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日星期六

安裕周記﹕人民不會忘記





王德威教授在《小中國:清到當代的中文小》把上世紀初中國人的卑怯投機和麻木不仁在時代交錯的空間裏勾勒出來。魯迅據是在日本看到一張幻燈片一群中國人看日本兵斬另一個中國人的頭,被斬的是替俄國當間諜刺探日本軍情,斬頭地點在中國東北。在這張攝於一九○六年的幻燈片,魯迅看到清末國人的劣根性,十六年後,他在《吶喊》的前言寫道:「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威材料和看客。」

沈從文在湖南當兵的年輕日子也曾如此,他看過砍土匪的頭,砍逃兵的頭,砍犯人的頭,也看過砍尋常百姓的頭,他自已「踢了這死人的頭一,自己的尖也踢疼了」。他在中篇小《我的教育》裏的二十三節寫及砍頭的佔了十二節,《邊城》的讀者應該是想不到沈先生早年有如此經。砍頭成為世紀交接的中國文學及中國社會典型,然而砍頭的殘酷不單在於施刀和被施刀的兩者,更大的殘酷是在於旁觀者經年累月觀看砍頭而漸生無動於中的冷漠。魯迅與沈從文的砍頭文學側面刻畫出民初國人「那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小利,在一響快刀砍上頸椎一刻是驚呼然後是笑聲。

旁觀砍頭在六十年代中共文化大革命到達最高潮,不止是旁觀更是參與,從批判牛鬼蛇神叛徒奸工賊到被批判為牛鬼蛇神叛徒奸工賊,砍頭及被砍頭混作一團。從一九○六年的東北到二十年代湘西以至六十年代文革,國人一直圍觀砍頭並從中得到樂趣包括指手劃三道四;魯迅興許失望了,除了物質變化,直至一九八九年之前,廣義上的中國人並無絲毫改變。

一九八九年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成千上萬食者靜坐者示威者我們不一定認識其中一二人,然而就在那不到兩個月間,這些人從此一生化成為我們血肉思想的一部分。這未必是「大陸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血因素,在這五十來天裏,我們從一九○六年東北那群微笑但心怯懦的圍觀者、從湘西戰後成王敗寇把對手頭顱砍下的旁觀者、從文革中拽衣角站在後面瞟被揪鬥的業餘紅衛兵,急速成為望與北京廣場人群聯成一體的香港巿民。上百萬港人在八十年代紙醉金迷的崢嶸月放下搵錢大計,走上街頭為北京民運奔走呼號不能自已;這當中沒有計算,連最識走精面的梁振英也在六月五日刊登聲明譴責屠殺。之後,人們驚覺還有八年便回到中共手裏的香港不宜久留,掀起了波瀾壯闊的第二波移民潮,把一生家當帶到哥華多倫多悉尼倫敦三藩巿周大事是到唐人街租無劇集影帶及蒐羅過期的八卦雜誌。

然而有些過去的事情永遠咬我們的心。若視六四民運為「改朝換代」的一種,則這是中國三千年政治史所僅見並非因為吃不飽而竿的一次。從四月的天安門廣場悼念胡耀邦,到後來反官倒追求民主,訴求的急劇進化體現人權不是吃飽就算那種庸俗;聚集的人口從大學生擴大到老百姓普通巿民,到今天我都相信這其中大量若是換轉八十年前便是那些以旁觀殺頭為樂的旁人甲乙丙丁,可是一九八九年的他們,沒有做觀者看示威人群被卜卜槍聲打死而是成為人群一分子。這是中國庶民政治巨大變化,今天中共治下的大陸仍然沒有民主選舉,但人們依然憶念一九八九年那兩個月,中國忽然有了新聞自由報紙都出來講政治改革,忽然有了期許感到打倒官倒貪的日子快要到來。

不是「愛國」二字了得

如此改變,不純粹是「愛國」二字了得,那是現代中國曇花一現最美好時光,儘管接是暗無天日,殺戮,追捕,拷打,判刑,囚禁。本來,以三千年來國人的習慣,殺人者與被殺者很快就會忘記一切,沈從文所言「大家就這個樣子活下來」,「規矩以外記下一些別人的痛苦或恐怖,是誰也沒有這義務」,可是沈先生和今天的中國人民一樣,百轉千迴無奈之中偷偷留住了大慟,暗暗向自己許誓,永誌不忘。那不是一國一城的事,那是很個人的集體記憶,人的六四記憶都有自己的版本,張先玲的兒子王楠被冷槍打死,丁子霖的兒子蔣捷連死於屠城,但在那個肅殺的凌晨,多少中國家庭留下了張先玲和丁子霖的回憶;延至二十三年後湖南李旺陽無端被自殺,一個死難者家庭先是家恨再是其他。

