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1日星期二

紀曉風: 特首辦新聞統籌專員因病請辭





特首辦公室出現高層人事變動,老紀接獲消息,於去年823日才上任的新聞統籌專員鄧惠鈞(June Teng)【圖】,以身體健康為由,向梁振英提出辭職。離職消息昨晚獲鄧本人親自證實。至於離職日期,則仍在商討安排中。

梁振英在去年71日上任後,新聞統籌專員(負責就重大政策計劃出台事宜、制定新聞資訊和公共關係策略,並協調時間表工作)一職卻一直懸空。當時,政圈消息盛傳,不少人都對加入梁班子敬謝不敏。結果,在梁振英出任特首逾個半月後,才宣布由年屆65歲並已退休的馬會前公共事務部主管鄧惠鈞出任。

不過,老紀近日風聞,上任僅9個月的鄧惠鈞已向特首請辭,據悉原因是健康欠佳。老紀昨午首先致電特首辦,當時鄧的同事稱她下午請假;其後,老紀再於黃昏直接致電鄧的手機,惟手機未獲接聽並轉駁至留言信箱,老紀在留言中「道明來意」,至晚上鄧惠鈞主動致電回覆,甫開腔即證實辭職消息屬實。

她透露,其實早於4月初已提出辭職,但現時仍未定下離職日期,「大家仲傾緊個安排,希望可以唔影響(特首辦工作)」。她又主動提及自己的健康情況,直言在去年上任前,已擔心自己的健康未必能應付工作,亦曾向特首提及,「結果呢幾個月健康確實係又差咗,本身自己對眼唔太好,可能因為要睇好多文件,現時攰得好快。呢幾個月更有耳鳴,問過好多朋友,都係話呢啲病唔做工先會好。都無法啦,想醫好佢只好唔做,亦唔想自己的健康情況影響到同事。」據悉,鄧惠鈞最大的健康問題是嚴重耳鳴,差不多24小時都有,直接影響到她的睡眠質素,而她是每天必須睡上七、八小時才能充分休息的人。換言之,這段日子,她根本未能以上佳的健康狀態投入工作,故不得已而提出辭職。

老紀請教過家庭醫生關嘉美,她解釋耳鳴患者的情況因人而異,有人大聲有人細聲,嚴重的會感到長時間有聲音在耳朵甚至腦內嗡嗡作響,令人不勝厭煩,而年紀較大的人士,患耳鳴的機會亦較大,「耳鳴成因由耳屎到腦瘤都會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亦可引發,有耳鳴又在壓力下工作,自然會令情況更差,但係可以令佢消失或者減少的。」她建議患者,應盡量找出耳鳴病因,但如果成因不明,亦要學習「與耳鳴共存」生活。

好不容易才為新聞統籌專員找到人選,現時卻又要回到最初的起點重新找人出任,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分析,特首本身跟傳媒的關係對立,傳媒對他的信任度低,令新聞統籌專員的工作並不討好,「對手都唔信你,所以咩都好難做,唔排除佢會感到意興闌珊」。
 
他又指,鄧惠鈞過去在馬會的工作性質較「安樂」,故未必適應新工作,「佢都未必估到生態變得咁惡劣,以前係馬會亦唔係咁打硬仗」。不過,蔡子強認為,雖然出現這個人事變動,但對特首辦的工作影響不大。



金針集 : 《文匯》專訪CY 特首突顯四佳

 



特首梁振英接受《文匯報》專訪,筆者本以為是官樣文章,但看着看着,卻看出一個鮮為人知的梁振英。數其大者,起碼有四:

一、 他比老董更厲害:專 訪指出,「特首原來是個『宅男』」,但不同一般宅男,「CY是專『宅』香港」、「專『宅』工作」,指出「他每日凌晨1點才睡下,早上7點起床,8點準時回 到辦公室」。換言之,當年董建華是「七十一先生」,今日梁振英就更上一層樓,成為「801先生」,每日工作17小時,比老董還要多一個小時,認真厲害。

二、 他比煲呔更得道:雖 然特首以沒有討論議程為由,取消了今日的行政會議例會,但《文匯報》透露,原來「他在星期六、日都會舉辦集思會,有些題目可能只與若干局有關,但來的局很 齊人,『312局帶着副局長和常任秘書長來這裏(禮賓府),大家都投入,參加討論』,令他充分感受到團隊的力量」。假如這是真的,那麼,就足以證明CY 比煲呔更能統領問責班子和公務員,真人表演「得道多助」矣。

