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三

鍾樂偉: 北韓發射衛星的幾點觀察




縱然北韓前日才發佈,因技術問題會把原定安排的「光明星三號」衛星發射時間,從1210日至22日延至29日為止,但今晨北韓卻在外界未有預備下,進行了衛星發射,並在其後的新聞直播中宣稱衛星發射成功。

根據南韓和日本政府的報導,北韓宣稱的「光明星三號」衛星在12日當地早上951分,在安北道鐵山郡東倉里的火箭發射場發射,透過「銀河三號長程導彈」的推動,於958分飛越日本沖繩,並發現第一部分的火箭殘骸墜落在黃海海域 (與北韓先前預計吻合),另外的二級火箭殘骸則同時照原訂計劃墜落在菲律賓附近300公里的海上的海域。

導彈技術較4月時進步

北韓今年鮮有地兩度進行火箭發射,第一次在4月中旬,當時在極大的外交壓力北韓依然一意孤行進行發射,結果在發射不到兩分鐘後火箭自行解體摧毀,令金正恩的首次的導彈外交蒙羞。

金正恩一直未有放棄繼續發展北韓的「衛星」或火箭技術,日前更爆出有伊朗導彈科學家一直長駐北韓協助其發展。因而在多個月來的改良技術,雖然外界一直對北韓的發射「衛星」能力抱有保留,但今次北韓發射「光明星3號」成功,不單只是向國內受蒙騙國民製造虛假消息的自我安慰,而是在美國太空管理中心都確實地探測到有三個「疑似」衛星在北韓發射後出現在外太空軌道上,可見北韓的火箭研發和衛星發射掌握能力在短短的8個月間有顯改善。

另外,昔日北韓進行多次有關火箭或導彈試射的時間,不是在春季就是夏季進行,他們從未試過在冬季進行試射。北韓的冬季自11月中開始,至明天的2月中,這段時間北韓處於嚴寒和下雪的季節性天氣,對發射導彈是極不合適的時間,就算在今次北韓發射的時間前夕,北韓也曾因下大雪而公開宣佈會推遲發射計劃,可見天氣對北韓發射因素的重要性。所以,當早前影響朝鮮半島的不穩定天氣大致緩和以後,北韓見機不可失的環境下便立即進行試射,以免至12月底將要面對更難保證的嚴寒天氣時出現發射失敗的可能。

此起彼落的南北韓衛星技術

不少外界揣測,北韓為何鮮有地選擇在冬天這個難以掌握天氣變化的季節在進行衛星發射,一方面原因就正如前文所提及北韓對自我掌握技術能力的提升極有信心,另一方面則是衝著南韓的失敗發射經驗而來的。南韓近年也進行類似的太空研發計劃,當中「羅老號」是南韓太空計劃的一大投資。曾經在2009年和2010年經歷過兩次發射失敗經驗,南韓今年內也曾於10月宣佈進行試射,但因一級火箭出現問題而取消了當天的發射計劃。後來在上月底,南韓也表示會進行另一次發射計劃,但在離預定發射時間僅剩16分鐘時突然叫停,令外界對南韓的「衛星」發展能力大有保留。

有見及此,既然在帳面經濟和外交實力上不敵南韓,北韓一直只能在專注研究「火箭送衛星」技術,令較落後的南韓在外交上蒙羞。而就在兩國較勁之下,北韓極有需要在南韓發射失敗之際,在不理會國際社會反對下進行一次成功的衛星發射,在國內外贏下南韓的重要一仗,為國家提升事氣,也是向「強盛大國」的目標和黃泉之下的金正日立下重要的交代。

制裁以外的外交壓力選擇

北韓一直都喜歡事先張揚其發射火箭時間,一來是盡下預先通報的國際法要求,也可收影響區內局勢發展之效。然而,早於今次北韓發射火箭之前,國際社會已表明不會容忍北韓「疑似」的「衛星發射」,實為導彈試射的挑釁,並且高舉聯合國安理會第18741718號決議案中禁止北韓試驗運用彈道技術的火箭,指明假若北韓堅持試射,聯合國會繼續維持對北韓的經濟封鎖。

