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9日星期三

梁天卓:壟斷皆由政府起




在不久的將來,香港便會實施公平競爭法,亦即美國的反壟斷法(Anti-Trust Law)。公平競爭法又好,反壟斷法又好,制定這些法例的最大原因是要打擊在不同行業內的壟斷。為什麼要打擊壟斷呢?傳統的經濟學認為有兩大原因。

首 先,一個在香港的中學曾修讀經濟的學生也可以回答你,一個壟斷了市場的供應商將利用自己的壟斷能力來控制整個市場的供應量,從而操控和提高市場價格來增加 收入和利潤。雖然供應商的利潤能提高,但是整個市場的供應將因而過少,昂貴的價格亦對消費者不利,最終整個社會的整體利益受損。

政策間接形成壟斷

另 外,壟斷會引致尋租行為(rent seeking)的出現。何為尋租行為?世界是沒有免費的午餐,壟斷帶來的額外利潤亦一樣,當其他人見到壟斷者賺到盤滿砵滿時,很自然地便會想進入這個市 場與壟斷者競爭,以圖分一杯羹。壟斷者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並試圖以各種辦法來阻礙競爭,有時候是合法的,有時候是非法的,有時候是依靠本身的市場壟斷力 量,有時候是依賴政府的力量幫助。無論以哪種辦法減低競爭者的威脅,其中都總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浪費。關於尋租行為的分析和現實生活中的一例子,篇幅所限, 筆者在下回再談。

略懂甚至不懂經濟學的人都會知道壟斷的壞處,各位聰明的《信報》讀者當然也會明白壟斷帶來的禍害。公平競爭法看似順理成章,但是有一樣不能忽視的是,在大部分有壟斷的行業裏,政府本身的管制,才是壟斷形成的主因。

政府的管制怎樣形成壟斷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 先,基於「保護公眾利益」的原因,政府會限制市場內供應者的數目。這些「公眾利益」五花八門,各式各樣都有,最近的免費電視牌照風波鬧得滿城風雨,歸根究 底,就是源於政府當初以大氣電波為有限資源為由,限制了免費電視牌照的數目,至於「避免各電視台的惡性競爭」是否如某些電視台高層和立法會議員所指是「公 眾利益」,筆者讓各位讀者自行判斷。

在一些行業裏,固定成本佔總成本的比重極高,例如鐵路和發電廠,過多的競爭將令資源浪費(兩條並排而列 的東鐵線很明顯是資源的浪費),政府可能因為這種「公眾利益」而限制供應者的數目。當然,這種「公眾利益」的理據不一定站得住腳,英國政府在發電行業以拍 賣方法引入競爭,有研究便指出該制度雖然不是完美,但的確能令電費大大降低。

創新和發明在很多行業裏都十分重要,但一些意念或發明都有一個特質,就是它們都十分容易被抄襲或複製,專利和版權就是政府用給予其一段時間的壟斷權以保護一些發明和創新。不過,正如筆者數月前在本欄指出,這種專利和版權的保護,不一定能促進創新,刺激發明增加。

減少管制才治本

有 時候,政府不一定以發牌或專利等的管制直接形成壟斷,一些政策亦有可能間接地形成壟斷,香港的地產業便是一例。香港政府在回歸前後一直奉行高地價政策,在 沙士之後更曾有好幾年的時間完全停止公開拍賣土地,土地供應量少直接縮減小型地產商的生存空間,增加了數家大型地產商的壟斷能力。

由以上例子可見,很多時壟斷都源自政府的管制,有時候這些管制是有需要的,有時候是多餘的。

無論如何,對付這類壟斷,公平競爭法很多時都因為受政府管制的行業有豁免而無能為力,但即使是在沒有豁免的行業裏亦只能治標,取消或減少政府管制才能治本。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