三、 他比肥彭更華麗:末代港督彭定康給 香港人的最深印象是喜歡逛街,這裏吃個蛋撻,那裏喝碗花旗參茶,而且往往毋須G4陪同(或者只須G4低調地遠距離保護),但CY卻不同。專訪指出,「從專 業測量師『華麗轉身』為香港特區的第一把手,本以為CY的生活會有着翻天覆地的改變,不過CY只是簡單地總結了三個方面,『行路少咗,搭地鐵少咗,自己無 揸車』,他最大的感受是沒有以前那麼自由」。此番話語終於可以解開一個疑團,就是為何CY當選特首後,不再擔凳仔落區,原來原因正是做了特首,這個轉身真 華麗也!

四、 他比鐵太更豁達:《文匯報》記者自述搭的士到禮賓府,「怎料甫一報出目的地,司機大哥 一句:『你點解去賊竇呀﹖』令人哭笑不得」。至於CY的回應,先是指出「這是政治的本質」,然後說:「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如果他生前死後都無人議論的話, 我覺得亦好說明問題……(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過身後亦被人評價功過,不值得花時間去想這些問題,做自己該做的事。」據悉,鐵娘子生前其實很介意自己 的歷史評價。CY如此解讀鐵太,可謂比《紅樓夢》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空空道人還要豁達呢!(順便一提,回歸前夕,鐵太對CY的評價是「冷漠、說話不 多、好像很能幹,有機會做特首」,你說,誰看得誰更透?)


紀曉風: 政府認受性低難強行徵費 減廢四成期票恐不切實際

 

自從香港的焚化爐於90年代全面停用後,政府一直依賴堆填區處理垃圾,但現存的三個大型堆填區會陸續在2019年爆滿,因此減少垃圾棄置量已成為燃眉之急的挑戰。

環 境局昨天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簡單而言,是香港未來十年的減廢指標。《藍圖》提出,希望在2022年時,市民人均固體廢物棄置量 可較2011年減少四成,但有關數字卻似有「滲水」之嫌;至於所謂的「藍圖」,似乎極倚重垃圾徵費的推行,但老紀問過環保人士及學者,這個作為減廢的關鍵 政策,卻未有詳盡的落實時間表,再觀乎政府現時的立法進度,實令人不敢對減廢達標存有希望。

本來,數學讀得 差並不是問題,但堂堂特區高官,坐享數十萬月薪,又有整個決策團隊,卻連基礎的數字邏輯都出錯,就實在說不過去了,更遑論會誤導全港市民。但觀乎整個梁班 子,對數字計算的錯誤示範卻是一脈相承,例如去年的僭建風波,梁振英曾聲稱僭建密室只是200方呎,後來卻被揭發實達322方呎,差距高達六成;而最新由 環境局公布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所謂的減廢目標,也出現明顯的計算錯誤。

減廢目標疑計錯數

環 境局局長黃錦星昨天在記者會上交代香港未來十年的減廢計劃,目標是將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棄置量,由「現時」的每日1.27公斤,減至2022年的每日 0.8公斤或以下,並聲稱此個減幅達「四成」。但老紀細閱報告內文,即發現所謂的「現時」,實是2011年的統計數字,兩年前的舊數被時空轉移至「現時」 使用,固然令人費解,更離奇的是,如拿起計算機一按,即可發現,由1.27公斤減至0.8公斤,實際跌幅充其量只是37%。難不成局長自行「四捨五入」, 卻誤導公眾以至出現錯誤期望?

事實是,近年港人固體廢物的人均棄置量已逐步減少,故此如以2012甚至2013年的最新數字推算,減廢指標只怕會較37%更少吧。

再 進一步說,政府減廢只是從人均棄置量出發,卻非垃圾總量,當中有忽略未來十年人口增長而令固體廢物產生量增加的因素。老紀翻查統計處資料,2022年的人 口估算為772萬人,較2011年增加65萬。假設環境局的估計正確,香港屆時的總體廢物棄置量,亦只是由2011年約898萬公斤,減至2022年約 618萬公斤,實際跌幅其實只有31.2%,比局長宣稱的四成目標差距,恐怕是一目瞭然。至於近年愈來愈多的內地旅客來港,棄置的廢物等,更相信沒有反映 在這份報告中。

