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5日星期四

占飛: 李小龍與截拳道




今年是李小龍逝世四十周年。為了在香港建立永久的紀念館,龍迷奔走了幾十年,依然壯志未酬,只得到一條串連本港十個景點的李小龍史蹟徑,以及文化博物館一個為時五年的「武.藝.人生──李小龍」展覽。對龍粉來說,這只是聊勝於無。佛山老早已建了佔地三千多平方米的紀念館,香港卻只得一條史蹟徑,哪裏足夠呢?

二戰之後,大英帝國沒落,英國皇室授勳亦不像過去的吝嗇,連披頭四都可以拿勳銜。香港亦有足球員何祥友、紅伶梁醒波獲得勳銜。李小龍死得早,沒有資格得勳銜,但港英政府長期忽視及輕視令香港、香港電影及功夫名震世界的李小龍,不單龍粉百思不得其解,一般港人恐怕都不明所以。

威震外邦

這是因為李小龍生於美國,不是「真正」的香港人嗎?但梁醒波不也是新加坡人嗎?因為李小龍名「振藩」(意思是威震外邦)、李小龍的電影打鬼佬,有「排外」的意味嗎?可是,披頭四不也蔑視、諷刺皇室,約翰連儂甚至說出「披頭四比耶穌更家喻戶曉」這樣離經叛道的話嗎?披頭四可以成為爵士,為什麼李小龍卻長久被忽視?港英看不起李小龍,罷了,港英到底是外人,那何以特區政府還是愛理不理?背後會不會有其他「文化」的原因呢?

當年,李小龍在西方一炮而紅,除華人外,主要捧場客是少數族裔群(黑人最多),他們愛看小龍快如閃電的把白人打個落花流水。荷里活雖然找李小龍拍電影,但並沒有看重他,否則華納不會找個既不懂功夫、也不通電影的三流導演高洛斯拍《龍爭虎鬥》。設想李小龍在今天冒起,為他執導的恐怕是泰倫天奴,諾倫之類的一線導演了。

李小龍的功夫電影,在西方人眼中只是「格鬥片」。功夫是格鬥、martial art,不是柔道、空手道、跆拳道那樣的「武術」。李小龍弘揚的截拳道,雖然有武術、武學,甚至「哲學」,但主要的還是用以打鬥(還記得有首流行曲叫Kung fu Fighting嗎?)所以截拳道不拘泥於套路、招數,只有出拳踢腳比對手快、有你打人沒人打你,那便立於不敗之地。劉家良亦說過,截拳道是「打架」的功夫,不是傳統的「武術」。至少李小龍從沒宣揚截拳道可以強身健體,他也不會如傳統武學家般講「謙、讓、忍」那種武德。

截拳道的「哲學」是表達自我。李小龍自己身體力行,在當時還歧視華人的美國社會和看不起華人的荷里活,用截拳道來肯定他的自我價值,出人頭地。傳統國術講門派、講傳承,劉家良幾乎在每個訪問中都強調自己是黃飛鴻的真傳弟子,他的電影裏的功夫雖有表演成分,但都是「真正」的洪門功夫。

實用主義

李小龍卻全然不理會這些,截拳道的優點在於不計較師門、不理會「真正」不「真正」,而是個人的表達,背後是西方的「個人主義」。李小龍的成功,正在於他能結合中、西──他練功,既用傳統的方法:紮馬、打樁等,也用西方的方法,使用機械、食物、藥等。無論是中體西用,還是西體中用,中西結合便是創新。李小龍創立的截拳道,異於所有傳統國術。重視傳承的劉家良只是最後的「一代宗師」。

截拳道的「哲學」是一種「實用主義」──恍如鄧小平說的「不管黑貓白貓,能捉到老鼠的便是好貓」,能打倒對手的就是好功夫。李小龍這種「實用主義」,既是受美國的影響,也令他容易在美國出頭。西人看劉家良的功夫片也許會拍爛手掌,但他們會明白傳統中國武學那複雜的師門文化嗎?

李小龍的截拳道正正是因為放下繁複的傳統,才能超越中國而「普世」化。可惜,他死得早,無法進一步把截拳道「標準化」,否則就可以像柔道、空手道、跆拳道那樣成為「普世」的武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