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0日星期二

無綫阻新牌 威脅提司法覆核

 

繼亞視大搞亞視Style反增發免費電視牌照,《星島日報》報道,無綫昨日向立法會議員致函,要求關注政府在審批過程的漏洞。報道又引述無錢高層揚言「政府有負於無綫」,形容政府再發免費電視牌照「如玩火一樣」,又威脅會提出司法覆核,力阻政府不合理發出牌照。
《星島日報》引述無錢高層言論,政府至今未清楚交代多個新牌照的問題,包括政府評估香港可承受到多少個免費電視台、如何評估審批、規管模式,政府何時會發牌等等疑問。
無綫高層人士指,在2009年中期牌照檢討期間,政府從未提及可能增加至五家電視台,而且反要求無綫加大投資。
高層人士指出:「又要做數碼廣播投資,要鋪網要訊號發射,我們當然對政府有合理期望,無想過會有五個電視台出現,一直認為政府是不會太離譜,去造就惡性競爭。」(星島)
無綫另一反對理由,與亞視同出一轍,就是指發牌會帶來惡性競爭。
「假如再多三個牌即變成五家電視台,到時看看誰鬥到蝕、鬥到死,惡性競爭是必然,但傳媒是玩不起,政府就如玩火一樣。」該高層警告,當惡性競爭下,若收入達不到商業水平,必然會削減人手削減節目製作,這是每個台的金科玉律,才可向投資者及股東交代。
政府對兩台規管一直無鬆懈過,他形容就算到沙頭角僅得二千名居民,兩台也要鋪網讓居民看電視;兩台現有很多類型廣告不准播放,包括政治、宗教、醫療等廣告,高層人士強調,政府若發新牌,必然要一視同仁。(星島)
無綫指,如果政府在未交代無綫的疑問,不合理及欠清晰理據下批發新牌,無綫最終可能會向政府司法覆核。
王維基在出席新城電台節目後表示,明白政府在發牌上,受到兩間免費電視台的壓力,他願意接受獲發臨時牌照,發牌條款與目前兩間電視台一樣,需要提供英文、時事等節目。

王維基:維護TVB利益 才是玩火


無綫高調放風指政府如增發免費電視台牌照,勢釀成惡性競爭,警告政府「勿玩火」。城市電訊(1137)主席王維基今日中午發聲明反駁,指民意調查均不約而同地清楚顯示,絕大多數市民支持發牌,如果政府維護既得利益者而逆民意不發牌,才是真正的「玩火」。
城市電訊認為,無綫電視質疑增發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理由,欠缺法律理據,逐點反駁無綫高層反對增發牌照的論點。聲明又指完全明白,現有經營者可能在發牌後提出司法覆核,城電願意承擔法律風險,呼籲特首同行政會議馬上發出新牌照。

牌照無上限 無綫扮無知
無綫:在2009年中期牌照檢討期間,政府從未提及可能增加至五家電視台,而且反要求無綫加大投資。
城電反駁:政府早於 1998 年有關電視政策檢討的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中指出,在科技中立的新發牌制度下,本地免費電視牌照的數目將沒有限制,若有以其他技術可行方式傳送本地免費電視服務的申請,當局是會考慮的。

按政府既定政策,免費電視牌照無上限,任何合資格人士任何時間均可以提交申請,政府根本無需要在中期檢討期間特別向現有持牌者重複既定的政策。正如將來新 加入的免費電視經營者亦應該完全明白,在政府的一貫政策及隨時可以發牌競爭的原則之下,日後它們亦可能在公平但不同意的情況下,面對後來者的挑戰。在中期 檢討過程中,傳媒廣泛報導公眾意見強烈要求增發牌照。面對公眾質詢期間,無綫電視並未提出以上質疑。

廣管局早確定符發牌條件
無綫:質疑篩選申請機構的準則不明確
城電反駁:去年中,前廣管局已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確定,三家申請新牌的公司完全符合有關發牌條件。

