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7日星期三

林行止: 女性不願冒大風險 氣候清爽不利「蘇獨」

一、本文見報時,蘇格蘭是否脫英獨立的公投,應該尚未有結果,筆者雖然憑性別與投資理論(見下文),推測「蘇獨」被否決,但無論從「現場報道」或傳媒的評論以至民調,俱顯示正反雙方旗鼓相當,因此,即使筆者的「推測」與事實接軌,不贊成獨立的比率亦不會太高。

蘇格蘭無法獨立,「蘇獨」分子當然大失所望,卻因此可以不必和「其他英國地區」(RrestUK,指英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分離,用卡梅倫首相在幾乎聲淚俱下的「最後呼籲」演說所說,希望蘇格蘭不致和RUK辦「痛苦的離婚」手續;即使事實果然如此,由於「藏兇納險」的潘朵拉盒子已被打開,彼此「赤裸怒目」相向,麻煩真是沒完沒了。不過,從她們結合多年大體上和平相處的歷史看,英、蘇的問題應該不致從「人民內部矛盾」變為「敵我對抗」,這是不幸中之大幸,只是「手尾」多多,談判曠日持久,不在話下。

爭取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人,絕非沒有理由或如英國「建制派」傳媒所說是「小孩子玩泥沙」。事實上,無論從文化(強化身份認同)、意識形態(不滿英國的右傾政策,寧走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傾向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事事以美國馬首是瞻)及經濟(英國稅率太高,可能獲得更大部分甚且全部北海油、氣收益),在合併三百多年(一七七年)後,不少蘇格蘭人對這種分歧都有「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訴求。一句話,他們不願再被倫敦牽着鼻子走!從近日來鋪天蓋地的報道和評論看,主張獨立的蘇格蘭人認為,即使很多專業調查均指出北海油田產量早已過高峰期,或明指或暗示蘇格蘭無法從中長期牟取巨利(十五日本報);但「蘇獨」分子則相信新的鑽油技術會發現新油田,且可使舊油田重生,那便足以使蘇格蘭有足夠財源走地緣環境與她相近的挪威之路挪威靠石油收益打造成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福利社會」,這是「蘇獨」人士的願景。這種願景令人憧憬,惟新鑽油技術與財政收入大增之間能否畫上等號,是未知之數,而這是反「蘇獨」者數不在少的其中一項重要因素。


二、「蘇獨」分子信心滿滿,認為同為民主政體,獨立後蘇格蘭可馬上加入歐盟、成為歐羅及北約成員,如此便萬事大吉,既解決了貨幣(屆時若不能用英鎊便改用歐羅,解決了儲備不足無法發行本國貨幣的困局)、軍事問題,外交難題亦將迎刃而解。但事情不是這麼簡單,歐盟若毫無條件便接納其申請,恐會鼓勵加泰隆尼亞(和在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按該地人民憎懨西班牙,拒彈西班牙六弦琴而吹風笛;初到貴境還以為到了蘇格蘭)脫離西班牙、法蘭德斯(Flanders,比利時北部荷蘭語地區)脫離比利時及北方聯盟(包括威尼斯)脫離意大利。地方紛紛獨立雖是時流(一九八年以還獨立國家增三十九個),但國際社會以至金融秩序大亂,蘇格蘭搞獨立簡直是為火頭處處的國際局勢添煩添亂,歐盟和北約因此暗地裏不鼓勵「蘇獨」。顯而易見,在這種大環境下,蘇格蘭成功獨立,對蘇格蘭、英國(RUK)以至歐盟都帶來消極衝擊;更重要的是,由於英國會與蘇格蘭就石油收益、國債攤分,以至「公共財」的分配,展開長期艱巨的「分家」談判(「痛苦的離婚」應如是!)加上石油收入銳降、英鎊偏軟(失去蘇格蘭的石油收益英國負債比率上升),本已遠離強盛的英國會真正成為在國際事務上無足輕重的二流國家(《環球時報》用語,此一論斷是正確的),無法積極有力地參與美國藉種種名目的「南征北討」,美國的反恐反蘇(冷戰時期與現在俱如此)活動便會相形失色!

在「蘇獨」的可能連鎖反應中,筆者認為《金融時報》在題為《蘇格蘭獨立:中國夢魘》(852郵報譯)的報道有點想當然。中國當然不准台灣、西藏、新疆(遑論香港)鬧獨立,但蘇格蘭獨立絕對不會令這些地區的獨立分子活躍起來。中國現在既有槍桿又有銀彈,那意味國際上對這些地區的獨立運動和香港爭普選的和平民主活動「置若罔聞」的可能性高於一切(這是幾張商業合同便可解決的小事),在沒有外援之下,獨立運動絕難成事!

三、於公投結果未公布前預測「蘇獨」或「反蘇獨」的勝負,最穩健的方法是五十對五十,事實上,正如「不可對孤立的假設論證」(杜恒昆因命題Duhem-Quine thesis〕),沒有「外來因素」,假設哪一方得勝(或失敗)都無意義。不過,如果把此次公投視作一場高風險低回報投資,投資者便大有理由不下注。首先是,因為在高風險條件下期望回報不高,投資者興趣缺缺,不願進場;其次是,即使預期有實質回報,亦可能認為不值冒此風險而放棄。在實際投資上,這種情況經常出現由於願意接受風險程度不同,對同一投資項目,有人樂於一試有人避之則吉。

正因為如此,筆者舉棋不定,不敢對公投結果作出預測直至讀了昨天(十七日)《蘇格蘭人報》(The Scotsman)的有關公投民調的報道,才大膽一測。撥開多次民調錯綜複雜的數據,知道正反雙方得票率不相伯仲,但一項重要的數字是,未決定投Yes No的選民中,男的百分之十二、女的百分之十六!據此,筆者斗膽「買」反獨立勝出!

為什麼?因為據財務學者研究所得,女性投資者的投資取態遠較男性保守(Women tend to be more risk-averse than Men)*。「蘇獨」既然面對那麼多「未知因素」,等於有大風險,筆者遂推斷有較多尚未表態的女性在公投日投反對票的機會極高,那便足以令「蘇獨」以少數票落敗;不但如此,筆者以為女性於此刻有強烈的「避風險」想法,還基於學者認為春秋兩季投資者因天氣清爽心情舒坦,投資者、尤其是女性,對風險不感興趣,這正是股市格言「五月賣貨,十月底入貨」(Sell in May,buy on Holloween)的由來。

正是這點「投資智慧」,令筆者作出「蘇獨」落敗的預測。

順便一提,不論「蘇獨」成功與否,「蘇格蘭場」(Scotland Yard)是英警總部的代名詞不會變,因為這是總部原址位於「白屋廣場」(Whitehall Place)而得名;那便如紐約證券交易所因位於華爾街令後者成為股市代名詞,是不必改亦改不了的。

R. Crosonand U. Gneezy: Gender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6/09. vol. 41, N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