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8日星期三

陶傑 :大混亂




香港特區十六年,一年比一年亂得一塌糊塗。除了經濟無出路,普選無法度,最新的混亂,是所謂的「思想混亂」、「論述混亂」、「邏輯混亂」。沒有邏輯的社會,最好不要講甚麼「論述」,不然,太多三流的「論述」,就造成一個城市,甚或整個民族的思想困惑。最新的例證,是「香港好在有廉政公署」的「湯顯明飲食酬詐醜聞」。甚麼叫「香港好在有ICAC」?廉政公署,是英國人為貪污成性的中國人社會的殖民地度身訂做的。英國本土沒有廉政公署,只有他在領導你這個「三千年燦爛文化」的社會,才為你設一個這樣的機構。「香港好在有ICAC」這句話,隱含的「論述」,是極為「殖民意識」的:香港絕不是幸好有中國大陸、不是幸好有自由行,而是幸好有英國人設立的廉政公署,按照英語國家的「核心價值觀」,訂立官員受禮和獲邀飲食的嚴格規限,防止華裔的香港高官,滑入貪污腐敗的中國「官場文化」的大醬缸。

「香港好在有ICAC」,這句全香港包括親中陣營也認同的口號,意識是「戀殖」的。但是,如果「人心尚未回歸」,當然也包括香港的人心依然眷戀英式的廉政公署、抗拒中國的貪腐「文化」侵略了,於是「幸好香港的人心尚未回歸」,不是天大的好事?廉政公署在殖民地時代,專員是英國白人:姬達、陸鼎堂、謝法新、施百偉,英國人知道基因問題,這個位置,不可以「本地化」,一放手,飲食宴請、唱K按摩,中國式的「交流」、「溝通」一定公私不分,將廉政葬送掉。

特區十六年,思想混亂,就在這裏:梁振英說「加強內交」,湯顯明與中國官員飲食酬酢,不就是響應你「加強內交」的呼籲嗎?跟中國人套「內交」,不飲食,難道清談蘇格拉底?如果飲食要依從英國人定下的「規格」,那麼中國大陸茅台五糧液的鐵桿豪飲「文化」,才是官場交誼的感情定義,香港為甚麼不可以在「親英戀殖」的共識之上,繼承五四運動最新解的「尊重」和「包容」精神,全力推進中國式的茅台飲食卡拉OK「內交」呢?還有「血濃於水」,廉政專員與中國官員飲宴,根據梁班子的審計署,好像與「江湖飯局」黑社會消費相同。此一大混亂,去問問月薪三五十萬的特區班子高官、顧問專家,或哈佛MBA的中環精英,哈哈,不知有何解釋呢?此一邏輯、論述、思想的大混亂,叫梁班子如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