根據通訊局(前廣管局)發出的《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申請指南》,免費電視服務牌照的申請者須符合下列九項條件:財政上的穩健程度和在投資方面所作出 的承擔、管理及技術方面所具備的專門知識、節目的種類、數量和質素、技術可行性及服務質素、開展服務的速度、是否對市民造成最少不便、為本地廣播業、觀眾 及整體經濟帶來的利益、能否控制質素、遵守規定等等。

同意發牌條件看齊TVB
無綫: 政府對兩台規管一直無鬆懈過,高層形容就算到沙頭角僅得二千名居民,兩台也要鋪網讓居民看電視;兩台現有很多類型廣告不准播放,包括政治、宗教、醫療等廣告,高層人士強調,政府若發新牌,必然要一視同仁。
城電:基於公平競爭的原則,同意現有牌照條款和廣播守則,應該一視同仁,同樣適用於新牌照的持有者。

城電在聲明最後指,港大和中大的民意調查均不約而同地清楚顯示,絕大多數市民支持發牌,如果政府只是因為維護既得利益者而逆民意不發牌,才是真正的「玩 火」。另外,王維基今早出席新城電台時,政府仍未發出新的免費電視牌照,城市電訊主席王維基提出新條件,指明白政府受到某大電視台的挑釁和壓力,他願意先 接受一個臨時牌照。

香港免費電視台 少過日台韓


政府遲遲不增發免費電視台牌照,懶理市民對於無綫一台獨大的不滿。香港雖然堪稱國際都市,但一比之下,就會發現本地免費電視台數字,遠遠落後鄰近國家及地區,僅僅比嚴格控制傳媒的新加坡好。

綜合城市電訊和其他資料來源,香港免費電視台數目與鄰近國家比較,極為偏低。新西蘭人口只有400多萬,比香港還要少,但就足以讓活4家免費電視台。電視 台少,行業缺乏競爭,可能解釋了港劇節目質素差的原因。港人近年鍾愛日劇、台劇、韓劇等,查實以上各個地區的電視台數字也多過香港,競爭遠比香港激烈,台 灣影視業在競爭下,節目質素提高,吸引很多香港人追看。

告疍糕變大 TVB亂嗡冇增長
無綫、亞視多次指增發免費電視牌照,會帶來「惡性競爭」。無綫又指香港免費電視的廣告市場,15年來未有增長,容不下新競爭者。不過,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AdmanGo的數字,在2002年至2011年期間,客戶在本地免費電視平台投放的廣告開支,累計增加42%。至於同期,香港廣告市場的整體開支,更大 增1.8倍至926億元,證明整體廣告市道相當好。
值得注意的是,廣告客戶同期在報紙投放的開支,大升1.6倍。近年,多份免費報紙進入市場,報業競爭激烈,但廣告客戶分配給報紙開支,也大幅增長,增幅遠高於免費電視市場,顯示新的競爭者反而「做大個餅」,未必會帶來惡性競爭。

TVB收入增 製作成本降
香港免費電視台市場,長期由無綫一台獨大,坐擁大量慣性收視,自然可不理會節目質素,「度縮數」減少投資,賺取最大盈利。過去8年,雖然無綫收入增加,但節目投資金額的預算反而下跌。
香港兩大電視台在續牌、中期檢討時,會與政府商討未來6年的投資金額,以確保節目質素。由2004至2009年份,無綫的節目投資預算約為65.5億元, 平均每年約10.9億元。但在2010至2015年期間,無綫的節目投資預算下降14%至56億元,平均每年的節目投資額,跌至9.3億元。
無綫廣告收入受經濟環境影響,但近年依然穩步上揚。本地免費電視廣播的廣告收入,由2004年的20.1億元上升四成至去年的28.4億元,還未計網站等 來新媒體帶來的收入。在無綫長期壟斷之下,電視廣播(511)去年盈利達13.3億元,創出歷來新高,遠遠拋離其他同行,也是香港最賺錢的傳媒企業。

加沙死亡人數已逾110人

巴勒斯坦女孩Tasneem Al-Nahal於空襲中喪生,葬禮於一間清真寺舉行,圍觀的小朋友對死去的人一臉狐疑。圖:Team Palestina Facebook
巴勒斯坦女孩Tasneem Al-Nahal於空襲中喪生,葬禮於一間清真寺舉行,圍觀的小朋友對死去的人一臉狐疑。圖:Team Palestina Facebook

