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4日星期六

明報社評: 保以色列美戰略依歸 以巴停火難長治久安




最新一次的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在硝煙和人命傷亡中暫時停歇下來,檢視這8天的死傷,巴勒斯坦死亡超過150人,泰半是平民,以色列則有4名平民死亡,2名軍人喪命。以巴雙方在國際斡旋下表示願意暫息干戈,然而任誰都不會相信,這一紙薄薄的停火協議,可以令60年來爭鬥不絕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放下武器。事實上,在上周三晚宣布停火後,加沙地帶發射多枚火箭炮到以色列,雖沒造成破壞,但已說明停火協議的脆弱,很大程度只是下次更大規模武裝衝突前的休整期。

中東戰爭的歷史,是人們無法對這次停火協議存有信心的背景。1948年到1982年,以色列和阿拉伯人之間發生5次大規模的中東戰爭,在這5場從40年代延綿到80年代的戰爭,雙方出動除了核彈以外的所有武器,雙方都拼全力要將對方眦於一旦。每次戰爭都以大量傷亡告終,以1982年第5次中東戰爭為例,單是巴解便有3000餘人傷亡;1973年的第4次中東戰爭,以阿雙方1800輛坦克的決戰是戰爭史上最龐大的坦克戰,以色列全國的105毫米炮彈幾乎打光,只餘下兩天用量,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由此破滅,若不是美國在最後關頭傾力軍援,急得把美軍F-4戰機草草覆蓋以色列徽號,直接飛到中東交付以軍,否則歷史早已改寫。

「東遏兩伊,西促和談」  美國一手硬一手軟

在如此歷史背景之下,企望今次停火可以長治久安,恐怕是緣木求魚。中東戰爭表面上是以色列和阿拉伯人/巴勒斯坦民族間的生存之戰,但真正的幕後玩家是超級大國美國和前蘇聯,如今蘇聯隱入歷史,美國成為牌局主要玩家,美國的取態牽動整個中東和阿拉伯世界局勢。以色列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位置不言而喻,支持以色列是美國兩黨共識,美國的中東戰略調整莫不根據以色列的生存為依歸。奧巴馬上台後,此一方向沒有根本變化,總的而言是「東遏兩伊,西促和談」,兩伊是伊拉克和伊朗,和談則是以巴談判。美國一手硬一手軟,是看到對美國利益更大的隱患在於伊朗和伊拉克,前者是核武威脅,後者是恐怖主義;至於以巴之間打打停停,倘若雙方都能夠得到好處,永久和平雖不至馬上實現,但起碼不會爆發玉石俱焚的第6次中東戰爭。奧巴馬的手段是壓以色列抬巴勒斯坦,他強烈批評以色列擴大約旦河西岸殖民區,同時撥款巴勒斯坦用以重建加沙。

奧巴馬的做法,引起包括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內的以色列強硬派不滿,客觀上,以色列今次悍然空襲加沙至少1500次,是因為內塔尼亞胡對奧巴馬以巴政策的反彈,這一政策也導致奧巴馬在競選連任期間被羅姆尼攻擊。奧巴馬這套中東政策,在今次以巴衝突一度受到考驗,因為在中東茉莉花革命,美國在區內傳統盟友埃及和突尼斯都變天,埃及總統穆爾西的態度更是極其關鍵的一着,沒有埃及,美國在中東頓失支點,因此奧巴馬打電話給相關國家領袖,國務卿希拉里則來回穿梭。最終穆爾西在關鍵時刻牽頭停火協議談判,奧巴馬也「乘人之美」表示以色列有自衛權利,並說美國會繼續資助以色列的「鐵穹」導彈防禦系統。連串動作,令到埃及新領導層感到仍受重視,依然是美國「許可」的區內主要成員,以色列得到「鐵穹」的支持,未來一段時間對加沙發射來的火箭有所防備,據情報顯示各類火箭在加沙有1.5萬枚。

8天的衝突暫時偃旗息鼓,但以巴矛盾因而再次浮現,一日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以巴的生存權,中東一日不會有真正和平,任何和平或停火協議都只是一紙空話。不過,在8天的血腥衝突,美國向世人顯示其外交實力,尤其在關係到切身利益的中東問題,美國絕對不會苟且讓步。所說的讓步,是不會因以色列是長期盟友而任讓以色列獨行獨斷,從奧巴馬阻止以色列派出地面部隊進入加沙,可看到美國的「和平大業」不容別人捅翻;而埃及穆爾西政府則只有一條出路,便是參加停火談判,由此分得紅利,不容埃及自說自話搞砸美國利益。

俄羅斯停火無角色  美國仍控制大局

奧巴馬的「東遏兩伊,西促和談」仍然是主導中東的核心政策。他在「財政懸崖」危機未解決之際,先行拆去中東這顆炸彈信管,為全力應付國內事務留下空間,也為未來處理伊朗核危機先行操作中東戰略,向伊朗顯示了強盛的企圖心。值得一提的是,以往中東主要玩家之一的俄羅斯這次幾乎無聲無息,只是外長說過要召開美、俄、歐盟及阿拉伯聯盟四集團會議,反而是中國則接待了從戰火中而來的巴勒斯坦代表。國際列強在中東的排位順序,在一場衝突中顯出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