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3日星期四

陶傑 :歷史文化




梁班子又爆出「張震遠事件」,特區香港的「行政會議」,十六年來,由「中國人當家作主」,砸毀得七七八八,今日成為笑話集中營。

正如特區的「大紫荊勳章」是抄襲自英國人的皇室授勳制,「行政會議」也是全盤模仿英國殖民地的行政局。但是無一例外,種種抄襲仿模英國人的中國式山寨版,正如成龍大哥說的:「中國製造的電視機會爆炸」,都無不例外地以失敗告終。

英國殖民地的行政局,是很莊嚴的管治高層。「港督會同行政局」,由於「港督」在先,行政局多半是從殖民地的土著中選拔開化了的精英來昇任,因此英國人對於土著的選拔,打醒十二分精神。

徹查三代基因,了解半生品格,英國人絕對不會選錯半個爛果子,以免「港督」這塊名牌被你連累,因為港督直屬英女皇。

英國香港殖民地的行政局,由於有殖民地印度行政局的參考,英國人對香港行政局的人選,不離四類人物:律師、醫生、銀行家,以及有來歷的買辦。

英國人不要求行政局議員都是高智商的人──不可能的,因為殖民主義的理論基礎,就是殖民宗主國永遠比土著文明,這一條,早就由達爾文和人類學家在十九世紀提供了證明。殖民地時代的行政局首要品格誠實,醫生和律師,都經過英國的皇家專業學會考核,銀行家和買辦,都是一八四二年割讓後香港這個貿易港久經觀閱的人選。

於是前香港的行政局,有銀行家簡悅強、醫生羅理基、律師羅文錦、銀行家李佩材與李福和、羅保。英國文化有「紳士」這個階層,前香港的行政局議員,首先都要是英式的Gentleman,這樣,人格都有了保障。

「中國人民當家作主」,你不會當家作主的,首先中國社會沒有Gentleman這個品種。其次,中方和特府,急於將行政會議當做豬肉獎品,酬送給「愛國愛港」人士。但是「愛國愛港」多半是搭順風車的中國式投機小販和江湖玩家,英國文化他只學會穿西裝,比較愛出風頭和喧嘩,而且為自己撈好處。在英治時代,此等行為,嚴格禁止。所以殖民地行政局絕對沒有隔三差五就發生「醜聞」而辭職的人,人家英國殖民地基業堅固,「港英」的人,特府視為MI6,不重用,十多年來,遺下老本,給迅速敗光,文化土質的問題,沒得勉強,十分正常。



陶傑: 從政基本課

碼頭爆發工潮。外判公司的高層行政人員開記者會,一來說話技巧相當一般,二來「肢體語言」有問題,手持間尺在空中揮動,慘遭記者拍下,好似一名班主任在訓斥小學生。如此「肢體語言」爆發眾怒。

「世界進入網絡時代」,這濫調講了十多年。本地的精英傳媒、知識分子刊物,天天在講什麼影像世界、 Soundbite最重要啦;又或者引用克林頓、貝理雅、奧巴馬等西方領袖為例,指出視覺和賣相比一切內涵都重要。華文的閱讀世界,公關理論、「危機處理」課程,本人親眼目睹,十多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大發議論,從中開班,賺取利潤。但很奇怪,只要是一旦遇上所聲稱的「危機」,即刻陣腳大亂。——危機這個字,在華人社會也高度氾濫:一九六二年,美國白人總統甘迺迪主持大局,處理「古巴飛彈危機」,這才是世界級的真正危機。香港十六年來,一切「危機」都是自己給自己鬧的笑話,放在「西方先進國家」的天平上一秤,危什麼機?都可謂笑死人。

香港沒有政治領袖人才,從這個「亞洲國際都市」每天頭版的本土新聞,即可以判斷。在西方文化意識中,要做領袖,首先要懂得說話。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是西方文化的始創人,有一本專著,就叫「修辭學」。亞里士多德指出,要領導一個城邦,一張嘴巴能言善辯,是最起碼的入門條件。領袖是領導人群的,沒有口才,沒有人跟從你。方向對不對是另一回事,有沒有一個魅力的氣場,方是最根本。

我一再預批:什麼「港人治港」一定失敗。有此論斷,有許多理據,其中一條,是中國人沒有口才。月薪幾十萬的政府「中環精英」,在台上學着西方領袖一樣演講,十之八九都須手持「貓紙」,即使唸稿,有一眼沒一眼,有上句沒下句,也讀得結結巴巴。我偶爾出席過此等場合,看見台上的那個「炎黃子孫」,語障之外,讀稿過程困難,我暗暗掃視觀眾席裡的洋人,看見許多英國人面帶微笑,極有禮貌地坐着觀賞。

西方文明國家,從小學開始,對演說修辭已有自然的訓練。我在寄宿學校見過英國六年級的小學生,在課室外的走廊,與小同學閒談,能言善道,講話還有觀點,一個英國小孩,一開口滔滔不絕說一兩分鐘,遍地皆是。從小教人「順服」、「恭順」,抄誦標準答案,不可能有口才傾倒眾生的真精英。一張嘴巴不會說,即遍地奴才,即使有一個天生的口才家,他開口講話就有魅力了,但卻把他洗腦的億萬愚民引向毀滅的方向。幾十年來,這才是真正的天譴。

很奇怪,香港學校都有辯論比賽。到本地名校的辯論比賽看看,雖然「辯論隊」的講話,一看就知道是訓練出來,作風有點生硬,但畢業之後,進身中環,出來講話,一定變成半啞巴。偶然有一兩個講話戒掉了「食螺絲」的陋習,在台上一站,即刻瘋魔天水圍和觀塘,認定是「領袖人才」,很不幸,當如此鳳毛麟角的「英才」做了特首,卻又即刻淪為說謊專家。正如柏楊所說,真是受了歷史的詛咒。
不論有幾多公關公司,每次「危機」提供「專業補鑊意見」皆毫不例外,「風波」必愈鬧愈大。當然「西方先進國家」也不是絕對口才第一。前首相邱吉爾講話多精句,但邱吉爾的嗓音生來低沉,用今日的標準,並非 David Letterman或奧巴馬之風格。邱吉爾天生有口吃症,但人家出口必成金句,而且大腦反應敏銳,幽默感爆燈,是史上第一人。

華人社會為何無口才?從秦始皇開始,中國文人考科舉只考文章,後來文采又淪為八股,駢四儷六,寫得多了,為了取悅主考官,摸索標準答案,又淪為八股。中國的科舉考試,自稱很公平,因為容許窮家子弟苦讀上位,但科舉並不要求「獨立思考」,更沒有牛津劍橋入學試最重要的面試。紐約倫敦的大企業聘人,面試的一關高於履歷表,主考官沒有私心,而且不畏觀點歧異的辯論。一個民族胸襟大,有容人之量,文學豐盛,而且有政黨的議會民主,口才自然天生遺傳好。一切要「統一思想」,在國際的口才殿堂上,你一開口,台下的「西方朋友」保持禮貌,心中都有鄙夷之想。

但是有獨立的性格,就沒有「大一統」的獨裁統治了。可笑的地方是,不但皇帝愛獨裁,下面層層沒有口才的人,得到提拔,也自動幫中國皇帝為鐵桶般的一統江山加磚添瓦,成為一個龐大的統治利益共同體。可以在奧運會各項目中跳欄、賽跑,甚至滑雪、游泳,拼盡一切生理體能,以人多勢眾,可以奪幾百個金牌,但如果有「口才奧林匹克競技會」,可就露出了底線。中國出不了現代政治家,只有一代代盼出「明君」,又豈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