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5日星期二

林博文: 希拉蕊的成就與遺憾




全世界最有名的女政治家兼外交家希拉蕊,在過去四年飛行九十六萬英里,訪問一一二個國家,在國外(或在飛機上)待了四○一天,參加一千七百場會議,吃了五七○頓飛機餐之後,終於「暫時」告別政壇,她下個目標將是進軍白宮以一償宿願,但這完全要看她的健康情況。希拉蕊以「拚命」的方式做國務卿,幾乎每天馬不停蹄,結果把身體搞垮了。

希拉蕊和她的丈夫比爾.柯林頓的個性,全然不同,她是個非常認真的人,連寫字都一筆一畫,工工整整,做人做事就像胡適之所說的「不苟且」。她處理事情力求完美,但她做國務卿卻沒有「善終」,一是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在利國班加西港被打死了,至今仍不知究竟如何殉職;二是她在最後階段病倒了,而且病情不輕,腦震盪引發血栓;三是她下台那天(二月一日),美國駐土耳其大使館被攻擊,一名土國警衛殉職;四是一月二十三日那天上下午,希拉蕊連趕參眾兩院外交委員會所召開的兩場班加西事件聽證會,受到共和黨議員的猛烈質詢,肯塔基州的極右翼共和黨兼茶黨大將蘭德.保羅甚至對希拉蕊吼道:「如果我是總統的話,就把你炒魷魚了!」

希拉蕊不僅沒有善終,在四年任內亦發生了幾件讓她難過的事。一是她上任不久,即在國務院地下停車場跌倒,一隻手摔斷了;二是她最倚重的外交老手理察.郝爾布魯克,因大動脈破裂於二○一○年十二月猝逝,得年六十九,而使她失去一位處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問題的得力助手;三是她的母親於二○一一年十一月辭世,享壽九十二歲,希拉蕊母女情深,母親一直是希拉蕊最大的精神支柱。好在希拉蕊是個很堅強的女人,她能吞苦水,也常從逆境中走出來。

歐巴馬上台時對外宣稱要學林肯組成一個「政敵團隊」,他刻意找和他在二○○八年競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希拉蕊入閣,但新政府成立沒多久,大家都發現歐巴馬其實是個「獨裁者」,內政外交大權全集中於白宮。白宮是個真正的權力中心,歐巴馬不喜任何人(包括副總統拜登)分享他的權力;他也不愛和白宮以外的政客打交道,因此他和國會共和黨領袖的關係極壞;他更不喜歡「政治社交」,從不邀請任何政界人物到白宮總統私人餐廳吃飯。希拉蕊雖每周四和歐巴馬吃中飯,商討外交大事,但歐巴馬四年來從未邀請柯林頓夫婦在白宮私人餐廳吃過飯。

希拉蕊賣力地做國務卿,但白宮卻全力抓牢外交決策大權。希拉蕊想在亞太問題上有所表現,因此她上任後首次出訪即選擇亞洲,但她發現白宮(特別是國家安全會議)不讓她插手。更使她氣憤的是,負責處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問題的郝爾布魯克,屢次受到白宮國安團隊的抵制,雙方經常大吵,郝氏乃抑鬱以終。希拉蕊逐漸感覺到,她想做的事,尤其是具有外交創意的事,白宮總是說不行,歐巴馬亦不支持她。歐巴馬和希拉蕊在二月三日CBS的《六十分鐘》節目一起接受訪談,歐氏說希拉蕊將會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國務卿之一。其實,白宮如放手讓她盡情施展、盡量發揮,她肯定會做得更好。前共和黨副國務卿理察.阿米太基就持這種看法,他認為白宮應更加鬆綁她。

希拉蕊四年來最具體的成就之一是促使中共准許人權盲鬥士陳光誠赴美,二是親自說服歐巴馬解凍美國和緬甸關係,促成翁山蘇姬訪美,並使歐巴馬成為史上第一個訪緬的美國元首。但在朝鮮半島、中國與鄰國關係、阿拉伯之春、敘利亞暴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等問題上,希拉蕊和歐巴馬政府皆乏善可陳。美國國力和威望的衰退以及美國國內經濟不振,促使歐巴馬不得不調整施政方向與步驟,建國必須從國內做起,外交次之。在這個前提下,國務卿的地位與功能,不再像季辛吉、杜勒斯和艾奇遜時代那樣重要和顯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