以色列連續第7日空襲加沙,死亡人數已達111人。以色列的空襲造成的平民死傷有增無減,由週日中午至週一中午24小時內,巴勒斯坦方的平民死亡人數已達31人,而之前四日合共只有27人。
昨日,導彈擊中一個難民營,一家4口,包括兩個分別2歲及4歲的孩童被殺。周日遭到空襲的一幢媒體大廈,昨日再度受到攻擊,導致哈馬斯新聞官死亡,另有6人受傷。以方再次否認空襲的目標是記者,更指此次襲擊顯示了哈馬斯確有借平民地區作掩護。
半島電視台特派加沙的記者Nicole Johnston報道指,在空襲開始前,沒有任何警報,民眾無從得知以軍來襲,彈雨隨時落下,加沙地區亦沒有地下防空洞。與此同時,以軍亦對加沙發動了海面攻擊,「加沙地區沒一吋地安全」。
在開羅,停火會談仍在膠著狀態,哈馬斯堅持要以色列放寛對加沙實行了6年的地域 / 經濟封鎖,才會停止攻擊;以色列則指若加沙不停止攻擊,停火無從談起。以色列軍方指,想要達成停火協議的是哈馬斯,因為以色列已有效摧毀其火箭發射設施; 以方一再強調,他們已經準備好地面進攻。

以巴衝突的語言偽術


西方國家與以色列同一鼻孔出氣不是什麼秘密,主流媒體也樂於與狼共舞,有意無意將以色列美化,把衝突描繪成一字咁淺的正邪之爭。英國著名的國際新聞記者Robert Fisk在英國《獨立報》撰文,點破現時華府及歐美媒體對以色列的偏袒。

他指出,媒體愛用「針對性攻擊」(Targeted attack)、「精準攻擊」(Surgical air strike)等字眼,以顯示以色列國防軍有意識避免平民傷亡。但這些修辭掩蓋不了真相,事實明顯並非如此。反觀加沙一方就老實得多,從不強調什麼「針對 性」、「精準」的語言偽術,導彈就是導彈,有殺錯冇放過,而嘴上說得漂亮的以軍其實也一樣。

歪曲事實
Fisk強調,哈馬斯跟以色列本來有傾有講,哈是在以的祝福之下佔據加沙地區的:他指出,80年代,為了剷除法塔赫(另一個巴勒斯坦政權,目前勢力範圍在 約旦河西岸地區)的流亡領袖阿拉法,以色列將加沙拱手送給哈馬斯。但是現在,無人提起這一點,不然就會被標籤為仇視猶太人的納粹份子。

西方歪曲事實的例子還有很多,如英國外交大臣夏偉林指是哈馬斯先挑起紛爭,又是一個未經証實就廣泛流傳的指控。Fisk引述報道指,在衝突大規模爆發前,以色列與加沙的邊界就發生過幾宗槍擊事件,死者全是巴勒斯坦人。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將責任怪在哈馬斯頭上。

美國偽善
Fisk嘲諷華府支持以色列自衞,但又要扮中立;以色列用以空襲加沙的軍火不就是美國提供的嗎?
Fisk總結指,以色列以「國家面臨毀滅」之名,對巴勒斯坦人肆意欺凌,挑起其他阿拉伯國家不滿,最終或將自食其果,真的被毀滅。他估計,以色列與中東阿 拉伯國家的衝突只會越演越烈,而阿拉伯世界的統治者要向人民負責,不會理會美國的假意調停;以色列恃着有西方國家撐腰,到處挑起事端,十分虛偽。
If Benjamin Netanyahu believes that the arrival of the first Iranian Fajr rockets necessitates the Israeli big bang on Iran, and then Iran fires back – and perhaps at the Americans, too– and brings in Hezbollah – and Obama gets swallowed up in another Western-Muslim war, what happens then?
Well, Israel will ask for a ceasefire, as it routinely does in wars against Hezbollah. It will plead yet again for the undying support of the West in its struggle against world evil, Iran included.
Israel calls this latest bloodbath Operation Pillar of Defence. Pillar of Hypocrisy, more like.
Robert Fisk是國際知名的記者,曾多次獲得英國本土及全球性的新聞獎項,《紐約時報》形容他為英國最知名的記者。Fisk通曉阿拉伯語,從1974年黎巴嫩內戰起至2003年美伊戰爭期間,幾乎採訪了所有中東的戰事,更曾訪問拉登3次,是中東政治新聞的權威。


