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8日星期三

區家麟﹕「客觀」的迷思與反思

新聞,確實要解碼。平常一齣電影、一篇小說,評論人逐字逐句落力解構,每一場景每段鋪陳,鉅細無遺分析,卻甚少人解構新聞,而新聞卻是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接觸的東西,獲取時事資訊的主要來源。

Alain de Botton新作The News, A User's Manual(譯《新聞的騷動》)開 宗明義,新聞需要「使用手冊」,絕大部分商品,都有「使用手冊」,但奇怪,新聞沒有。然而,新聞媒體塑造意識形態、影響輿情、滲透社會價值觀的作用,卻是 彰彰明甚,亟需關注。看看泰國軍人政變,第一時間就是出兵控制電視台;香港殖民地時代,廣播機構全設「五台山」,出入唯一道路,設軍營駐守,緊握廣播道重 地之咽喉。共產黨管治,半世紀不變的,是緊抓筆桿子,收買、籠絡與統戰傳媒高層。

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早前高規格接待香港傳媒高層代表團,特別提到希望香港傳 媒,「以客觀、公正、持平、理性的聲音,引導香港社會抓住國家改革發展新機遇……」,傳媒要「客觀公正」之說,由公眾、記者、傳媒老闆、官員至國家領導人 都掛在口邊,猶如真理,恍若共識。然而,所謂「客觀」,充滿歧義,各自解讀;今天香港,多少無形巧妙的操控,正是假「客觀中立」之名而行。

哲學作家De Botton的新書談新聞,多個人觀察感言;傳播學者Steven Maras新作《新聞客觀性》(Objectivity in Journalism),綜合學界對新聞理念中「客觀」之分析與批判,在這個人人都說傳媒要「客觀」的香港,值得一讀。



不自覺滿足於「程序客觀」

所謂「客觀」,在新聞行業 中,有多重涵義,一般包括中立、平衡、公道、不偏不倚、依據事實追尋真相、事實與評論要分開等。「客觀」當然有價值,鋪陳各方意見、追尋事實,是理性討論 與決策的基礎,相信無人會反對。但是,當抽象的「客觀」,落實到時間緊迫的日常新聞運作,新聞從業員往往不自覺轉而滿足於「程序上的客觀」。

例如,鋪陳意見,稿件上一正一反就謂之「平衡」,卻往往忽略理據是否有理有節;記者亦習慣用「客觀化」(objectify的手法,放下求真的責任。如日前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云,本港就業人口在過去兩年多了10多萬人,上班人口增加,才令交通擠迫,非自由行所致。張志剛後來承認說法有誤,但當天不少傳媒卻照樣引述。某人說了「X」,「X」未必為真,但「某某說X」,這件事卻是真的,記者有時出於爭分奪秒的出街壓力,縱使有懷疑,達官貴人說話少求證,就直接出街。報道有錯嗎?只是某人說錯了!記者遂能以這樣「客觀化」的表達方式,不自覺地卸下求真的天職。

Maras綜合學者對「客觀」的反思:深度詮釋、追尋真相,對新聞機構而言,屬昂貴投資。尋求程序上做到平衡中立,較為廉價。再者,大眾直覺,視「客觀」如圖騰,傳媒可高舉「客觀」的金漆招牌而逃避求真的責任。客觀有時是一種保護色,堅持中立,甚至是市場策略的一部分。

看看演員杜汶澤的遭遇就明白,你有態度、敢言,就要付出代價,票房失利、遭抵制,間接令投資者蒙受損失。商業化的傳媒與眾多商業機構或電影公司無異,千方百計「佔中」,即「佔領中立地帶」,務求不得罪人,取悅大眾,廣告財源滾滾來。

世情複雜多變,本來新聞從業員應肩負去蕪存菁、選取重點、詮釋要旨的角色,但當權者深知,現代政治宣傳,不需要主動審查新聞。正如DeBotton所言︰只要傳媒把世界描繪得雜亂無章、分崩細碎,令大部分受眾,不能把握要旨,無力留心關注,就能令大眾覺得混淆、沉悶,繼而覺得政治煩厭。

新聞行業,不可能完全客觀,選材角度、篇幅大小、頭條二條、選擇相片,每個小節都包含主觀判斷。當記者,主動觀察、主觀聯想,往往是追蹤新聞的開始;過程裏,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報道要公平公道,基於無誤的事實與確當的推論,才是我們珍重的「客觀」。

「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無偏無私地追尋真相,是記者天職。 只是,香港不少傳媒,礙於權貴與資本的壓力,常以資源緊絀為由,重用官方消息,減少主動偵查;又以「客觀」為由,自封於空洞而偽善的中立,客觀效果,是營 造了虛假的平衡,製造眾說紛紜、沒有原則、沒有普世價值的氛圍。

Maras引述一位戰地記者的採訪感言,值得深思:「所謂客觀,是要公平地聆聽各方處境,但不代表要平等處理……在被害者與施暴者之間,若我們選擇道德中立,我們距離淪為萬惡的幫兇,只餘一步之遙。」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


◆參考書目

1. De Botton, Alain, The News, A User's Manual,2014.

2. Maras, Steven, Objectivity in Journalism,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