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0日星期三

陳惜姿﹕枕戈待旦:一年後,我們仍在!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第一次在七一擺街站,3號風球下又風又雨,灣仔軒尼詩道上堆滿人,我坐在一把長梯上替群眾打氣。那高度剛好讓我看得清每一張臉,每個人的表情都很分明。
這角度我頭一回見,以往遊行我一直在人潮之中。首次從這高度看到這麼多人的堅定眼神,原來如此動人,背後傳來歌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像給眼前這一幕配了樂,有一刻我又忍不住眼淚。

3號風球高掛仍走上街頭,眼前這些人不愧為香港的良心。當他們路過我們街站時,沒喊口號,只向我豎起拇指,我又豎拇指回應,互相鼓勵,盡在不言中。有許多人從人龍的另一邊艱難地走過來街站,捐款給家長組,跟我握手,:「加油!」「撐住!」「替我們盯覑政府!」「香港下一代靠你們了!」當中大部分是中年人,還有人是老師。

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託付。感激市民的支持和信任,我們一定會堅持下去,靠的,是大家。

集中火力,持久作戰

倏忽一年,回想去年教育局把「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列為必修科,強迫中、小學各校3一定要開展。教育局的課程指引,要培養學生國民身分認同,要以此身分驕傲,主旋律是祖國的「偉大、光明、正確」。7月初,教聯會推出《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手冊》作為國民教育科教材。我和兩名朋友忍無可忍,成立臉書群組,引來10多名有心人,成立「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

這些人我不完全認識,但目標一致,一拍即合,各司其職,堪稱夢幻組合。我們和反國教大聯盟其他團體,跟全港10多萬市民,掀起這場浩浩蕩蕩的反國民教育科運動。在香港公民運動史上,應記下一筆。

港府去年10月初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事情似乎告一段落。硬仗過後,家長組成員花了不少時間回顧與前瞻,探索應走的路。若國民教育政策回到原點,是不是天下太平?我們是不是可以功成身退?

家長組不相信事情如此簡單,不獨立成科,不代表國民教育就此偃旗息鼓。聆聽不同界別朋友的意見,了解過相關教育政策後,我們決定站穩跟,持久作戰。

家長組正式註冊成為「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有限公司」,用捐款請了一個兼職職員,應付日常的行政工作。她沒有辦公室,平日在家工作,10多名核心成員依舊靠電郵和WhatsApp無間斷通訊,每月像游牧民族四處找地方開會。就是艱難,我們仍堅持下來了。

有人,這個組合很難得,應可做更大的事。我驟耳聽來有點飄飄然,但面對現實——我們各有工作,家累又重。3個年輕的核心成員,更在今年添丁,能拿出來的額外時間實不多。量力而為,明白一定要集中火力,心無旁騖。仔細思量後,決定攻和守兩個方向:守是監察國民教育的發展,適時發炮;行有餘力,則主攻家長教育。

這一年來,我們做過幾方面工作。

一、留意國教動向:

研究教育政策的朋友提醒我們,政府今次只是擱置了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但推動國民教育,依然是多年前定下來的政策。政策不改,國民教育依然要推,不能獨立成科,便以別的方式開展。

我們留意到今年財政預算案裏,政府撥給教育局用於推廣國民教育的金額達1.78億,另加民政事務局5200多萬,總數達2.2億。資助學生到地交流的開支,比去年增加六成,其中資助小學生到國交流的金額更增加了三倍半!按預算還要年年遞增。教育問題千頭萬緒,在在需財,為何推動國民教育如此慷慨?

從教育局公布的資料,各種國交流團的協辦單位,不少有愛國背景。民政事務局轄下的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力資助大學生到國交流,獲撥款的也以親建制團體居多。其中某些機構的主席,更是政協和愛國人士。

教育局架構,除原來的「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外,另設有「國民教育支援計劃組」,聘有14名各級督學及主任級人員,每年千多萬薪酬所為何事?該組今年預算開支6500萬,不知用作支援什麼計劃?

事情是否只回到原點?似乎不是。推行國民教育的力度,有增無已。

二、國民教育中心

這是最近發生的事,教育局的動作可謂「居心叵測」。去年7月反國教聲中,教育局宣布不再資助由愛國組織教聯會營運的國民教育中心。雖然撥款已停,一年來教局仍以一元年租把空置校舍租予教聯會,限期是今年6月底。誰料限期前幾天,教聯會又再申請續約,教育局竟答應考慮。反國教大聯盟各組織即時發聲明搞聯署,局方才急急讓步,宣布不會跟教聯會續約,11月重新招標。

為什麼教育局每一次都要我們兇巴巴提醒,方才返回正道?合約完了就是完了,難道想瞞天過海私相授受?

教育局必須知道,自從去年一役,家長已經充權、覺醒了,大聯盟其他組織也嚴陣以待。我們必會緊教育局一舉一動,想暗渡陳倉?難矣!

三、支援家長、更新國教版圖

教育局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後,我們期望政府會檢討現行國民教育政策,不扭曲歷史,不隱惡揚善,不訴諸情感,理解香港獨有歷史背景,尊重香港人多重身分,對「身分認同」的自主和批判。這不是簡單一句「中國人為什麼不能認識中國?」那麼簡單,但我們看不見教育局有如此視野。

不時有家長來郵問:某區哪一間學校不會推國民教育?學校轉了直資便不會推國教科,真的嗎?我女兒的中史書竟然這樣寫六四,怎麼辦?怎麼國際學校的中史教科書都有「毛澤東點評」?學校要我兒子參加這個交流團,有人去過嗎?

一年前我們建構國教版圖,把各間學校的開科動向放在陽光下,令運動變成全民參與,也令學校有牙力向教育局還招;一年後的今日,國教版圖將以另一形式重現。暑假開始,新學年又來了。學校未必會開科,卻有可能以各種形式推廣國民教育。我們現正更新各校就國民教育活動的動向,若家長知道子女就讀學校出現偏頗國情教育教材或活動,請把詳情電郵給我們(info@parentsconcern.hk)。

四、家長教育

上面提的都是防守。我們還要主動出擊。

家長組在今年3月搞過座談會,檢視有偏頗國情教育的小學教科書,同場有研究公民教育學者、中學通識老師和幼兒教育工作者發表意見。4月有親子公民教育活動「小英與阿Nick──貧與富互動探索之旅」,與孩子探討世界公民的角色。5月底搞過六四分享會,幾名嘉賓分享如何教子女認識六四,討論氣氛熱烈。

家長是子女第一個老師,我們希望與志同道合的家長一同學習,一同提升公民意識,教導子女成為世界公民,培育具普世價觀的下一代。就像從小替子女打防疫針,就算他們將來面對謬論歪理,也有一定抵抗力。

年初推出的《爸爸媽媽上戰場》印了4000本已快賣完,此書記錄了我們參與反國教科運動的整個過程。研究公民社會的朋友告訴我,這書是他們很重要的參考,家長在今次運動的參與,是他們重點研究對象。

結語:

一國兩制下,愛黨教育本不應出現在香港,我們只能負隅頑抗。就像薛西弗斯的神話裏,石頭不斷從山上滾下來。我們能做的,便是奮力推石頭上山,再看見山上石頭滾下,再推。
從七一遊行隊伍裏看到那些鼓勵的眼睛,我相信山下的人會愈來愈多,讓我們一同努力。


作者是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