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6日星期三

鍾劍華﹕藍圖如幻、膽識何來? ——評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




在梁振英發表他的首份施政報告的前夕,港大民意研究中心公布了最新的民望調查結果,指出梁的支持度仍然下跌。雖然說,下跌幅度輕微,而且還是在誤差範圍之內,支持者或可自詡等同於維持平穩。但不能否認的事實是,作為一個這樣複雜的社會的最高領導人,民望長期處於不及半的水準仍是十分有問題的。從這一角度去看,這一份作為處女之作的施政報告,對梁振英作為特首的政治前景十分重要。就算不一定能完全奪回各方面施政的輿論主導權,也必須令市民對其施政保有盼望。事實上,這一種盼望,也是梁振英能夠奪得特首這寶座的主要原因。

盼望他能做出改變

梁能夠在去年被看淡的情下,於特首爭奪戰中擊敗唐英年,正是因為打了一場「民望」之戰,令操盤的中央政府及小圈子選委會,不得不棄唐選梁。而那一場「民望之戰」的勝負關鍵,正正就是「失望」與「盼望」的博弈。唐英年在處理大宅僭建問題上表現拙劣,且連番失言,自是其由「熱」轉「冷」的其中一個因素;但更根本的理由,是上一任政府讓市民由失望走向憤怒,唐作為政務司長難以撇清其責任。梁有策略地於兩年前,便開始淡化其作為行政會議召集人的身分,其文章及言論也持續突出其有異於當屆政府。梁能言善辯,對市民最關注的房屋、貧窮等問題,也往往能提出一些頗具綱領性、突破前朝施政框框,甚至突破AO技術官僚邏輯的意念。雖然有人認為他沒有實際的行政經驗,有人認為他沒有駕馭公務員的能力,甚至有人懷疑他的政治品格,他最終爭取了不少人的支持與盼望:盼望他能夠做出改變,盼望他的專業背景有助於他做出有效的施政,盼望他20多年的政治歷練不是浪得虛名。

林肯曾經說過:「你可以欺騙所有人於一時,也可能長久的騙到部分人,但卻不可能永遠騙到所有人。」梁振英是否真的有能力如盼望中的帶來轉變?又或者說,市民是否仍然對梁抱有盼望?是否仍相信他有能力帶來轉變?有能力解決那些多年來說得脫掉了牙的老問題?這一份施政報告不一定能即時解答(應說很不可能)到上述第一個問題,但起碼也應為後面兩個問題留有懸念。否則,梁的政治前途可以休矣,就算勉強留在其位,未來的幾年將會是梁振英個人與市民另一場「失望」與「盼望」的博弈。

如果這一立論基礎不致偏離香港當下的政治氛圍的話,剛發表的施政報告還能令市民抱有盼望嗎?

展示你的能耐 幹點實事吧!

對於香港市民面對的、最關切的幾個問題,梁在其選舉工程中已說了很多;他過去幾年寫的文章也一再重申其施政觀點;他在上任不久後在立法會的演說,也對其理解中的政府角色(所謂「適度有為」,所謂「積極不干預」主義的不足,等等)作出了說明,如果施政報告再翻炒這些老調,市民肯定不會收貨。要為民望翻盤,要重奪政治論題的話語權與主導權,也絕對不能期望市民繼續感性消費其領導的政府。香港市民也是現實的,拉梁振英下馬的可能性不大,僭建事件後也沒有太多人會仍然相信梁振英比曾蔭權或唐英年更忠誠可靠,那就展示你的能耐,幹點實事吧!

看過了施政報告演說的直播,再細閱了施政報告的文本,心中不期然產生了一個回歸基本的疑問:「梁振英是否真的有帶領香港尋變、或起碼幹出實事來的能耐?」

這一份施政報告長達200段,洋洋大觀,各主要政策範圍都觸及了。對市民最關心的房產問題,便佔了共43段,長達11頁,是總篇幅的四分之一。房屋政策是梁振英的主打項目,在整個選舉工程中更是梁爭取民意支持的主要覑力點。他也不只一次批評上任政府的土地房屋政策,認為香港不缺土地,只是土地開發的行政程式不當,他也不只一次認為政府可大幅增建公屋、多建居屋以回應市民的住房需要。既然如此,市民自有理由期望在這個問題上梁振英政府應有所突破。當梁振英在施政報告宣報前夕揚言這不只是這一年度的施政報告,更是未來5年的施政報告時,相信不少人都以為梁先生會為未來如何開拓土地、如何落實增建公屋居屋、如何擴大私人房屋供應訂下未來5年的目標和工作流程。但出來的報告卻令人十分意外。

政策目標指標毫無新亮點

不得不承認,梁振英的演說能力不錯,他也是一個構建美好圖像的能手。施政報告的土地房屋部分拋出了十分豐富的數字與項目。但只要仔細檢查,其任內的政策目標與指標卻可說是毫無新亮點。5年內有7.5萬公屋單位,及2016年前建7500個居屋不也是2011年宣布復建新居屋時的指標嗎?說2016/17年後4年內有1.7萬新居屋、或2018年後5年的公屋應以10萬作為目標。這些都是後話,起碼在2017年之前,政府似乎沒有能力打破現時的供應瓶頸。至於其他釋放更多土地或開發更多土地的項目,大部分都是已有的方案。舉例說,新界東北可建5萬多單位,洪水橋可釋放大量土地等等,都是研究經年的方案,如何衝破各方阻力及平衡不同觀念才是這些方案能否得以落實的主要困難。可惜,施政報告沒有為此提出策略,也沒有操作流程與時間表。四年半後梁現屆政府任滿之時,市民如何審計其政策成就?梁先生到時會否自辯說:「我提出/重提了方案,但沒有說要在任內達成。」到時,市民又可奈之如何?

這一份施政報告可討論的地方很多,此文無法一一議論,但頭腦清醒的、對香港過去20多年的發展與問題有所關注的,都會明白政制問題是糾結各種問題的核心。這個結不打開,香港特區政府都不會有足夠的認受性與政治能量去處理各種長期問題。其房屋土地政策的那些項目,都必須有一個具有公信力的政府才可以帶來突破。施政報告在政制發展部分只用了兩小段共只147個字帶過,令人十分失望。

梁振英說要「有膽有識」做實事,但這份施政報告卻不能說明其膽識何在。作為香港這個複雜社會的領導人,膽與識不只是要說服香港人接受某些方案與安排,也不只是要語重心長的勸說年輕人要以大局為重。真正的膽識是要敢於確認香港十多年來社會逐漸撕裂及發展不前的核心問題。敢於在施政報告中確認此一點,便足以為其領導的政府提升威望。唯其確認這一點,才能向北京中央政府展示香港社會求發展與突破這深層次矛盾的共識。也唯有在這問題上有所突破,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或重提的)各項藍圖才能夠有希望在合理的時間內走前多一步。

作者是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