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日星期一

倒梁第一擊 市民殺入諮詢會

【大話特首】

【本報訊】拒交代僭建真相的特首梁振英,累及政府昨舉辦的首場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地區諮詢會,演變成「倒梁大會」;場內抑或場外都有大批市民就僭建問題 狙擊梁振英,「下台」與「講大話」叫喊聲不時此起彼落,大批憤怒市民面對厚顏特首,惟有一個應對:Shout at him!
記者:王家文 陳雪玲 

梁振英上周在一商界午餐會上,呼籲在場人士要對阻礙政府施政的人shout at them(喝斥他們);隱瞞僭建的他,昨卻成被喝斥對象。昨天的地區諮詢會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行,梁振英偕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及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 善波等官員出席。諮詢會昨午6時15分才開始,但開場前一小時,已有近80名示威者在場外「恭候」,不少人要求梁振英交代僭建,有人手持大聲公高喊:「梁 振英縮頭烏龜食屎狗!」另有大專生斥他「不孝子」,「寧願打死俾雷劈,都唔肯推全民退保」;新界東北三區居民也在場外請願,要求撤回東北計劃,痛斥梁振英 「割地賣港」。梁振英擺明龜縮到底,其座駕昨天刻意直接駛入停車場,避過與場外示威者及傳媒正面接觸。


■政府昨舉辦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地區諮詢會,大批市民到場倒梁振英(箭嘴示)。羅君豪攝

一開腔即被促下台

醜婦卻終須見家翁,梁振英甫入會場即獲不少人「狙擊」,有學生高舉寫有「梁振英勿再龜縮」的自製紙牌,力促他交代僭建真相;社民連主席梁國雄則自製「鵪鶉 獎」,衝到台前欲「頒獎」,批評梁振英只懂「砌牆」及「砌詞狡辯」,擾攘十分鐘後梁國雄被保安帶走,台上的梁振英一直嘴角含笑。歷時近個半小時的諮詢會, 每逢梁振英一開腔,幾乎就有示威者高叫「下台」、「講大話」與「聖誕快落台」等。兩名市民發言時針對梁僭建醜聞,有人質問,「你僭建嘅牆、就遮住僭建嘅密 室,我哋大眾市民冇地方住,申請上公屋又上唔到,好困難,我哋又可唔可以僭建一個地方,自己去住?」

另一市民稱其母親的住所僭建一個花架,屋宇署就下令清拆,強調「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直指梁振英有僭建問題,會令政府施政舉步維艱。

面對連番狙擊,梁振英一於懶理,只簡短回應:「我屋企僭建嘅問題,我有疏忽,向大家道歉。我嘅基本態度係,一知道咩嘢係僭建,即使有灰色地帶,我都馬上去 處理」,但卻未有全盤交代為何隱瞞僭建面積,在場市民不時發出噓聲。他在諮詢會完結後,直接到停車場乘車離開,連日拒接受傳媒採訪。

屋宇署昨表示,梁振英山頂大宅的322呎僭建地下密室,經結構工程師檢查後,證實並無結構危險,但仍需時評估該幅空心牆是否屬僭建,及業主未經申請圍封密室是否違例。

梁自誇對得住長者

除僭建外,不少市民昨亦就不同議題在諮詢會上出擊。有學生全程拉起「反對審查生果金」七個大字的橫額;新界東北居民會議期間更一度衝上前拉起橫額,高呼「保衞東北,守護香港」。

有發言市民質疑政府推出的長者生活津貼有缺憾,斥梁振英「自製炸彈」;有人力促政府開展全民退保。梁振英卻趁機批評立法會,暗指財委會至今未通過長津撥 款,又自詡新一個財政年度多收的「新錢」,大部份將用於長者生活津貼,令40萬老人家受惠,自誇「一個政府做到呢個程度,完全對得住有需要嘅長者」。


■高叫下台

■長毛踩場

■聖誕快落

僭建醜聞三大疑團

山頂大宅地下僭建密室為何由200呎變322呎?

