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星期四

邱立本: 從血腥到希望的島嶼




建立金門廈門特區,不僅經濟融合,也在政治上互動,刺激中國政治改革,對兩岸都有利。

這個島嶼曾經決定兩岸的命運。一九四九年金門的古寧頭戰役,九千多名解放軍登陸潰敗,也使在內戰中兵敗如山倒的國軍取得了第一次勝利,擋住了共產黨解放台灣的「神聖任務」。

但六十三年之後,它更神聖的任務則是成為兩岸的一個重要的橋樑。昔日的兵家必爭之地,變成了經濟和文化的最新重鎮,可以以小證大、以小博大,再次對兩岸的命運帶來巨大的影響。

這是新的金門模式,將這個小島建設為一個希望之島,金門廈門融合,可以開創過去所不敢想像的格局。

因為格局決定了結局。金門不能只是沉溺在歷史的恩仇中,而要善用歷史的機緣,突破兩岸的歷史死結——為何兩岸人民不可以全面而又深入地自由往來?為何只有台灣的資金和人才自由進出大陸,而大陸的老百姓和資金去台灣卻是限制重重?

兩岸之爭,早已超越軍事的鬥爭,而是一場制度與民心之爭。而在當下兩岸的生存狀況,台灣顯然擁有強大的優勢。它的生活的方式,成為不少大陸人民嚮往的對象。越來越多的陸客和陸生,都不會諱言自己是「哈台族」,對台灣的社會、文化和政治,都有不勝羨慕的情懷。

而這樣的情懷,會成為兩岸良性互動的民意基礎。中國大陸的改革力量,絕對重視台灣民主化的經驗,也了解台灣的民主自由的基礎,是一個發展成熟的公民社會。

台灣的現代化過程也曾經歷了獨裁統治,而在一個專制的體系內,由於不被民意羈絆,恰恰成為推動基礎建設的動力。台灣的十大建設,耕者有其田、三七五減租,都是在兩蔣時期實現,為今天的台灣現代化社會,作出了重要的鋪墊。

同樣,今天中國大陸的專制局面,儘管面對拆遷和種種社會不公的高昂代價,但也帶來了基礎建設的高峰,從全國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到高鐵,從跨越黃河與長江的大橋到各大城市的地下鐵,都是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速度興建,舊貌換新顏。

兩岸都有建設上的共同經驗,也曉得最困難也最關鍵的是制度的建設。蔣經國在一九八八年去世前夕所推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率先開放黨禁和報禁,與台灣民間七八十年代自下而上的社會改革力量呼應,形成了正面的化學作用,終使改革水到渠成。

今天中國大陸的習李體制伊始,強勢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恰好和民間的經濟與社會力量配合。大陸今天在經濟上已經飆升到一個新的高峰,而公民社會也在不斷茁壯成長,要求政治改革之聲高唱入雲。

兩岸民間的融合,讓金門作為一個試點,成為一個希望的島嶼,建立一個金門廈門的特區,不僅是經濟上的融合,也可以在政治上有更多的互動,這勢將刺激大陸加速改革,也使台灣走出當前的狹窄格局,讓兩岸老百姓攜手,共同開創一個讓全球中國人都興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