還原基本步,黃錦星自言這個四成目標是「進取但可行」,即使不理語病,此話是否可以當真?老紀姑且以過去數據,嘗試作分析比較。

根 據環保署在200512月發表的《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當時政府希望在20052014年,每年減少1%的本港廢物。換言之,10年間累積的 減幅只是8.6%,較黃錦星的四成目標相差逾三成。老紀在此必須指出,時任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當年提出上述政策大綱的同時,已清楚表示會盡快落 實垃圾徵費,甚至進取地計劃2007年會通過立法,且拋出每戶每月30元的方案。事實上,當時的社會討論也非常熾熱,市民對徵費已經有心理準備。在此前提 下,政府亦只是將未來十年的減廢目標定為8.6%

再翻查統計處資料,2002年的人均棄置量是每日1.40公 斤,2011年則是1.27公斤,當在2005年香港實施「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以及在2007年徵收膠袋稅的前提下,十年來垃圾量也只是減少 9.3%。黃錦星昨天豪言四成,恐怕進取充足,卻難以反映梁振英《施政報告》所言的「務實為民」吧?

話當然可以分兩頭,縱似好高騖遠,但如果真能達標也是香港之福。老紀請教過公共專業聯盟召集人黎廣德,他其實也同意四成的目標的確有可能做到,但關鍵是廢物徵費的立法。

07年曾倡徵費後不了了之

「亞洲人對徵費十分敏感,從台灣的例子可見,經濟誘因可以有效地減少垃圾數量。再者,政府可以將徵回來的錢,用於補貼回收業及宣傳推動垃圾分類,替整個環保事業帶來動力。」黎廣德說。

事 實上,根據台灣當局的數字,垃圾徵費於2000年實施後,翌年的人均垃圾棄置量立即下跌逾兩成,其後亦不見反彈,可見徵費之威力。但老紀翻查整份《藍 圖》,只見政府計劃在20132015年間,提出就廢物徵費進行「公眾參與活動」及「草擬法案」,卻隻字不提立法時間表,比較玻璃樽及廢電器等徵費計 劃,則有清楚的立法時間。黎廣德直言對此大惑不解:「如果連時間表也沒有,政府憑什麼說要減廢四成?由2007年至今,政府已拖了超過十年,究竟還要等多 久?」

另一環保學者、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則認為,立法會反對垃圾徵費的聲音較多,短期內要通過法例頗多困難。「現時香港回收率達48%,已經到達市民自願合作的頂點,除非強行徵費,否則難以將垃圾量大幅下降。」而今問題是,當政府認受性如此低,談何「強行徵費」?


「無 兵司令」環境局 政出多門舉步艱

是 次環境局推出的《香港資源循環10年藍圖》看似是雄心壯志,然而,環境局本身「無兵司令」(A commander without an army)的角色,令當局即使有政策,亦難以付諸實行。「無兵司令」意指即使貴為司令,卻沒有手下可以使喚。環境局推出的10年藍圖,說時積極,但到執行 時卻會因為政出多門的問題而受到掣肘。須知道,環境局轄下只有一個環境保護署,很多涉及環境的範疇卻不隸屬於環境局,要假手於人,如2012年推出的停車 熄匙法例,環境保護署要靠交通督導員檢控有關人士,交通督導員則隸屬警務處,其他有關環境問題,亦有大部分由其他部門負責,如食衞局負責街道清潔問題等。

再者,就算是人手,環境局的人手編制亦遠遜其他部門。老紀翻查201213年度財政預算案,就發現至2014331日,環境局只有1699個非首長級職位,但食衞局有11138個之多,可見環境局的人手,能否解決全港的環境問題亦成疑。

總括而言,環境局好像要管很多,上至空氣污染,下至垃圾徵費,但卻又好像什麼都管不着,什麼都不能管。

老 紀請教過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他表示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副局長陸恭蕙上任至今,沒有什麼大計是切切實實地執行過,「講很多都是留於計劃階段,沒有實 質行動」。他又指假如環境局不是單獨擁有這個(執行)權,證明環境局的「權限是非常之多」,這樣政出多門,如果遇上一些燙手山芋,「壞則一事無成,好則要 拖很久才會有少少成績」,政府有必要檢討及解釋環境局的權限是否太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