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日星期三

蔡子強: 遊行之後 施政報告將成梁另一關口




元旦日,根據民陣公布的數字,共有13萬人上街,要求梁振英下台。警方則稱出發時有1.7萬人離開維園,高峰時有2.6萬人。

元旦日並不是傳統遊行熱門日子,很多人乘覑長假期外遊,再加上沒有迫在眉睫的政治議題,如當日反國教、23條或政改等,但都動員到這麼多群眾上街,可見民間反梁情緒十分高漲,如果有參與遊行的市民都會觀察到,遊行標語和口號都十分尖銳,矛頭直指梁振英。根據周二《明報》報道,梁振英甚至在除夕尖沙嘴文化中心廣場的倒數儀式中,遭在場以千計市民向他喝倒采,當中噓聲夾雜覑「下台」的叫囂聲,為過去董治和曾治年代所罕見。這些都顯示,一股反梁的浪潮,已經穩固成形。

一股反梁浪潮已經穩固成形

正如筆者之前在本欄所寫的〈就職百日 破局已成〉一文中所言,在「黃金一百日」的開局裏,梁振英已經因為僭建醜聞,以及企圖以「大話軃大話」和語言偽術來打發危機,而讓其誠信問題在輿論裏幾遭蓋棺論定,讓相當一部分人士對他已經哀莫大於心死,在其任期所餘日子裏,勢難「洗底」,讓民望大幅翻盤。餘下來的只是,情況會否繼續惡化,民望低處未算低,連基本盤也崩盤。

打從梁振英當選特首那一天起,多個民調的結果,均十分一致,顯示其支持者主要集中於「雙低一老」人士,即低學歷、低收入,以及年長人士。這些階層,比起那些反梁的高學歷、高收入、中年及青年,沒有那麼看重政治理念和誠信,反而更加重視民生問題,如貧窮和房屋,寄望梁上台可以改善他們的生活。梁對此亦心知肚明,因此上任後,未等施政報告發表,便急不及待推出特惠老人津貼,務求在江河日下的民望中,仍能穩住「雙低一老」這塊基本盤。但問題是,這些社群對梁振英的耐性有多大?

由梁上任起,縱使他信誓旦旦,要理順房屋問題,但樓價不跌反升,更不斷屢創新高,一些原本寄望梁上台後,可以讓他們能買得起樓,置業安居的人,難免感到失望。在筆者接觸的一些朋友中,更有開始不耐煩的,說當初信錯了梁振英,因而一直沒有買樓,如今樓價卻愈升愈有,讓他們更加買不起樓。就算「雙辣招」出台,只是交投量銳減,但樓價仍未見有所回落,讓人開始懷疑,究竟梁班子扭轉房屋問題的能力有多大?

施政報告成梁最重要「考牌」機會

兩個禮拜後,梁振英將發表其首份施政報告。在僭建風波中,「梁粉」一直以不要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纏,應該給梁振英時間、機會,讓他為市民做好實事為由,呼籲放梁一馬。於是,這份施政報告亦成了梁的最重要「考牌」機會,看看能否向前述那些業已望穿秋水的挺梁民眾,交出成績表。

但昨天《明報》的政情專欄〈聞風筆動〉,卻透露:「有看過這草稿的人形容,這報告與梁振英當日競選特首的政綱,以及他早前出席立法會時的演辭比較,並沒有什麼驚喜,部分競選政綱的內容甚至較施政報告還來得具體、詳細,擔心若此版本的施政報告出爐,梁振英或會『出事』,因為公眾或會覺得原來梁振英『無料到』……」這與筆者從官場聽到的,可謂不謀而合。所以這個聖誕新年假期,梁就走了去放假外遊,但卻苦了不少公務員,要為他恍如政治宣言式的施政報告「執手尾」,增加報告的可操作性,因而做到面無人色,尤其是苦了政務司長林鄭月娥。

如果前述不是曾蔭權式的「期望管理」技巧,那麼梁的處境確值得其支持者憂心。

正如一些評論早已指出,梁振英以及他周圍的人,都是那些「講鰦當做鰦」的人。他們可以對世界局勢、潮流大勢,說得頭頭是道,但對於如何落實和執行一個政策構思,有關的能力,卻付諸闕如。這與當年的董建華相似,都說當年官員喜歡聽分析世界局勢,但到了數碼港、中藥港等……讓人眼花撩亂的政策點子,就無一不虎頭蛇尾收場。

有跟梁振英他開過會的官場朋友告訴筆者,在討論問題時,梁重視的是政治、公關、輿論觀感這些層面,對於政策的執行、技術和細節,卻幾乎漠不關心。

梁振英能夠在《明報》寫了幾年筆陣,但在當選特首之前,卻沒有半點掌管任何政府部門以至公營機構的經驗。他可以把理念和策略說得天花龍鳳,但如何能夠推動政府這部龐大的機器,把構思落實,卻是另一回事。懂得寫時事評論的人,不代表他們懂得如何「落手落腳」治理好香港,這一點筆者早有自知之明。

之前我曾在別報撰文提過另一例子,那就是梁振英在選舉期間,已經鼓吹和主打的「港人港地」政策。作為一個政治「口號」,不錯,這有激動人心的地方,但作為一個政策,不少政府官員私下都對「港人港地」大吐苦水,認為法律漏洞甚多,實際推行一定有很多手尾跟。舉個例,一個移民加拿大的港人回流,買了「港人港地」的物業,但卻不幸逝世,但他的唯一遺產承繼人卻不是香港永久居民,那麼這座房子應如何發落呢?類似尾巴甚多,讓「港人港地」問題多多。更何況,即使「港人港地」勉強落實,到成功賣地起樓後,隨時是六七年後的事,遠水不能救近火。反而,由財政司那邊醞釀及推出的「雙辣招」,卻乾淨利落,以及可操作性強得多。這個例子恰巧說明了梁振英的局限。

七一是梁振英真正考驗

如果,施政報告真的應驗了「希望愈大,失望愈大」的這一句話,那前述在民意上挺梁的那塊基本盤,會否也開始瓦解,那就十分值得關注。那麼到了今年七一,這個傳統上動員群眾上街反政府的日子,人數便不能與元旦日相比,那才是梁振英的真正考驗。

另外一點值得關注的是,眾所周知,中聯辦在特首選舉中為梁振英出了很大的助力,甚至不惜直接干預媒體,致使梁在當選後,第二天便毫不避嫌,破天荒上門拜訪中聯辦,被外間形容為「謝票」。如今,中聯辦的領導層更換,主任彭清華調職到廣西自治區當書記,副主任李剛更只是調職澳門當中聯辦副主任,當中有何微言大義,惹來議論紛紛,但從官場的邏輯來看,這絕對難以說得上是升職,是否降職則見仁見智。但無論如何,梁振英的後台會否因而遭削弱,值得關注。


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