沈旭暉︰以巴衝突關乎敘利亞內戰


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在《明報》撰文分析以巴衝突,指以色列近日發動攻擊,並非如部份傳媒所指,是當權者為了明年大選選票而作的決定,背後牽涉到敘利亞內戰,以及以色列與美國、埃及等國的不穩定關係。

哈馬斯借衝突安撫親敘派
沈旭暉指,敘利亞政府與哈馬斯是盟友關係。敘利亞內戰中,政府及反對派都拉攏巴勒斯坦各派,但哈馬斯卻保持中立,甚至疏遠敘利亞政府。今次與以色列正面衝突,可安撫巴人當中的親敘派。
哈馬斯作為遜尼派的穆兄會(埃及執政黨)分支,以往在內政層面與敘利亞並非沒有矛盾,疏遠與什葉派結盟的執政阿拉維派、同情以遜尼派為主的反對派,也不教 人意外……為此,哈馬斯受到內部一些批評,畢竟雙方曾是戰友。這時和以色列正面衝突,除可以證明自己始終如一、安撫內部和其他巴人組織當中的親敘派系,更 可解釋為何要集中人力,以抽身於敘利亞戰場。
中東各國各派的關係千絲萬縷,以色列今次發動空襲,不只要震攝哈馬斯,也為警告真主黨、敘利亞及敘國盟友伊朗。內塔尼亞胡藉以巴衝突徵召7.5萬後備軍,意不在加沙。
敘利亞另一盟友黎巴嫩真主黨因獲伊朗支持,不可能離棄(敘利亞政府),並正努力把戰場擴大到臨近地區,包括以色列……不久前,真主黨曾派無人駕駛飛機進入 以色列境內遭擊落,其網站則表示一旦出現地區衝突,會以以色列加利利地區為目標,都令以色列警惕……內塔尼亞胡甚至曾說要直接出兵敘利亞,以免敘利亞化武 落入哈馬斯、真主黨、穆兄會等手中,也曾威脅要以先發制人方式處理伊朗核問題。

埃及欲重奪阿拉伯龍頭
而在年前變天,從親美轉為由「穆斯林兄弟會」當政的埃及,也冀望借今次衝突,重奪阿拉伯世界龍頭地位。
以色列擔心埃及與哈馬斯裏應外合。哈馬斯今年襲擊以色列的武器較從前先進,火箭炮射程和殺傷力都有所增加,更令以色列懷疑他們正獲埃及秘密武裝。當加沙爆發衝突,以色列的策略是要暴露埃及對哈馬斯的支持,讓國際輿論逼埃及收斂。
穆爾西要宣示和前任親美總統穆巴拉克不同的獨立外交政策、重奪中東大國和阿拉伯龍頭地位,也希望多角度參與這次危機,先支持哈馬斯武裝,再主導外交斡旋,讓國際社會明白,今天唯有埃及足以約束哈馬斯。
除了外憂,亦有內患。今次以巴衝突,以色列急於引起美國注意;加沙的哈馬斯則希望進一步打擊約旦河西岸的另一個巴勒斯坦政權。
以色列當權派在是次美國總統大選支持羅姆尼「押錯注」,成功連任的奧巴馬向來不認同以色列對伊朗過份強硬的態度,冷待以色列;以方亟待奪回兩國關係的主導權。
奧巴馬連任,「押錯注」的內塔尼亞胡還是要證明自己有能力維持和美國的特殊關係,以免奧巴馬繞過以色列,自行處理伊朗問題。在這次危機,雖然奧巴馬不認同以色列動用地面部隊,但也明確支持以色列「自衛還擊」,足讓搶回主動權的內塔尼亞胡暫鬆口氣。
蝴蝶效應 影響難估量
而哈馬斯正面還擊的勇猛行動,會為其凝聚加沙與約旦河西岸兩區的巴人支持,使另一個自治政府法塔赫聲望再下跌。
法塔赫腐敗形象深入民心,無力改善經濟,又擔心哈馬斯連西岸根據地也奪去,唯有訴諸外交,現在王牌是申請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哈馬斯此時攻擊以色列,卻 破壞了阿巴斯的部署,立刻從法塔赫手中奪回主導權。阿巴斯雖然聲稱以色列此舉的目的「就是要阻止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以圖奪回議題,但巴人難免 進一步傾向勇於正面抗擊以色列的哈馬斯。
中東形勢波詭雲譎,沈旭暉指,一旦以巴衝突和敘利亞內戰掛鈎,引發更多蝴蝶效應,對全世界的影響不可估量。

