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日星期三

鍾倫納﹕中國反腐前景




基於對傳媒報道的統計和透明國際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腐敗指數,經濟學家拉米雷斯(Carlos Ramirez)最近指出中國目前的腐敗程度,跟美國處於同一發展階段時差不多。美國以往的腐敗程度曾經頗為猖獗,後來由於收入增加、民間要求政府廉潔,才開始改善。中國的腐敗情況,會隨國民收入增加而減少嗎?未必。

在透明國際的腐敗榜上,排名最低的全是貧窮國家。拉米雷斯認為腐敗在一般國家的早期發展階段會上升,但在經濟進入發達階段時會下降。中國目前的收入屬於中等,在最新的腐敗程度名單中排列第80,約居中段。這份貪腐排名表雖然偏重於經濟因素,而且制訂得頗為粗糙和表面化,量度結果可能由於資訊不全而低估,也可能由於文化風習不同而高估,但它大體上提供出一個時空架構,讓人對各國大略情況有個比較客觀的參照。

網絡監督開始成為廣泛風氣

即使接受了同樣的數據,朝野內外都可以出現不同的理解或行動。十八大前後中國的貪腐情況不曾突變,前後兩批領導人都同意其嚴重性,但跟以往比較,十八大後中央的反腐敗行動卻異常地快而狠、多而高,而且公開報道。這股情勢,除了反映出中央的自我改善決心和能力,也因網絡監督開始成為廣泛風氣,可以製造出迫在眉睫的形勢,使涉嫌者無法不收斂。

目前中國的微博用戶已超過3億,官員隱秘一旦被舉報,很快便在網絡上形成足夠的輿論,毋須經過傳統媒介,便可迫使司法跟進調查,令各級地方政府不敢怠慢。這個新型的官民合作反腐程序,迅速地發展成一個空前的反腐機制。今天的「網絡曝光」比以往的「上達天庭」更有效,無怪大多數揭發出自微博,而且從曝光到停職調查往往只需短短幾天。

但是,網絡曝光和輿論驟焦也難避免群眾性運動的弱點:舉報者動機不明、證據較草率、結論較倉卒。虛假資訊容易誤傷當事人或誤導群眾,匆促和情緒化的民意會降低審判的質素。正如政府應該虛心處理舉報一樣,民間也應該培養舉報前的謹慎習慣,社會亦需發展出明確易行的步驟以方便舉報、審查和保護有關人士的制度。為了避免運動式和風暴式的反腐,一些學者提出要將反腐納入法治軌道,依靠行政、立法和司法,例如避免權力過度集中、公布官員申報的財產。但徒法不足防腐,中國已開始制訂法規,從200520127月,已出現616件中央反腐倡廉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和1538件地方性法規,予一些人的印象反而是法規愈多,案件愈眾。即使這些文件已經制止了某些貪腐事件,但顯然跟不上經濟改革的速度。

單憑法令威嚇是不夠的,朱元璋把貪官剝皮,只能把貪腐暫鎮幾十年,原因除了明代薪俸不足養廉,還因元明時代中國經濟已趨多元化。元代吏治在華夏歷史上特別腐敗的原因有多重,一個重要根源是蒙古人推重商貿。商業不像農村交易那麼單純穩定,商人較多在新環境新制度下跟新人物接觸,欠缺足夠時間建立關係,較願提供「橫財」來爭取生意,搞亂社會風氣,是以強調社會穩定的傳統中國各派學說都重農抑商。中國現在不但大力推廣工商,經濟轉型的速度也空前,原有法規適應不及,有人主動鑽空子,有人事急馬行田,行賄成了經濟發展的滑潤劑,而不斷增加規例則可能阻礙經濟轉型。如何既求發展,又可避免腐敗?

反腐不等於反貪。貪是鼓動個人和群體累積的重要誘因,沒有人反對貪多知識,在很多情況下,貪名和貪錢若不違規,可以造福社會。貪不一定跟腐扯成一片。有清楚的觀念和法規,才可避免把洗澡水連嬰兒一起倒掉。

提倡新風尚

一個可以降低貪念的做法,是提倡新風尚。陝西省一名官員在很多照片中都戴覑豪華手表,除了是個人質素,也反映出當地當時的奢華風尚。如果戴貴表不但成為犯罪線索,還是庸俗和不道德的表現,這類貪腐可望減少。

是以反腐必須數管齊下:懲、防,和提倡新風尚。行政、立法、司法、民間觀念的釐清和新風尚的培養,缺一不全。

作者現居於美國俄亥俄州,曾任教授、研究員和行政主管,個人網址是:TomLCh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