天安門及中國大陸其他地方的血漬二十四年從未瀝乾,在中共的高壓打擊下,六四成為全國的禁忌,幸而還有香港這千把平方公里地方有一片天地公開悼念。遺憾是今年香港六四燭光會前發生許多爭論,本土派為了一句「愛國愛民」的口號叫人不要去六四會,從而引爆風波,我則想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問題——即便是本土派反對六四會或支聯會又如何,一種政治勢力必有其立場觀瞻,社會如何判斷則是以後的事,一家之言不必苛責,只是如何體認正義的申張,成為了本土派下一的社會焦點。任何社會運動都有其因果,運動組織之間各有不同理念立場,以一些人的法,是本土派把六四視為中國的政,割裂跟香港的關係,狹隘得忘卻人類的良知與公義。

沉澱過後的超越視野

不過,當我們回到爭論本身,事件並不是非黑即白二分便能解釋。經過二十四年沉澱,香港社會對六四事件體現出其超越視野,並非沉溺於一黨一國一得一失膚淺層面看待大屠殺,香港巿民早已超「誓報血海深仇」層次,率先抵達「孰令致之」的境地,即是,六四血案因何而來從何而起。事實上,「愛國愛民、香港精神」的口號,早於一九九六年六四七周年曾經用過,當年為何沒有任何異議?這些年來誰造就本土派的崛起?誰人令港人覺醒到「愛國」已被騎劫成「愛黨」?答案簡單不過,不也就是數以千億計的維穩費打造出來的慘案。一九八九年天安門廣場的民主自由訴求,在今天的中國來看仍是遙不可及,被當權者視為洪水猛獸,天安門母親連公開悼念的權利都沒有,港人看在眼裏,對「愛國」的懼恐乃至於憎恨是可以理解的。今天有人批評本土派的六四立場,但是除此之外,其實更要反思的是在錯誤時空下提出這樣口號的支聯會,還有是中共。幾經糾纏,支聯會總算沒有冥頑不靈,願把口號改成「平反六四、永不放棄」,可是中共維穩機器照常運作,令天安門母親感到望,也令愛國不愛黨的港人感到望。

這兩天香港社會對本土派的批判以及批評支聯會的聲音幾乎淹沒更核心的主題,人們看不到本土派與中共切割的原因,實是對這一政權以及「中國」符號代表的國家機器的反彈。二十四年前的中共以及二十四年來的中共一再令到港人失望,難以在心境及實際上認同它的一切。台灣社會對中共幾十年隔海威脅深有所感,以「鴨霸」一詞形容其橫蠻,今天港人則以「椏柞」來看待一河之隔的北京政權。經政改爭議,應允了的普選在字義上一再扭曲,誠然,香港巿民不一定都支持普選,但希望那是「好好睇睇」、「拎得出來見人」的民主程序,結果是長年的等待竹籃打水一場空。當經濟開始放緩,當「鴨霸」開始進入我們生活,當連中學邀請佔領中環發起人來演講都遇到上綱上線批鬥,狹義上的「中國」距離我們愈來愈遠。

口號惹反彈中共警號

六四會口號引起的反彈,於中共而言是一個治港警號。司徒華年代的六四會是認同廣義上中國的集會,中共應該深知支聯會的「中國」既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是中華民國,而是人們對九百六十萬平方里的那片土地的期許。那是中共感到心寬的原因,支聯會在中國的大一統裏爭取民主,從無離開這一範疇,不可能在司徒華時代走出這一框框,當然,這也是人們覺得中共還有希望撥亂反正的主觀願望。這幾年中共對大陸社會變本加厲控制,譚作人趙連海李旺陽事件對香港的衝擊遠大於拘捕民運人士,他們只是百姓而不是革命家,竟也難逃中共專政。一向「遠政治,近民生」的香港巿民開始懷疑眼前這一「中國」的合法性,遂而連六四的政治正確也受「愛國」口號的質疑,香港已然不是二十四年前的赤膽忠肝的南海一隅。

於六四屠殺而言,香港社會的記念本質從未改變,那是對殘民以逞政權的聲討,一九○六年東北那群笑看同胞被砍下頭顱的中國人已然從我們的基因裏褪去。二十四年的堅持,香港巿非旁觀的一群,對於身邊發生的一切,他們從無或忘,只是那顆曾經有所期待的中國心,經過再三折騰已是奄奄一息。勿以為下巨額銀彈便可吃定香港,其實香港社會已顯露出各種層次的本土化,對北京而言是嘹亮的警號,討厭「中國」而不僅僅是反對中共的大潮,在地平線遠處漸漸愈發接近;這也是一種永誌不忘——不會忘記「香港人」而非「中國人」身分代表的另一重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