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0日星期三

鍾樂偉: 金正恩在想什麼?


雖然,朝鮮未有如外界所料,在昨日進行發射「舞水端」長程彈道導彈,向國際社會下達戰事挑釁。但是,近日不斷把戰爭氣氛升級的金正恩,連搖錢樹的開城工業區也可置之不理,豁出去的威脅,最終也算是成功迫使美國暫緩國內發射洲際飛彈的軍演行為,收到一定的的震懾效果。

但到了今天,平壤依然未有放棄挑釁行為、朝鮮半島潛在危機仍然甚高,究竟金正恩當下在想什麼呢?

標誌著陽光政策的終結

朝鮮於日前宣佈,不惜犧牲為朝鮮經濟每年帶來6千萬美圓收益、顧用5萬多朝鮮人的開城工業區,來應對國際社會錯判以為朝鮮會礙於開城工業區的經濟收益,不敢貿然關閉這個對平壤極有經濟意味的工業園。

朝鮮這個舉動,背後的政治考慮,足以證明了金正恩對國際社會猜測,平壤會視賺取外匯比擁有核武更重要的判斷——只是一個不設實際的空想。

今天,朝鮮再次向美韓等國表明心跡:朝鮮當下研判經濟與核武下的比重,還是斷定核武有比任何經濟誘因更大的吸引力,價值甚至超出年產數千萬美元收益的開城工業區,皆因它是主宰著朝鮮國家安全的命脈。

而且,就在剛剛的美韓軍演中,美國派出B-2隱形轟炸機到朝鮮半島,更是動上朝鮮國家威脅的最大神經線。所以,在權衡利益後,陽光政策下的開城工業區,到 今天只變成朝鮮可以緊急關頭發動挑釁,且可以考慮放棄的一大「政策搖錢樹」,畢竟朝鮮可選擇在另一合適時候,以重開開城工業區作下一次與國際社會談判的籌 碼,並且可達致與美韓修補關係的橄欖枝。

況且,在平壤政府眼中,修補兩韓關係的可能性和需要已大不如前。早年當韓國金大中與盧武鉉兩任政府時,大力推動「陽光政策」,以沒有前設條件下向朝鮮提供金錢與援助是兩韓民眾認同的主旋律。

那十年間韓國民眾雖不說全民支持與朝鮮合作,但肯定這類陽光政策是深入民心。可是自從保守派李明博上台後,一次挑釁擊沉韓國潛水艦天安號、其後違反停戰協定發砲攻擊韓國的延坪島,都使韓國民眾不再信任對話是解決朝鮮半島危機的可行辦法。

在剛剛過去的韓國大選中,朴槿惠當選顯示出,大部份韓國國民在思考朝鮮半島問題時越趨保守化,是朝鮮都目睹的客觀事實。

因而,既然韓國國民對「和平統一」失去信心,朝鮮更不需賣韓國的賬,可以更無後顧之憂下把朝鮮半島的和平置之不理,這都是兩國國民越走越遠的原因,也能解釋出為何朝鮮對韓國近月更具挑釁性。

捍衛先軍政治的穩定

解讀朝鮮行徑,有如當年研究冷戰時的「克里姆林宮學」一樣,國內軍方的方向,往往也決定對外關係的強硬與否。而近年,朝鮮每一次向外進行挑釁,國內政局起伏,亦每每決定朝鮮由「一手強」轉向「一手軟」,或軟硬來往的情況。

雖然金正恩今天已位居黨政軍裡的最核心位置,但與其祖父金日成與軍人曾一同出生入死的友誼不同,金正日起始已失去此魅力,需要建立「先軍政治」來籠絡軍人對平壤政權的向心力,以國家資源一面倒傾斜向軍方來維持政權的穩定。

到了三代世襲後的金正恩上場,肯定有不少軍方元老對由毫無軍方經驗、年紀輕輕的金正恩主政抱有不滿。而且,近月不斷出現的整肅潮使國內軍方不同派系出現互相矛盾,更也是金正恩需要透過強化「先軍政治」理念,來整頓軍方內部強硬派對擁護金正恩的絕對效忠。

早前,韓國中央日報轉載來自國家情報部官員的資訊,上年一場發生在朝鮮偵察總局(主理執行對韓國事務) 的內亂 (執行部與勞動黨對外聯絡部爭權),與一次暗殺金正恩的危機,使金正恩要強化軍方內部強硬派的忠誠,也與近期頻密挑釁背後有關。

外交部與軍方在平壤政府中的角力,一直是多次朝鮮出現「忽然合作,又忽然變回強硬」的背後原因,亦是當下金正恩被軍方脅逼要多重視「先軍政治」,滿足軍方強硬派的行為。

上年朝鮮與美國突破性簽訂「閏日協議」,但不消兩星期後又忽然發射火箭破壞合作,背後有傳是軍方不滿外交部獲得更大外交管理權而刻意製造事端。今天朝鮮又突然「失控」起來,也與軍方與黨部權力鬥爭有微妙關係。

不再是「狼來了」

自金正恩上台後,朝鮮當下政府比昔日金日成與金正日年代,更懂得有效運用國內民眾情緒,製造更大的國民興奮,來點燃挑起民心凝聚對平壤政府的向心力之餘, 且要動員誓死捍衛朝鮮面對美日韓等國實質威脅的抗敵心。這種被挑動起的抗外情緒,近月間不斷升溫,由網絡戰到朝鮮半島回到戰爭狀況,人民對戰爭的亢奮程度 與日俱增,朝鮮中央電視台每日都播出軍人和一般平民都在鏡頭面前叫喊「清算南朝鮮傀儡政權﹗把美國帝國主義趕出朝鮮半島﹗」,若金正恩止於在口頭上挑釁鄰 國,未有實際軍事行動「舒緩」國內民眾的情緒,也難以控制這種已接近失控的群眾壓力。

對外而言也是,正當朝鮮近月不斷挑起在半島內的戰爭狀態,國際社會不斷估計朝鮮不會幹下實質損害國家經濟利益的挑釁,特別是關閉開城工業區的同時,應對朝 鮮挑釁的美國與韓國政府卻不斷向國際社會拋出,不相信且不理會朝鮮的挑釁,也不會讓步,更派出B-2轟炸機參加美韓軍演。這都是基於面對多年朝鮮的挑釁行 徑,美日韓等國已不再相信朝鮮的敲詐技倆。
朝鮮因未能透過把挑釁升級至迫使美韓妥協,以換取重啟對話的成果,唯有把挑釁實質化。
另外,也許事前朝鮮未有實質關閉開城工業區的意欲,但在「行動與反應」的互動下,朝鮮也被美韓的輕視反應下,被迫走上進行更大挑釁的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