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6日星期五

云爾錄 : 「紅衫魚行動」幼稚?還是《環時》低B?




內地《環球時報》發表題為「『倒梁』廣告再露香港反對派的幼稚」的評論文章,指香港反對派在本港及台灣報章登廣告,要求撤換行政長官梁振英,是「非常幼稚」。

評論指出,即使連(聯)署的人更多些也沒什麼用,因為「中央在任命香港特首問題上接受這種壓力的可能性是零」。又質疑提出「港獨」的人「是不是瘋了」?評論又說,特首普選是中國特區內的選舉,不是國家大選,如果香港反對派不肯接受這個現實,國家將有足夠力量,確保這一現實不受他們的損害。而且,一些反對派人士挑動香港民眾與內地的對立情緒,是對香港前途的高度不負責任。最後,更叫有關人士設想一下,「如果內地人都不再去香港旅遊,都不再在香港的商店裏購物,那麼香港經濟將會發生什麼?也許同樣經常碰到中國遊客的巴黎市民能告訴他們,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是中國內地人損失大,還是香港人損失大。」雖然評論的字眼不斷貶低「紅衫魚行動」,但是,一個簡單的邏輯是,如果「紅衫魚行動」不是觸及到內地有關人士的敏感之處,他們大可一笑置之,又何需如此大費周章,撰寫千字「鴻文」大罵「紅衫魚行動」?


另外,不得不提評論最尾的內容。或者,香港人真的有必要認真想想,如果內地人都不再去香港旅遊,香港會怎樣?馬上想到的,一定是遊客區如尖沙咀銅鑼灣一帶不會看見內地遊客的蹤影,不會聽到普通話。那麼,港人不能負擔的名店可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就是合符本地人口味及能力的店舖,租金亦會下調,港人有能力經營自己的小生意;沒有內地人來港投資物業市場,樓價大跌,港人有能力上樓,公屋亦可能不需要輪候。這些未嘗不是好事,亦未嘗不是契機,讓香港人痛定思痛,「迎難而上」轉一轉型吧?


不過,就算現在有自由行又如何?即使香港的整體經濟有持續上升,亦不代表人人安居樂業吧?最明顯不過的例子,就是香港在2012年的堅尼系數仍然高達0.537,仍然是已發展國家中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地區。如果自由行有如此大的優點,為何不見香港的貧富懸殊有改善?為何政府還要訂立貧窮線?不是可以引入更大量的自由行來香港購物便可?


更何況,現在的評論猶如表示內地人來港購物是施捨港人一樣,確是本末倒置。內地人來港旅遊,港人提供服務及商品,有求有需,這個是最簡單不過的需求定律,何以說到沒有他們,香港的「損失大」?反過來說,如果內地人不能來港購物、買奶粉,恐怕他們要一直生活在惶恐之中,因為他們不知道何時會再遇到孔雀石綠、大頭奶粉、三聚氰胺等黑心食品,「損失」理應更是不計其「數」呀!畢竟,香港仍有非常健全的食物安全監察系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