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5日星期五

古德明: 楊家將




一月十五日,中共故楊將軍白冰魂兮歸去,今人所謂楊家將故事,於此告一段落。

舊中國楊家將一門忠烈,經《楊家將演義》、戲劇《雙龍會》、《李陵碑》、《洪羊洞》等歷代流傳,膾炙人口。史書裏的楊家將也無愧傳聞。楊業一柄金刀「號為無敵」,屢敗遼兵,最後為姦臣所迫,孤軍出戰,寡不敵眾,「猶手刃數十百人」,被擒之後,恥效李陵降敵,「不食三日」而死。「帝(太宗)聞之,痛惜甚;(國人)聞者,皆流涕」。他兒子楊延昭鎮守邊關二十多年,所得俸祿賞賜,「悉犒軍,未嘗問家事。契丹(遼國)憚之,目為楊六郎」。他五十七歲去世,「帝(真宗)嗟悼之,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這「楊家將」三字,在舊中國,千載馨香(《宋史》卷二七二)。

新中國的楊家將,則指楊尚昆、楊白冰兩兄弟。一九八九年,楊尚昆身為中共國家主席兼中央軍事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力主出兵剿民;楊白冰身為共軍總政治部主任,擔任剿民部隊總指揮,戰績班班可考。這對楊家將只擅長殺中國人,和楊業父子一不同;他們又都養尊處優,玩樂吃喝到九十多歲,和楊業父子二不同;他們家族豪富潑天,美國彭博社最近就有報道,是和楊業父子三不同。所以,他們壽終正寢,中共領袖固然紛紛嗟悼,中國人却沒有一個望柩而泣。朝野同聲一哭,是舊中國的事。新中國朝野絕對不會哭笑同聲。

從前,我國名人後裔,行事最怕辱及祖先。宋朝孔道輔是孔子四十五代孫,為官侃侃正色,史家譽為「邦之司直」。有人勸他圓滑一點,他笑笑說:「我豈姓張、姓李者耶?」(《宋史》卷二九八、《儒林公議》)。

清朝淮安太守趙璠有一次往徐州,途中看見一個手推車夫怒形於色,把客人行李拋擲路旁,覺得奇怪,上前詢問。那車夫說:「小人自徐州受雇,推送此客,行三日矣,尚不知其姓。今日偶問及,知伊姓秦。小人姓岳,安能為仇家作僕御耶?」可見舊中國引車賣漿者以至搢紳之士,都懂得不違祖宗之道(《熙朝新語》卷十六)。

楊尚昆、楊白冰沒有讀過《宋史》或《楊家將演義》,應該也聽過楊家將戲曲。只是他們一定不會自慚形穢。對中共人來說,天下沒有什麼比大富大貴更加重要。

《楊家將演義》最後一回說,楊業後人歸隱太行山,「耕種田地,自食其力,又出一告示,曉諭家兵不許下山擄掠民財,為一清白百姓,遺留芳聲於後代」。舊中國人不可能想得到,保國衞民的楊家,竟然會出現楊尚昆、楊白冰那樣的人物。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