梁振英未回應第5天

6月21日及22日是否已發現空心牆,及收到上級指示毋須跟進?

屋宇署未回應第162天

赤柱大宅是否有挖山僭建密室?

屋宇署未回應第4337天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龔如心契仔轟華懋基金  5年未達契媽遺願 換遺產管理人欠包容

【明報專訊】法院本月17日開庭審議已故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遺產受益人誰屬,結果將影響遺產如何分配;當年在龔喪禮上捧着「契媽」遺照的龔如心「契仔」張雁坤,昨日首度開腔,狠批華懋慈善基金過去5年無法達成「契爺」王德輝和契媽的遺願,尤其對於王德輝家人未獲照顧感到憤怒,又指基金會早前撤換臨時遺產管理人,更反映有關人士欠包容,矛頭直指龔如心胞弟龔仁心。

張雁坤認為慈善基金應交由專業人士管理,增加透明度及讓社會監察,方可有延續性。

華懋不回應言論

華懋發言人對於張雁坤的言論不予回應。

張雁坤父親是律師張貫天,張貫天是王德輝1968年遺囑的見證人,與王家素有交情,而王、龔兩夫婦結婚多年膝下猶虛,故契張雁坤為誼子(見另文)。

「小甜甜」龔如心離世逾5年半,張雁坤說實在看不過眼基金會過去5年管理不善,年前又一直受另一單官司困擾(陳振聰案),故選擇在法院開庭釐清遺囑條文前,重申契爺契媽遺願。「契媽離世前數個月,我經常探望她,她的遺願我好清楚。」

指龔不想基金成家族生意

他指出,龔如心希望華懋慈善基金能夠做到類似諾貝爾獎的基金,可持續發展,商業化管理,而絕非家族生意,「契媽在生時作了很多長遠投資,在生物化學、醫療、內地污水處理以至環境保護方面均有所涉獵,亦希望在內地安居房方面有所貢獻」。他說,華懋在過去5年,投資不是太負責任。

王德輝家人未獲照顧 張憤怒

張雁坤又說,2002年遺囑清楚寫明,要求華懋慈善基金照顧王德輝的家人、華懋集團的員工及龔家的人(編者按﹕遺囑並無寫明要照顧龔家的人)。他批評﹕「基金會有沒有照顧龔家的人我不清楚,但王家的人不被照顧,令我感到憤怒。」他又說,與不少華懋老員工傾談過,「有很多員工忍無可忍離開了公司」。

對於華懋慈善基金早前撤換臨時遺產管理人德勤,出身法律世家的張雁坤認為,換走經驗豐富的專業管理遺產團隊,「基金會連這一點包容性也沒有,如何令其他人受益?」他認為,華懋慈善基金屬於香港及中國社會,運作一定要商業化,由專業人士管理,才可確保基金持續發展。「再長此下去,基金根本沒有前途。」

目前華懋慈善基金理事會成員共5名,包括龔因心、龔中心及龔仁心三姊弟,以及華懋老臣子梁榮江及陳鑑波,即基本上由龔家控制,張雁坤的矛頭可謂直指龔仁心。被問到有否向龔家反映他的意見,張雁坤稱「我大門常開,但都沒有渠道反映,雖然大家都知道我熟知契媽遺志,龔家從來沒有找我」。他又說去過華懋總部,一幅龔如心或王德輝的照片都看不到,對上一次見龔仁心,是兩年前華懋的公司周年晚宴。

龔如心契仔張雁坤以往不時陪同龔出席公開場合。(張雁坤提供)

張雁坤(前左)2007年在龔如心喪禮上,捧覑契媽的遺照步出禮堂。在其身旁洗手的為龔仁心(右一)。(資料圖片)

龔如心「契仔」張雁坤接受本報訪問時說,華懋慈善基金長此下去「好快玩完」。(尹錦恩攝)


