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0日星期三

余若薇:彭定康的水晶球




中學文憑試(DSE)本星期開考,中文科作文題三揀一,其中一題趣味盎然,像兩行新詩﹕「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而是盼望化作燃燒的火焰」,令我想起末代港督彭定康。199610月,他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其中一段如下﹕

Hong Kong, it seems to me, has always lived by the author, Jack London's credo:
"I would rather be ashes than dust,
I would rather my spark should burn out in a brilliant blaze,
Than it should be stifled in dry rot.I would rather be a superb meteor,
With every atom of me in magnificent glow,
Than a sleepy and permanent planet."

在我看來,香港一直在生活中實踐作家傑克倫敦的信條:

「寧化飛灰,不作浮塵。
寧投熊熊烈火,光盡而滅;
不伴寂寂朽木,默然同腐。
寧為耀目流星,迸發萬丈光芒;
不羨永恒星體,悠悠沉睡終古。」

不論是化作燃燒的火焰,或是迸發萬丈光芒的流星,均滿載冀盼與激情,不甘於委曲求全。

回看彭定康在這份施政報告的臨別贈言,感慨良多,一方面他勉勵港人積極面對九七回歸﹕「前路不管有何挑戰,都不會使這顆流星飛墜,光華從此消逝。我深願香港能奮然而起,征服未來,那時候,歷史也必為之動容,起立喝采。」另一方面他坦言﹕「我感到憂慮的,不是香港的自主權會被北京剝奪,而是這項權利會一點一滴地斷送在香港某些人手裡。」

近日不少言論都好像應驗彭定康當日的憂慮,特別傷感是聽到前律政司司長的一句狠話﹕「蠢到咁,勿怪中央!」

香港人真的愚蠢?還是太聰明,等待被填滿?其實,「愛國愛港」也可用赤子之心,化作燃燒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