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9日星期二

陳雲:民主黨的病理分析




香港民主派近日的行為,可謂比小說更離奇。

反對限奶令、包容雙非人、寬容自由行與走私客,民主派維護香港本土利益的立場,比民建聯和梁振英還要弱。本土組織在火車站包圍走私客,前民主黨政客說濫用私刑。有年輕人示威揮舞龍獅旗或香港殖民政府旗,引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責罵,民主派李卓仁和余若薇在三月八日說,擔心揮舞龍獅旗會為香港帶來二十三條立法,暗示港人要收回源自殖民地時期的本土政治象徵符號。

回到民主派的核心——民主黨。二年五月爭取五區公投,民主黨抽身而出,與中共密約,達成一個容忍功能組別的協議。二一三年一月,戴耀廷提出佔領中環方案,民主黨加入,卻在運動之中用認罪資格(四十歲以上)和商議式公義維持成員精英化,排斥年輕人和低下階層參與。他定下不妨礙公共秩序的抗爭方式,並且在立法會議會普選方案容許三分之一的功能組別議席,又聲稱爭取的普選方案會顧及中方底線,也確保不會選出的候選人要令中共滿意為止。 戴耀廷是前普選聯的成員,該組織的成員大部分隸屬民主黨。圖片:星島日報

一個號稱支持香港民主的政黨,在中港衝突事件上,違反本土利益,在爭取民主議程上,一而再地挫傷本土民主及抵觸普選原則,可謂奇哉怪也。

民主黨承繼司徒華的立場和意識形態,有民主中國的理想,於是紀念六四、支援大陸民運人士及維權人士;黨魁和核心黨員是殖民地專業精英,是服膺西方文明價值的高級中產,於是有普世價值,支持人權、民主、仁愛等。中國情懷和普世價值,結合起來就是民主中國理想,這便可以為恐共的香港人提供心理庇護,也將民主黨與土共政黨區分出來。九七之前,特別是八九年的天安門民運之後,民主黨的民主拒共形象,是吸納選票的保證。

然而,九七之後,香港主權交還中共,民主黨的怪異立場便顯露了。它支持雙非大陸母親、支持雙非學童、支持用自由市場原則對待大陸走私客。在五區公投與中聯辦密約,在佔領中環議程上違反民主原則,抗拒那些堅持以普選原則加入「真普選聯盟」的政黨(人民力量及新民主同盟)。

以普世口號支持民主卻不為香港謀求民主,關懷中國乃至於出賣本土利益。這本來是中共的好政黨,然而他們卻被中共拒於門外,大部分不能取得回鄉證。這是容易用國際帝國勢力解釋的,就是中共認為民主黨是美帝國的代理人。

然而,為何民主黨違背本土利益和本土民主呢?這種病徵,令人費解。難道它不怕得罪本土選民而受到懲罰嗎?退一步說,可以用本土政治和民粹來爭取選民的時候,新民主同盟的范國威和公民黨的毛孟靜都用這個立場當選的,但民主黨為何固步自封,不為所動?而在二一二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上,民主黨卻並無遭受大挫敗?這樣的一個背棄本土利益而出賣本土民主的離地政黨(absentee party)、買辦式政黨,連帶其因為比例代表制而被逼分裂出來的盟友(公民黨、職工盟、街工、工黨等),竟然可以穩佔六成左右的香港選民投票,不是好奇怪嗎?

投票給民主黨的是誰?他們屬於哪個階級?他們持什麼護照?他們的子女在哪裡讀大學?他們的職業性質與中港關係,又與地產財閥如何?他們是否持有自置物業?他們計劃賺夠錢之後在哪裡安居和退休?他們是香港出生的老香港人還是剛從大陸過來的新移民?

民主黨是香港民主之鎖,不是香港民主之鑰。三十年來,香港人都是盯住民主之鎖,故此沒人去找民主之鑰。分析好這些病徵,解開這些謎團,做好帝國分析、族群分析和階級分析,你就會找到香港民主鬥爭的鑰匙。(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