龔唯一契仔張雁坤 父處理王德輝遺囑

【明報專訊】張雁坤是王德輝及龔如心夫婦公開承認的「契仔」,他與王、龔二人的淵源,來自其任律師的父親張貫天,其伯父則是前立法局首席議員張奧偉爵士,而張雁坤現時從事金融業。

伯父前首席議員張奧偉

張貫天因為曾經處理王德輝所立遺囑,與王家素有交情,常偕兒子張雁坤往王家共膳,張雁坤及後成為王龔二人的契仔。

張雁坤過往相當低調,20074月龔如心病逝,張在喪禮中手持龔的遺照,據報道更負責按下遺體火化掣,可見他與龔如心的關係匪淺。張雁坤曾在龔跟王廷歆(王德輝父親)的爭產案中為龔如心任證人,力證龔跟王德輝關係恩愛。而龔如心最後一次公開露面,就是與張雁坤一起到中環藝穗會,出席新加坡業餘女畫家呂璧慧的畫展。

曾出庭證王龔夫妻恩愛

作為龔如心唯一契仔,張雁坤說契媽在離世前數星期曾向他表示,冀與中國前總理朱鎔基會面,委託他幫忙監督其遺產管理。他又說,龔如心曾透露希望與王家會面,可惜時間不夠,最終無法如願。

籲將來管理人尊重司法

張雁坤稱讚契媽做事細心謹慎,對於捐錢亦很有方向及理念;對於華懋慈善基金會理事龔仁心,曾指摘前臨時遺產管理人德勤「阻住捐錢」,張認為,如果有關捐贈有延續性、合情合理,如此專業的管理人無可能不放行。他又寄語將來掌管大筆遺產的管理人,要尊重司法,並花時間心血了解王龔二人的精神。

港慈善基金 去家族化少見

【明報專訊】龔如心唯一「契仔」張雁坤炮轟華懋慈善基金管理欠專業及透明度,不過,本地富豪的慈善基金仍未見有交由專業人士管理的風氣。較清楚的只有田家炳基金會,已落實家族成員只佔董事局成員的少數。

這類家族慈善基金的資產,被指是屬於香港大眾,是因為基金已獲港府批准免稅的地位,賺取的收益規定作慈善用途,其帳目亦要提交稅務局。

這類基金最為人熟悉的是李嘉誠基金會,該基金會一直被李嘉誠形容為「第三個兒子」,而該基金會的董事,包括他兩名兒子李澤鉅及李澤楷,另有其「紅顏知己」周凱旋,以及長實前高層洪小蓮等。但李嘉誠基金會到底有多少名董事,暫時找不到任何資料。

田家炳基金 家族代表62

若數這類慈善基金會去家族化的代表,可參考本港著名企業家及慈善家田家炳於1982年創辦的田家炳基金會。現時董事局有6名成員,只有兩名田家的代表,主席為田家炳兒子田慶先,另一名兒子田榮先為董事 ,其餘4名董事3人曾任校長,包括基金會副主席戴希立,另一董事為特區政府前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梁百忍。

華懋基金5理事 龔家佔3

華懋慈善基金理事則由龔仁心、龔中心及龔因心三姊弟,加上華懋老臣子梁榮江及陳鑑波組成,由於龔家人員佔過半數,基本上擁基金控制權。


隔牆有耳: 龍應台官腔答狼英僭建 - 李八方

喺香港有好多粉絲、現職台灣文化部部長嘅龍應台(圖)一連6日訪港,唔少人對佢一直唔肯評論香港時局有啲失望。八方同行家噚日同佢茶敍,當然把握機會問佢點睇家台灣嘅反媒體壟斷運動、狼英僭建同埋反「蝗蟲」現象。

可 能因為身份唔同咗,龍部長答得好小心。佢話資本家控制媒體唔止兩岸三地要面對,亦唔單純係中資嘅問題,而係全球嘅問題,將件事由反共提升至全球層面,搞到 行家都唔知點反應。講到狼英僭建同埋中共有冇干預香港,佢就話自己好忙,香港嘅事佢已經甩甩哋,冇資格評論。咁咪即係「唔清楚,唔評論」?

