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0日星期四

陳嘯軒 (陽光時務): 專訪中策組前全職顧問劉細良 中央政策組奪權之路


劉細良在港英時期及回歸後,均在中策組任過職


被喻為特區政府智囊機構的中央政策組,其角色定位近日再掀起爭議。中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早前高調指出,中策組要加強監察網上民意,以及收回近400 個諮詢委員會的任命權。此外,為中策組提供意見的非全職顧問,近年來獲委任者絕大部分都是商界和建制派政治人物,當中更有不少「富二代」、「政商二代」。有學者認為,中策組原來掌握民情的功能早已「廢了武功」,淪為政治分贓的場所。

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的中央政策組, 在1989 年由當時的港督衛奕信成立。居港多年的英國經濟學家、曾任《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 Economic Review) 副總編輯和《Euromoney》駐港特派員的顧汝德(Leo Goodstadt),獲邀出任中策組首席顧問。
中策組的主要職能,就是向港督、布政司(回歸後改稱政務司)和財政司提供意見。回歸後,中策組沿用舊制,繼續成為特區政府的最高智囊機構。

回歸前廣開言路

今年7 月梁振英上台後才卸任中策組全職顧問的時事評論員劉細良,早在1992 年至96 年已任職中策組非全職顧問。當時他的正職是民主黨政策研究員。他說,當年顧汝德用人不拘一格,當年獲邀出任非全職顧問的政治人物來自各黨各派,包括工聯會的陳婉嫻、民建聯的程介南、職工盟的李卓人、民協的羅祥國等,絕非像今天般幾乎清一色來自建制陣營。

「顧汝德當年請來民建聯總幹事鄭艾倫出任中策組全職顧問,讓這名親北京政黨要員成為他的左右手,可見英國人的政治技巧很成熟。顧汝德當時說,中策組不需要港督的『粉絲』,要客觀評估政治形勢,就一定要聽到來自不同陣營的聲音。」劉細良又指,當年鄭艾倫獲顧汝德委以重任,領導一個神祕低調的顧問小組。這個小組包括了香港主要政黨派別人物及意見領袖,一直低調運作至1996 年解散。他形容直到回歸前,中策組都充分發揮了其為政府提供政治和政策評估的功能。

2006 年初,劉細良獲時任特首曾蔭權任命為中策組全職顧問,但在他眼中中策組這時已經淪為一個「民調機構」和拉攏親北京建制派人士的平台,失去了昔日政治評估的功能。「非全職顧問都是充斥着一些『富二代』和建制派政治人物,他們來開會的心態也與回歸前的顧問不同了。很多人把每兩星期召開的一次中策組會議,當作是發表政見的場合。」

「現在每次會議,都會有官員向在座的非全職顧問作簡報。例如會議討論財政預算案時,就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官員向出席者講解制定預算案的程序。可是,他們原來應該是學有所成來給政府提供意見的,為什麼現在卻反過來,要由官員給他們作簡報?」劉細良坦言,大部分中策組非全職顧問「都沒有給政府很多意見」,中策組會議漸淪為「吹水會」。

淪為「太子黨俱樂部」

中策組近年每年均從社會各界(主要是商界、學術界和政界)委任 40多名非全職顧問,成員每屆任期一年,原則上每人任期不逾兩年。

翻查近年的中策組非全職顧問名單,「富二代」人數的確不少,現任的就有至少六人屬於富商之後,包括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之子李民斌、經濟動力立法會議員梁君彥之子梁宏正、麗新集團已故創辦人林百欣的養子林建康、永隆銀行創辦人之後伍尚敦等。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長孫霍啟剛、前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兒子曾智雄,也曾在近年獲邀出任非全職顧問。

中策組也成為以民建聯為首等建制派政黨替成員增加「政治歷練」的平台。例如在 2003年和 07年區議會選舉均告落選的民建聯成員陳博智,在 2001年先後委任為非全職顧問,同年底又再獲委任為西貢區議員。

此外,由內地在港「海歸派」商界精英創辦的華菁會,主席方方及副主席秦靖、董喆、黃海波四人目前同時出任中策組非全職顧問。該會副主席、港澳辦前副主任陳佐洱的女兒陳晴,去年才剛卸任已任職兩年的非全職顧問。

「港英時代的中央政策組,功能相對清晰、明確,政策研究也做得專業。

回歸後,這些功能已隨着政治的滲入變得模糊,中策組只剩下進行民意調查的功能。梁振英上台後,邵善波就把它定性為政治工具。」劉細良認為,現在政府任人唯親,中策組核心成員全是「梁粉」(梁振英的忠實支持者),已經退化成一個閉門造車兼偏聽的政治機關。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批評,「商二代」和「華菁會系」人物連番獲委任為中策組非全職顧問,但他們很多並不了解社會實況,令這類公職淪為類同內地政協委員的利益分配工具,能否真正反映民情實屬疑問。「當年顧汝德專門找很多『非自己友』做顧問,特地找人開會向政府『發炮』。他接受意見與否是另一回事,但卻令政府真正感受到『炸彈』(問題)的存在。反觀現在的中策組,完全起不到這項功能。」

曾經撰文批評中策組淪為「太子黨俱樂部」的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則認為,陳晴和不少「富二代」非全職顧問在中策組會議的出席率偏低,部分人不足五成,令人質疑他們獲委任,只是政治分贓或安撫富豪。

恐成利益輸送工具

中央政策組前首席顧問劉兆佳,在2002年至 2012年出任中策組首席顧問期間,中策組開始經常就不同議題進行只供內部參考的民調。

有傳媒早前報道,回歸初期中策組每年獲撥款 5,000萬元,當中約五分一落入曾由邵善波出任總裁、梁振英有份成立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劉細良擔心,日後中策組會把更多民調委托給一國兩制研究中心進行,擔心中策組會成為向親建制派組織利益輸送的工具,早前親建制的國民教育服務中心獲教育局資助2,400萬元,出版不及格「中國模式」國民教育教師參考教材的事件,難保又會出現翻版。

中央政策組現任非全職顧問(部分)

香港「富二代」
林建康 麗豐控股執行副主席 麗新集團創辦人林百欣的侄兒、養子
梁宏正 新興織造廠董事 立法會議員梁君彥的長子
李民斌 東亞銀行副行政總裁 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的兒子
王紹恆 金城營造集團執行董事 金城營造集團主席王國強的兒子
伍尚敦 方圓投資公司合夥人 永隆銀行創辦人伍宜孫的孫兒
郭永亮 滙寶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富商許晉亨的外甥

建制派人物
陳嘉敏 龍願兩岸交流中心主席 新青年論壇副召集人
陳博智 中騰燃氣集團副主席、西貢區議員(委任)–> 民建聯成員
洪為民 昊新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 菁英會榮譽主席、全國青聯委員
季霆剛 上市企業公共事務經理 民建聯成員
麥美娟 立法會議員、葵青區議員 工聯會成員

華菁會系
方方   摩根大通證券(亞太)亞洲區副主席 華菁會主席
秦靖   德意志銀行香港分行董事總經理 華菁會副主席
董喆   漢彩控股集團董事總經理 華菁會副主席
黃海波 鳳凰衛視中文台助理台長 華菁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