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5日星期二

楊慧儀:戲曲譯名之爭Xiqu Centre?Chinese Opera?




近日對於西九龍藝術區正籌建的戲曲中心英文名字有所爭論,有些意見反對以Xiqu Centre命名,認為Chinese Opera更好。我以表演及翻譯研究的角度也提出意見。

中國戲曲西傳的源頭已不可知,較早而又有較大影響的,一般認為是法國啟蒙時期作家伏爾泰1755年改編《趙氏孤兒》的《中國孤兒》,可是當時伏爾泰不可能親眼看過中國戲曲的表演,因此相信他是耳聞有此故事,或閱讀傳教士磘述,然後改寫而成。

除了明清小量傳教士來華傳教,對中國文化有所接觸之外,一般西方人士看到中國戲曲演出,要數19世紀,西方商人和傳教士大規模來華暫居或定居之後。到了20世紀初期,開始有外語正式並較有規模地介紹戲曲,甚至出版一些小書,以獵奇趣味的筆法對戲曲作出描述。這時期的英文作者不約而同均以Chinese Opera稱之。

戲曲與Opera之別

從表演研究角度看來,把戲曲稱為Opera並不妥當。Opera一般中譯為歌劇,指16世紀在意大利成為穩定形式的獨特音樂劇場表演。作為一種表演藝術傳統,歌劇由創作、詠唱以至舞台構成都有其特定的規範,包括音樂與歌詞的關係,配器的種類與規格,角色與聲部的協調等等。Opera一詞的涵義,並不止於有音樂的戲劇,而是暗示覑整個傳統的美學要求和規格;因此,英國現代流行的音樂劇如《歌聲魅影》等,雖然也依靠音樂推動故事敘述,但這種表演形式從作曲、唱法至美學內涵均異於Opera,因此有自己的名字,叫musical,不叫British Opera。中國戲曲不論板腔、行當、戲劇性各方面與Opera有天淵之別,更不該稱為Opera

那為什麼20世紀初人們把戲曲稱為Chinese Opera呢?翻譯史上充滿了不同例子,說明了兩種文化交流的初期,譯入語文化往往把源語文化獨有的東西,以自己理解而且熟悉的辭彙來形容,這種翻譯的好處是讓譯入語的讀者容易留下印象,壞處是把源語文化的獨特性抹掉。一個我們熟悉的例子,就是老一輩香港人把啤酒叫作「鬼佬涼茶」,雖然非常可愛,意義卻欠確切。

歸化與「異化」翻譯

當代翻譯理論以「歸化」與「異化」來描述翻譯策略的兩個極端;不少後殖民翻譯學者支持異化的翻譯,認為在全球化的今天,必須小心保存文化多元,強調每個文化獨特的東西,在接觸他者文化的時候,不該以我為尊,把對方的文化變形理解,成為自我的影子。雖然歸化的翻譯往往第一眼比較順暢,但長遠來說,對推動文化多元並無裨益。

Chinese Opera正是歸化翻譯的好例子,翻譯強調的不是對這種藝術形式本身準確的描述,而是找到最方便英文讀者的叫法。不少當代翻譯批評都認為由十九世紀開始,這種歸化翻譯成為主流,是當時歐洲帝國主義擴張,國際文化話語權歸於歐美強國所致。

xiqu確立戲曲國際舞台

香港是第一個把戲曲翻譯成xiqu,並運用在官方話語的地方。九十年代藝術發展局成立,內部組織以藝術形式分成幾個藝術委員會(後變成十個藝術小組),其中一個是戲劇及傳統藝術委員會,後來分拆成戲劇及戲曲兩個小組。當時在粵劇界、專業語文工作者及學者倡議之下,小組以XiquGroup作為英文命名;大概在同一時期,國際表演學術研究不少作品也開始採用xiqu而非ChineseOpera的名稱。這讓戲曲在國際藝術話語世界裏往前走了一大步:戲曲作為一個具有獨特美學原則及方法的藝術,不再借別人的名字存在於國際舞台上,而與日本能樂Noh、維吾爾木卡姆Muqam、西班牙Flamenco一樣,以清晰的定義和面貌與其他表演形式交流。必須說明:強調每一種表演藝術形式的獨立性,並不是一種國家民族主義,而是藝術認知的根本要求,並且是對從事該種表演的藝術工作者的基本尊重。

再說,從英語傳意上看,Chinese Opera也是個充滿歧義的詞,可以引起誤會,以為是以中文創作的歌劇。有提議用Traditional Chinese Theatre,這也不妥當,因為中國傳統戲劇除了戲曲之外,還有別的形式。至於是否一定要用普通話讀音,而且用國內通行的漢語拼音呢?我認為這並不必然,但亦無不可;由於戲曲指的是一個系統,包含不同地方戲,這詞的共性是重要的,因此用普通話讀音也是合理之選;而且xiqu一詞已經開始通用,具有既有詞的好處。至於漢語拼音,那是基於需要,而不是基於意識形態而形成的符號系統,與簡體字的任務不同,而且漢語拼音的系統有充分的科學性,的確是非常好用的音標系統,在版面上也比依賴/'/符號的韋氏系統好看得多。

xiqu作為戲曲的英文翻譯,在國際學術用語中已經愈來愈普遍;在本港,行內人對此也早有共識。不過,因為當前敏感政治氣氛而必須反對的話,另作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