可是,北韓今次再次試射,一大明顯意義是向國際社會表明,不管在國際社會 (主要是美、日韓) 如何加強對北韓的經濟禁運的壓力下,北韓在金正恩的領導下依然擁有發展火箭發射推送衛星的高科技技術,是表明任國際社會如何加強封鎖北韓,也未會帶來影響。

就在北韓試射以後,也正是各國元首重新審視有關如何制裁北韓,才會帶應有的震懾效果。2006年的核試和2009年的導彈試射後,安理會頒布的18741718號決議案已未能對北韓帶來影響,就算在今年4月當北韓進行第一次試射後,美日韓三國曾建議把原有制裁北韓的高科技物資清單增多至40多樣,但在中國反對下最後只簡單增加了3項。可見如果不在舊有的框架作出增補,北韓依舊會從容地延續其導彈技術發展。

中國要求北韓尊重聯合國

現時一切也主要看重中國的反應。雖然中方曾經支持聯合國在2009年頒布的1718號決議案,但就在今年4月北韓的火箭發射後表示不贊同聯合國加強對北韓的經濟制裁。相信在多國的壓力下,中方也會延續4月份時的外交策略,接受在原有的制裁清單上進行些微增補,但反對國際社會對北韓運用過強的外交壓力。(註:就在今天中國外交部所發出的聲明已看到端倪。先表明北韓有權和平發展衛星技術的同時,也要求北韓尊重聯合國1874號決議案,希望各國以外交途徑解決問題)

南韓的無計可施

另外,南韓現有可以選擇的外交策略也不多,就在2010年「天安號」被炸沉和北韓砲轟延坪島後,李明博政府已經基本上斷絕了一切與北韓的經濟聯繫,而且更進一步加強對北韓的制裁。然而,現在唯一可以選擇的方向,只有在尚為南北韓經濟上維持合作的開城工業園「開刀」。但是,切斷開城工業園的經濟合作,也會部份上為南韓的經濟帶來影響,而且現在還有不少南韓國民在開城工業園裡工作,一旦南韓宣佈單方面關閉開城工業園,北韓大會把那些南韓國民視為人質,屆時更會牽起更大的外交危機,這也是南韓也不願意付的代價。

美國的制裁選擇

眾多國家中,美國是當中最有傾向加強對北韓的經濟制裁,尤其是在上月當爆出有伊朗的導彈技術專家長駐北韓合作,此舉使美國對伊朗和北韓在導彈技術分享和核計劃擴散等問題帶來極大憂慮,因而美國大會建議安理會進行更大規模的經濟制裁方案,更可能採納2005年時向北韓的境外洗黑錢行為進行嚴厲封鎖,凍結北韓的海外地下資金,因為此舉是多年來鮮為有效迫使北韓讓步的壓力來源,但這一切一切也要看中國是否願意配合,才能發揮效用。

南韓總統大選的影響

在不夠一星期後南韓便會進行五年一度的總統大選,北韓選擇在選舉前,而不是在原訂可能的選舉後才進行「衛星發射」,明顯有著想借此舉向半島另一端的選民表明,北韓雖然經歷極嚴峻的經濟問題和新接任的金正恩領導,但對南韓的政治影響力依然存在。

一般而言,當北韓在選舉期間進行不同的挑釁行為時,受震懾的南韓國民會因國家安全受威脅而轉向選擇較著重強硬對北政策的保守派候選人;相反當南北韓在一片和平氣氛下,選民也會傾向支持偏向延續對北合作的進步派候選人。然而,就在2012的南韓總統大選中,因為經歷了5年對北韓強硬,而欠缺外交成果的李明博政府後,兩位有力挑戰總統寶座的候選人都是較務實的作風來處理南北關係 (南韓經歷了10年的際陽光政策和5年的強硬政策後,也發現單向式的南北韓關係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所以,就是這個策略下,北韓也因應調整了一面傾的對南政策,一方面當保守派上台後,因面對南韓的敵對狀態,北韓也可以理所當然地強化和合理化其「先軍政治」的發展;相反進步派上台,北韓也可以因較「親北」的南韓政府傾向,而獲得南韓經濟合作和援助。因而在一片較「務實」的南北韓風氣改變的傾向,照今日的南韓股票市場和一般市民的反應,似乎北韓因素在南韓社會中的反應已變得越來越成熟,未會因一時的挑釁而作出過激的反彈。
 

沈旭暉:「金正恩火箭」vs.「金正日火箭」——北韓外交的演化

朝鮮領袖金正恩上任後第2次發射「衛星火箭」(西方普遍視為導彈),發射總次數已追平在位17年的父親金正日。之前朝鮮分別在19982009年發射光明星12號,每次都激起區域震盪。但金正恩的火箭並非單純的蕭規曹隨,卻顯示了與父親頗為不同的戰略思維,也反映了朝鮮外交正出現微妙變化。

通報國際「盡責大國」?

