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3日星期二

丘亦生: 被破的破窗效應



 「幫港出聲」昨天在十一張本港報紙刊登的全版廣告,並稱這是「行動攻勢的開始」。


主張反對和平佔中的「幫幫香港出聲行動」,昨日在11 份報章刊登全版廣告,本來佔中與否,各有理據,但廣告以破窗、打尖作為論據,卻看得我一頭霧水。

廣告聲稱,破窗理論是紐約市成功滅罪行動引發的理論,並指佔中是向中環的窗戶投擲第一塊石頭,也是投向民間的第一塊石,頗有一旦失守,便兵敗如山倒的講法。

先不論破窗理論早於八十年代已出現,並非發源於紐約市滅罪運動。其基本內容是,若容忍小過犯,最終可能鼓勵更嚴重的罪行,就如有人打破窗戶,如果不立即阻止這行為,並裝回新玻璃窗,便會予人一個訊號,即其他窗戶也可打破,甚至放火燒屋都無問題。

因此,破窗理論倡議,要防止重罪如兇殺等,必須先對輕微罪行零容忍,對諸如搭霸王地鐵、在街頭小便、亂拋垃圾、超速等,也要嚴正執法,以防鼠竊狗偷日後會無惡不作。

破窗理論之所以廣為人知,是因為在暢銷書《Tipping Point》中,被視為紐約市擺脫罪惡城稱號的撒手鐧,亦成功建立紐約市前市長朱利阿尼的英明領導形象。


抽和平佔中水 不合邏輯

不過破窗理論,被經濟學家 Steven Levitt 在《Freakonomics》中挑戰。他指,治安改善在朱利阿尼上任之前幾年已開始,而且跌勢相當顯著,並且在執行破窗政策最力的警察局長William Bratton被攆走後仍然持續。

再者,紐約市的警力於 1991 2001 年間大增45%,速度是全國平均的三倍,單單警力大增,已是打擊罪案的重招。若扣除警力大增的影響,則紐約市治安的改善,便沒有突出之處。對破窗理論更致 命的反駁是,在美國其他沒有採納這理論的地方,一樣出現治安改善的情況。

最近《經濟學人》也專題探討全球治安改善的現象。文章指,七十年代以來,富裕國家幾乎無一不出現犯罪率下跌的現象,英國的銀行劫案去年只有 69宗,只有九十年代的一成多。1990 年紐約有 14.7 萬輛車失竊,去年只有1 萬輛。

治安改善的趨勢,就算這幾年的經濟衰退及高失業率亦未能逆轉,美國的青年兇殺率是30 年來新低。《經人》認為,導致全球罪案大減的原因不止一個,但最主要是保安的技術提升,閉路電視已是指定動作,保安系統及 DNA 查證亦變得便宜及普及,警察查案的能力亦上升,犯法被捕的機會大增。

其次,則與人口老化有關,血氣方剛不顧後果的青少年減少了,連帶惠及犯罪率也下降。至於破窗理論,就算不是irrelevant,也絕對不是解釋這股趨勢的主因。

「幫港出聲」拿被破的破窗理論來反佔中,一來犯了把佔中的公民抗命行動硬套作一般刑事罪行的毛病,二來將佔中視為會引發更大罪行的種子,必須零容忍,從上述提出的質疑,也不見得站得住腳。


高官以權謀私 遺害更大

退一萬步看,就算「幫港出聲」真的把破窗理論奉為圭臬,要管的也不是佔中,反而是要更加針對通街打尖、小便、高官及其家人在雙白線亂停車的問題,對高官疑 似利益衝突以權謀私,才更加要防微杜漸,因為貪小便宜如果輕易過骨,不難會引發大貪,而且還會釋放出上樑不正的訊號,高官對整個社會的破窗效應,肯定有乘 數放大作用。

在真正的破窗之前,「幫港出聲」好像不太想發聲,我並不奇怪,因為他們的英文名稱是「silent majority」。在更多更重要的議題面前,他們都是保持緘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