八方同一班行家雖然唔想收貨,但正如台灣嘅學生所講,台灣嘅新聞自由由台灣人來捍衞,香港嘅民主自由講到尾都係要爭氣靠自己。

沙膽虹手記:資助研究好過益中策組 - 沙膽虹

曾任特首辦主任的梁卓偉教授,棄官返回港大當社會醫學系系主任後,昨公佈一個關於本港家庭的健康、快樂及和睦狀 況的調查報告。調查花了五、六年,接觸了近二萬一千個家庭,共四萬八千人,遍佈全港九新界,並計劃定期探訪追蹤,希望建立一個龐大的數據庫,包括這逾二萬 個家庭的生理、精神健康數據,家庭和睦滿意度和鄰舍凝聚力等長期資料,作為社福機構和志願機構針對不同社區提供服務的參考數據。這份中英文各四百頁的報 告,預料明年初公佈。

如此大型的調查項目,原來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出資二億五千萬元,由港大公共衞生學院進行。身上要攜帶血壓計、磅重、量身高及多種儀器的大量調查員,未來 仍要定期上門探訪這四萬人。這調查豈不是以後仍要長期依賴馬會撥款資助?沙膽虹笑問梁教授,那是否意味叫人從此不用戒賭呢?

冇計啦,許多有意義的大型項目都沒法取得政府撥款,難道不做嗎?就算乳癌基金會的乳健中心亦是馬會撥款,有需要的病友才可減費或免費。沙膽虹希望政府鬆手些,多資助這些有意義的調查研究,好過畀唔係做研究的中央政策組!

西環集中營:建制派勸狼英立會解畫 - 季陶

又是梁振英。是,這個「又」字可圈可點。只要梁振英一天不公開交代其僭建真相,相信輿論絕不會放過他。有心水清政界中人便留意到平日對梁振英無甚取態的報章,近日亦不斷以頭版報道其僭建醜聞,力數其不是,情況甚為罕見,可見僭建醜聞對梁振英的影響確實極大。
察覺記者態度今非昔比
在輿論中處於劣勢的梁振英,至今仍未公開交代真相,這一點,連建制派中人也看不過眼,認為梁振英「避得一時、唔避得一世」,何不乾乾脆脆一次過解釋,平息風波?

季陶聽聞,不少建制派中人已準備在今晚與梁振英晚宴時,力勸對方大方出席立法會回應答問,有建制派議員不諱言:「你(梁)上到立法會,至少有成半議員幫你保駕護航,已經好好,唔通你要搞個記者會,不斷被記者質?梗係去立法會好過。」

原來有政界中人也留意到,記者最近對梁振英的態度,今時不同往日,「當時班記者,咪就係用呢種敵視態度對唐英年,估唔到梁振英都可以『試吓』呢種滋味」。

據了解,自由黨今天亦會出席飯局。眾所周知,榮譽主席田北俊向來批梁不留力,亦預告若梁振英無清楚交代,不排除提不信任動議。不少建制派中人都說,今天拭目以待,看看田少如何「招呼」這位被他形容為「呃」了特首寶座的梁振英,說不定屆時火花四濺。

絲絲世語︰特首彈劾程序 - 李怡

根據《基本法》七十三條之九與十,在立法會啟動對特首彈劾程序如下:

「如立法會全體議員的四分之一聯合動議,指控行政長官有嚴重違法或瀆職行為而不辭職,經立法會通過進行調查,立法會可委託終審法院首席法官負責組成獨立的 調查委員會,並擔任主席。調查委員會負責進行調查,並向立法會提出報告。如該調查委員會認為有足夠證據構成上述指控,立法會以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 可提出彈劾案,報請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在行使上述各項職權時,如有需要,可傳召有關人士出席作證和提供證據。」

