平淡,回復跟大隊的趨勢,萬試萬靈,對於中國及印度來說,也不例外。

這股「有咁耐風流」效應一旦出現,往往來得突然及急遽,也不需要很大的政策失誤來觸發,因為這只是由連續轉身射咗廿個三分波,回歸有輸有贏的正常現象。


內地經濟增長恐煞停

薩默斯估計,一旦中國經濟增長慢慢與全世界趨同,未來廿年的平均經濟增長可能只有3.9%,儘管仍比不少國家為佳,但始終比現時逾7%不見了一大截。薩默斯不認為自己危言聳聽,因為市場對轉角位的預測往績差勁,當年日本如是、東南亞如是,到最近歐美經濟表現都如是。

梯若爾及薩默斯兩位大經濟學家,都不約而同針對內地的國家級壟斷及權力集中問題,認為會影響企業甚至經濟的表現,現有的經濟高增長,越來越難以持續,問題是,內地在面對可能出現的真正調整時,還有沒有決心放權改革,將國家的角色縮減?我未感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