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

點止自由行咁簡單!/文﹕盧子健


今年較早時,特區政府發表 研究報告,指香港對內地旅客增長仍有承受能力,引起輿論嘩然。最初特區政府官員為研究結論死撐,後來中央政府官員表示可以檢討自由行,特區政府官員馬上轉 口風。據說在閉門會議上,梁振英甚至提出自由行旅客可否削減兩成,引起零售業界恐慌和震驚。最近數據顯示自由行旅客有減少迹象,並引致零售銷售額下跌。一 眾特區政府官員急忙跑出來警告﹕削減自由行旅客數目會打擊香港經濟云云。

立場飄忽、言論不一。究竟特區政府官員在想什麼?他們有什麼政策?唉,他們這樣子處理一個重大而又敏感的社會問題,怎會令市民對政府有信心?

至今為止,特區政府官員有關自由行問題的評論,顯示他們對這個問題的認知 流於膚淺。自由行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中港兩地的社會矛盾不單表現於有多少內地旅客,還表現於香港人置業難、找分娩牀位難、為子女找奶粉難、為子女找學位 難、找一般日用品的商店愈來愈難、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難等等,不一而足。

特區政府可以制訂港人港地政策、可以以懲罰性物業買賣印花稅打擊內地人來港置業、可以脅迫全港醫院實行雙非父母的嬰兒出生零配額、可以為雙非學童設專用校網、可以推出「限奶令」,當知中港兩地社會矛盾呈現多方面問題。自由行所衍生的問題又「點止自由行咁簡單」。

同樣道理,在房屋、教育、醫療、奶粉等範疇內,政府的回應政策也是支離破碎,真正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文首提及的研究報告正好標誌特區政府對中港兩地社會矛盾的認知層次,就是聚焦在香港的承受能力。


中港社會矛盾4個層次

其實中港兩地的社會矛盾涉及最少4個層次。承受能力只是第一個也是最低的層次,但即使是在這個層次,政府官員也只有認知而未有對策。事實上,把由內地來港的訪客稱為旅客已是過於簡單化。這些來港訪客不單是來旅遊,其中不少是來購物,有些是走水貨,再有些是經商、辦其他事,不一而足。

因此,如果要研究承受能力也不單是旅遊設施的承受能力問題,而是當每天有數以萬計的內地人進入香港,進入本地市場及社會生活時,究竟香港社會是否承受得來。

這就帶出中港社會矛盾的第二和第三個層次﹕內地人對香港市場的衝擊,從而進一步對香港人生活質素和生活方式的衝擊。

零售市場只是受內地人衝擊的其中一個市場。前文提及,香港的醫療服務和市 場、教育服務和市場、房屋市場等等也受到衝擊。這些衝擊不單是導致供求關係的緊張,也會令到市場生態起變化。例如零售市場向內地訪客的消費喜好傾斜,市民 想買一般日用品或者切合本地市場需要的商品,就比以前困難。內地來的訪客尋求醫療服務時,並不是平均地增加對不同服務的需求。當很多內地女士蜂擁至香港生 產雙非嬰兒時,會令很多醫生投身婦產科和兒科,但當雙非媽媽從香港醫院消失後,這些專科醫生的供應又會變成過剩。

市場生態變化本來是正常不過的事,但如果變化的原因是外來,而這些原因又經常跳躍式變動,香港人的生活模式不可能不受到衝擊。又除非香港人歡迎這些變化,否則主觀上他們會覺得自己的生活質素受到損害。這些實際利益的矛盾,正正就是愈來愈多香港人抗拒內地訪客的基本原因。

而更深層次、第四層次的矛盾則是香港人的身分認同,而這亦對中港關係有深刻而又帶戰略性的影響。

香港經常有關於香港人自我身分認同的民意調查,最近香港過渡期計劃發表的一個調查結果是:最多人選擇認為自己是香港人,其次是中國香港人,再其次是香港中國人。最少人選擇中國人。特別令人關注的是: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當中,超過半數認為自己是香港人。

單看數據不容易估計得到這些身分認同背後的思考。有關中國的負面新聞,可以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不太熱中做「中國人」的原因。不過,根據很多其他社會的經驗,一個本來有強大凝聚力的社群,在面對「外來」的壓力或入侵時,原來社群的自我身分認同會增強。

這是否香港目前的情况,很值得研究和觀察。中央政府干預香港事務愈來愈 多,與此同時來自內地的經濟和社會勢力又愈來愈有主宰香港的趨勢。因為向錢看,香港的零售市場、消費服務業、房屋市場,甚至醫療、教育等服務都向內地人傾 斜,凡此種種,都會引起不少香港人的不滿。最諷刺的是,成長期主要在回歸後的年輕人受這些經歷的影響最深,反而對內地有最強烈的抵抗情緒。


政府應敢於挖深問題本質

要解決多層次而又多方面的中港社會矛盾,殊不容易。但最低限度,政府要敢於挖深問題本質,才有基礎制訂長遠和全面的對策。目前特區政府的表現離開這個理想實在太遙遠了。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