四分一是十八席,「經立法會通過」是半數還是分組點票,《基本法》沒有寫明。但即使沒有通過立案調查,十八票啟動彈劾程序也為歷史留下一個首次彈劾特首的重要印記。真正民主派絕對不能缺席。

「靜悄悄的革命已發生」

中共十八大後,呼籲和期待中共政改的聲音不斷。被譽為「帝師」的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近日公開指,中共各級政府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作惡授權,已淪為「與法治 格格不入」的國家;他稱「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已經發生」,中共若錯過切割機會,少則五年、多則十年,國家將出事。孫曾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博士論文導師,其 言論引起外界關注。
孫立平驚人言論發表於上周四(11月29日),時政雜誌《財經》在北京舉行「2013:預測與戰略」年會上。出 席該年會的不但有數以百計中外經濟學界泰斗級人物,更有大批中共高官,包括全國人大前副委員長成思危、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商務部長陳德銘等,加上現場採訪 的各級媒體記者,與會者多達千人。

指五至十年國家將出事

現場消息指,眾多嘉賓發言中,以孫的講話最震 撼,全場近千與會者聽後一時間靜默無語,台下聽眾不停點頭,主席台上嘉賓則表情凝重。財經網稍後發佈嘉賓講話,刪去孫講話「過激」部份,但有關言論被與會 者在微博網上發佈,並廣被轉貼。《蘋果》記者昨致電孫立平,他表示不接受採訪,拒絕回應。

孫立平在演講中指,現在的中國是一個與法治完全格格不入的國家,且越走越遠,其中「維穩」就是法治的大破壞、大倒退,政府為達目的指標不擇手段,孫稱之為「作惡授權」,指政府默認甚至鼓勵下屬,用違法方式達成任務,他列舉計劃生育和強迫徵稅兩個例子,說明法治惡化程度。

孫立平又指內地群體事件不斷,罷工、暴動、示威此起彼伏,「現在中國的問題不是法律健全不健全、有沒有被執行,而是政府還能不能在法制軌道上運轉的問題」。他認為中共要轉型、要處理歷史問題,唯一辦法是與歷史切割,「越早切割、越主動越好,否則將來能不能切割都是問題」。
陳光誠發錄音聲明籲政改
孫 表示,中共現在還有切割條件,因民眾對當局還殘存一點信任和感情,政府做錯事道歉,還有人感動得「淚水漣漣」,但「漣漣不了幾年了,十年可能到不了,五年 可能差不多」,到時切割機會已錯過,當局唯一途徑就是武力鎮壓。他稱中國「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已經發生」,最簡單表現就是「老百姓不好管了,政府說的話,老 百姓不信了」。

此外,身在美國的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發佈錄音聲明,呼籲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推動政治改革,以緩和人民對政治的不滿,避免爆發暴力反抗。




胡耀邦子:重慶模式 文革思維  籲政府分清公私 倡基層自治

【明報專訊】《中國改革》月刊與胡耀邦史料信息網上周五(1130日)舉辦了名為「依法治國與重慶教訓」的座談會,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之子、全國政協常委胡德平參加了座談會,並首次公開批評「重慶模式」是文革思維。他指出,「十八大之後勢頭是好的,能不能繼續下去還要靠大家」。

財新網報道,胡德平在座談會上談及重慶教訓時指出,「『文革』的模式究竟是什麼?我覺得是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重慶模式』是什麼?我覺得就是無產階級專政下的『改革開放』,這些都要打引號,在最漂亮的話下面都有數不盡的冤假錯案發生,讓人民蒙受災難」。他又說,「十八大之後勢頭是好的,能不能繼續下去還要靠大家」。他表示,大家在新的中央集體領導下,要營造安全的環境,只要守法、誠實經營,就不會有牢獄之災。他又認為,政府公權力和私權利的位置應該擺好,並主張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基層自治。財新網昨日並無刊登胡德平發言的詳細內容。

