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9日星期六

珍妮絲: 打開娛樂﹕愛夢才會贏




The Bucket List(《玩轉身前事》)裏,頑皮的積尼高遜和耿直的摩根費曼因病在醫院相識,為完成畢生的願望,出院後相約一起在賽道茘車、在高空背降落傘一躍而下,過程驚險有趣,他們的臉上都掛着久違的、燦爛如孩子般的笑容,年齡,在追尋快樂的頃刻,完全失去約束自我的力量。誰說老人不可有夢?追夢只是年輕人的權利嗎?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夢想,要時間實現。年少時為生活、為家庭營營役役,老了,骨頭也打鼓了,兒女巴不得把老人整天困在家,或像《雲圖》中飾富翁商人的曉格蘭特所說:「你不會相信子女願花多少錢把父母關進老人院。」每天像流水白活過,又怎能言夢想?若你在生命的路上偶然迷失了,我推薦你看《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

這是一部台灣出品的紀錄片,講述17位平均年齡81歲的老人,一起架着電單車(歐兜邁就是autobike),在13天內環繞台灣一圈的真實故事。雖然他們的旅程以「老人模式」進行——車子以時速3040公里開着、約12小時設小休時段、身體不適可隨時停下,登上一直緊隨的旅遊巴,但以一班高血壓、耳鳴、心臟病,甚或是癌病患者來說,他們能完成夢想,真的了不起!無怪乎馬英九也在總統府設電影放映會,面見「不老騎士」,並讚揚他們這些「銀髮族」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要圓夢,除了老人的鬥志,年輕的義工團隊亦是功不可沒,正如馬英九所說﹕「照顧銀髮族,也就是照顧我們的未來。」年輕人隆重其事,竟能找來警察開路!你能想像同樣的活動在香港會得到一樣的待遇嗎?也要感謝那些不耐煩的司機們,在路上向老人車隊不斷響號,那是另類的打氣啊!他們把耄耋當「平常人」看待,沒有禮讓亦沒有體諒,或許這樣更令長者好過也說不定——老人可不願意時時處於弱勢,時常被照顧的。

片中的感動位剪輯得很細緻:伯伯於下午「炒車」,他解釋說平常那是他的午睡時間,「駕着駕着便睡着了!」天曉得原來老人的午睡時間也要算入行程當中啊!騎士探訪老人院,訪問院中的婆婆有什麼心願,原來她只想回家到附近走走!那樣卑微的願望對她來說卻是遙不可及;年紀最大的朱伯在完成旅程那天,剛好慶祝90歲壽辰,那不是極酷的生日禮物嗎?

Active Ageing」提倡改善老人的精神及生理健康,讓他們積極參與社區事務,提高長者的生活質素。這部弘揚孝道的紀錄片雖然滲着台式的肉麻勵志,但若能使觀眾更關懷家中一寶的心靈需要,便顯得意義重大。多和長者聊天,問問他們有什麼夢想和心願,能做到的,為何要讓它變成遺憾?

祝願各位讀者蛇年順景,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