昔日金正日發射火箭時,一般不會按國際規定,對世界各國提前通報,也不對民航組織、海事組織、電訊聯盟等通報;核試時,有時更連最重要的盟友中國也不予通報。對金正日來說,這是捍衛朝鮮獨立自主、「主體思想」的體現,也是保留迴旋空間的做法,但代價是被國際社會批評為「流氓政權」,因為在現代國際關係,讓鄰國有時間準備萬一出現的發射意外,乃國家基本責任。

金正恩的火箭則相對少了「驚喜」,今年4月發射失敗那一次,事前對國際社會有充分通報,據稱美國早在數月前就獲知會(反而中國知道得較晚),還邀請國際媒體觀察。今次雖然少了即場記者,但射前也是及早公告天下。所以金正恩振振有辭,說自己的發射具「高透明度」、只是捍衛「和平使用外空的權利」(這也是北京認可的說詞),朝鮮已成為一個盡國際責任的「大國」。這反映金正恩雖然可能繼續進行(包括核試在內)的其他行動,卻沒有作出全盤挑戰國際秩序的姿態,而是暗示了願意加入國際體系的態度。前提,當然是要國際社會正式接納朝鮮為軍事強國,從而自保。

「射前外交」與「射後外交」

基於這是預先張揚的火箭/導彈,金正恩的「火箭外交」重點是「射前期」,而不是金正日的「射後期」。在這次「射前期」,朝鮮與4個重要國家美日中韓的權力交接,都產生了互動。一方面,雖然朝鮮希望韓國再出現昔日的「陽光政策」,但相信也不會天真得認為發射火箭,就能「震懾」韓日的強硬派,讓選民不敢投他們一票;兩國強硬派從中受惠,才不令人意外。但在過程中,朝鮮宣示了能力和動機,去影響鄰國的內部事務,這就增加了日後和兩國不同黨派討價還價的籌碼。

另外,針對中美,朝鮮事前有否單獨知會發射的詳情,又或以什麼方式知會,都是建立外交默契的支點,既可名正言順和美國開擧秘密談判,也可讓中國新一代領導人欠下人情。例如上回金正恩及早知會美國,可以測試美國接受新政權的底線;這次及早知會中國,回應了美韓的導彈協議(讓韓國擴大射程),則增加了北京和華府較勁的本錢。金正日的慣常作風卻是先製造既成事實,再觀察各國反應,隨機應變是否談判合作,從中爭取朝鮮的最大利益。

火箭射向內部既得利益集團

對金正恩而言,要是不斷發射火箭都失敗,自然會影響自己在軍隊的威信。相比下金正日權力穩固,就是失敗,也不會產生根本影響。既然如此,為何金正恩還願意冒險,在預先張揚下,在一個「先軍政治」管理的國家,進行有可能失敗的發射,而不怕軍方暗裏嘲笑?答案很簡單:無論成功與否,唯有直接指揮火箭發射計劃,才是金正恩調整軍隊內部人事編制的最有效方法,否則老是以「在金正日國葬期間行為不檢」一類理由整肅高層,更難令元老心服。

外間難以核實目前朝鮮軍隊是哪些將領掌權,只知金正恩上台後,已清洗了好一批軍方高層,據韓聯社稱,朝鮮軍方三成高層已被撤換。朝鮮目前沒有戰爭,軍隊又是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唯有通過發射火箭/導彈的過程(由籌備到發射需要數月),金正恩才可以調整這個集團的內部利益分配,而且要是發射成功,還可提拔功臣;要是失敗,也可整肅「內奸」。論及發射火箭的內部誘因,金正恩自然比父親更有迫切性,儘管這發射的慾望,只在他一人身上存在。一面宣示改革、有意融入國際社會,一面更高調顯示硬實力,這就是「80後」掌權的朝鮮外交了。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關係研究月刊》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