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日星期三
李怡:公投與7.1後的政治形勢
佔中自去年3月啟動以來,由於以泛民為骨幹的真普聯現內部分歧,使市民對佔中的熱情逐漸下降。到今年5月6日佔中舉行投票,由支持者選出三個供6.22公投的方案。結果選出方案都含公民提名。建制派的方案被認為不符合國際標準而沒有被列為選項,而沒有公民提名的溫和民主派方案也全部落選。於是,有溫和派泛民認為這是「篩選示範」,民主黨則認為人民力量和社民連沒有力推真普聯方案而另起爐灶,難再合作,聲稱要退出真普聯。不少評論認為,在真普聯再現分歧而包括溫和方案都被篩走的情況下,傾向建制派或溫和民主的市民都不會參加6.22公投,佔中三子更低要求地只希望有10萬人投票。
在這樣的悲觀氣氛下,公投數字居然達到79萬。毅行、《問誰未發聲》等動員當然有些效果,但最重要的動員力量則來自白皮書和香港一批政府官員、親共人士對這個違反常識的霸王論述的奴性盲目支持。公民提名並非激進,現有的區議會和立法會直選也是公民提名,之所以有民主派溫和方案推出,原因是溫和派希望妥協出一個可以被中共接受的方案。但熱面孔貼上冷屁股,中共的頑固惡劣反應把市民推向支持公民提名。提出溫和方案的民主派人士,從曾經說不一定參加6.22公投,轉為呼籲市民公投。過去傾向溫和民主派的民陣,7.1遊行打出「捍衞港人自主、無懼中央威嚇、公民直接提名、廢除功能組別」的主題。過去一年積極推動溫和政改方案的民主派湯家驊,在79萬民意表達後,決定「無限期擱置推動溫和政改方案的工作」。民意已沸騰,力爭公提和佔中似是不歸路。
今後的政改形勢,野蠻政權和奴才政府的意向不必理會,因為肯定會用盡各種歪理和恐嚇手段壓制公民提名,講到底就是要有一個中共可以預見結果的「中國普選」。昨天在遊行未結束前,張曉明已表示遊行規模不會改變中央立場,而特府也趕緊聲明,直言「公民提名」難以落實。
政改形勢的變數在於手握立會六票的民主黨猶豫取向。有26名泛民議員參與的真普聯,今年1月8日公佈三軌選特首方案,召集人鄭宇碩表明,三軌方案「你拎走任何一個部份,都唔係我哋提出嘅方案」,因而所有傳媒都報道是三軌「缺一不可」,次日民主黨闡明立場,說三軌「非缺一不可」。當晚在電台節目中,當主持人問,假如方案只有提名委員會和政黨提名,而沒有公民提名時,民主黨是否投贊成票,單仲偕答「是」。由此自然讓人想到,三軌「非缺一不可」的缺一是可缺公民提名。
5月6日佔中投票,社民連和人民力量另起爐灶,目的很清楚,就是把沒有公民提名的方案剔走。待選出三方案後,人力即表示會動員支持者投票給真普聯方案。民主黨以社民連和人力沒有在5月6日力推真普聯方案為理由,在6.22後宣稱要退出真普聯。這種反應使人覺得奇怪,因為畢竟在公投時,那兩個政團還是支持真普聯方案的,而且真普聯方案也獲得最多票,而成為佔中的首選方案。除非民主黨指難以合作只是藉口,真正原因是不能接受沒有不包含公民提名的方案。但6.22公投後,不包含公民提名的方案已很難成為佔中爭取真普選的主旋律。中共在79萬人公投和7.1遊行的強大民意壓力下,可能的讓步是讓提名委員會提名一個不可能當選的「不同政見者」。這也是揹着「民主」之名但可以有機會透過提委會被提名參選的政黨覺得可作妥協之處。
79萬人參與的公投中,逾九成人分別支持三個都有公民提名的政改方案;而有88%人支持立法會否決不符國際標準的政改方案。若根據這個公投結果,民主派在立會否決「中國普選」的方案應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如果有泛民政黨認為,不包含公民提名的方案也未必不符合國際標準,那麼這政黨就有可能投贊成票。
前天,由民主黨李華明、前新聞統籌專員何安達等組成「香港政改民意關注組」,發表民意調查,反映有54%人認為,即使不滿提名程序都應「食住先」,寧願原地踏步的只有35%。民意調查結果很可能反映部份民主人士的願望。因此,立會能不能以「公民提名」為軸心,實行「爭取不到,不如拉倒」的策略,仍是未知數。
但公投和遊行的規模,已反映香港市民的醒覺。香港從暮氣沉沉的民主低潮,而出現目前這種79萬人參與推動真民主的洶湧局面,不能不說這是由於年輕人沒有個人或政黨利益考慮的堅持推動。昨晚學民與學聯更利用這時機提前佔中。筆者昨天穿着學民的T恤遊行,上寫:FOR DEMOCRACY, WE CANT LOSE HOPE。是的,我們不能失去希望。而從這些年輕人身上,我們看到香港還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