無點名批薄熙來

有份出席座談會並有上台發言的《重慶打黑報告》作者、上海華東政法學院教授童之偉向本報轉述了胡德平發言的大致內容,胡德平認為,重慶的錯誤需要清算,極左思維和有法不依的做法,都需要總結教訓,但他並未點名批評薄熙來。胡德平稱,現在的法治環境,要比薄熙來倒台之前要好。

胡德平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他在十八大前曾經多次發表改革言論,呼籲破除國企壟斷、推進依憲依法治國等。薄熙來下馬後,重慶6月舉行了民營經濟座談會,胡德平應邀出席。但胡德平此前從未公開批評「重慶模式」。據路透社報道,胡德平7月曾與習近平私下會晤,習當時曾表示,中國必須改革。

學者指重慶非個別現象

在重慶「打黑」中被判監釘牌的律師李莊、為李莊辯護的律師陳有西等都有出席周五的座談會。與會者質問,重慶教訓究竟是個別現象還是普遍現象?沒有薄熙來,中國會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類似的悲劇還有沒有可能重演?學者指出,一段時期內在重慶出現踐踏法治的行為,在中國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反思重慶是為貫徹「依法治國」思想。只有準確定位重慶問題,全面、系統地反思重慶教訓,才能防止重慶悲劇擴散和重演。


第三屆「國戲杯」學生戲曲大賽前晚在中國戲曲學院頒獎,7歲小學女生吉祥瑞粉墨登場,一人分飾兩角,分別扮演 京劇《沙家酜》裏正面人物阿慶嫂(右)和反面人物刁德一。《沙家酜》是「文革」樣板戲之一,描寫抗戰時期新四軍及地下共產黨在江南與「曲線救國」的偽忠義 救國軍的周旋鬥爭。(新華社)


福島核災後再出事 戳破日「安全神話」

【明報專訊】日本山勢連綿,其高速公路網絡,有超過1500條隧道貫通聯繫。根據日本交通部的資料,這些隧道中,有四分之一(近400條)已有30年以上歷史,若不好好維修保養,勢為公眾安全埋下計時炸彈。雖然日本向來標榜「高科技重質量」的形像,但去年311核災揭露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防災應變一塌糊塗,已戳破日本的「安全神話」,今次隧道崩塌事故中,管理公司數十年未有更換螺栓、平常僅靠目測,難免令外界對日本的安全文化是否穩陣可靠,再起質疑。

7090年代大興土木振經濟

日本政府二戰後開始興建各種民生所需的大型基建,1970年代執政的田中角榮更是當中佼佼者,並因推出大量昂貴基建而被冠以「人肉堆土機」的外號,他最著名的建設就是興建一系列公路,讓他可以由東京的辦公室,直駛至新潟的辦公室。到了1980年代,大多數重要的基建已經落成,但日本政府仍繼續推展大量被指無謂的基建,以改善鄉郊就業,換取地方政客對執政黨的支持。及至1990年代,經濟泡沫爆破,政府更不理實際需要,催谷基建,盼藉銀彈措施刺激經濟,十年間基建工程開支,佔全國GDP9%,反觀美國有關開支僅佔1%

歐美核專家批馬虎安全文化

隨覑大量基建老化,日本政府有需要進行全面維修保養,若為求省錢草率了事,隨時釀成災難。雖然日本常標榜嚴謹安全,但去年的福島核災,卻令不少國際專家質疑,問題出在日本企業和官僚的馬虎安全文化,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一批歐美核子專家今年初就促請日本政府,認真對安全文化作檢討。他們批評經營肇事核電站的東電,在災難前一直不肯認真研究自然災難對核電站的威脅,災難發生後,又沒向搶險人員提供足夠的保護裝備及輻射測量儀器,反映其安全文化觀念存在嚴重問題。


圖為是次意外後,工程人員在長野縣的隧道作檢查。(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