《藍皮書》失實 浸大向中大致歉

浸會大學調查當代中國研究所撰寫的《香港藍皮書》內容失實事件,今天研究所在網站發表道歉聲明

《香港藍皮書─香港發展報告(2012)》由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編撰,主編是所長薛鳳旋,聲稱紀錄香港回歸15年來社會的變化。書中指中文大學設通識教育 方便了大量西方普世價值侵入學校,教材由美國一個基金贊助及編寫。中大今月1號發表聲明指內容是憑空捏造,對其聲譽造成損害。

隨後浸大校長陳新滋委任副校長黃偉國成立小組,以調查該書有否違反學術原則。現發表道歉聲明,承認書中某些內容失實:
本研究所主編的«香港藍皮書─香港發展報告 (2012)» 206 頁第14行有以下陳述: “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由美國一個基金贊助並協助撰寫教材,其教學方向實際上已由該基金主導”經中文大學大學通識教育部二零一二年月九月二十日及十月 十五日信函指出,我們注意到以上的陳述有不正確之處。為此我們願意收回以上陳述,有關文字亦不會在此書的中文或英文再版出現。因本研究所審編疏忽而對中文 大學造成的誤會及嚴重影響,我們深表歉意。
浸大並表示願收回陳述,有關文字亦不會在此書的再版出現。浸大就研究所審編疏忽對中文大學造成的誤會及影響深表歉意。

任命公職要問高靜芝 梁振英稱加強統籌

特首梁振英出席行政會議前被問到,中央政策組聘請高靜芝為全職顧問,並要求所有政治公職任命都要通知高,是否改變政府一貫做法,梁振英表示,政府的用人政策是沒有改變的,一直用人唯才。不過,他承認這是新做法:
「過去那個做法出現一種情況,就係在冇統籌的情況下,往往唔同政府部門都去邀請同一個人士,同時出任多項公職,所以呢個工作落去應點去做,係好值得我們去想,去睇下新的做法應該係點樣。」
對於其妻唐青儀成立一間廚餘回收公司,並擔任董事,做法有沒有問題,梁振英解釋,其妻成立的是一個非牟利公益團體:
「『公司』呢兩個字是有少少唔能夠說明呢個團體的本質,佢是一個非牟利、一個公益的環保團體,正如香港很多的慈善和公益團體一樣,在法律上它是以一個公司的名義存在。」
至於有關其山頂大宅僭建一事,梁稱昨日已收到民主黨何俊仁的回信,信中談及有關何提出的選舉呈請撤回的協議條件,梁表示,當律師完成洽商後,「就會盡快向大家一次過全面交代有關我山頂屋企的事」:
「我6日前律司就向何俊仁先生發咗封信,請佢在上個星期之內回覆我們,佢是否願意向高等法院上訴庭,我們講的是高等法院上訴庭,而唔係終審法院,裡面仲有待決的問題,就是何俊仁先生提出的,他是否願意主動撤回。
上個星期五還沒有收到他的回覆,所以昨日我們的律師正式向高等法院上訴庭提出要求剔除何俊仁先生未決的事情。昨日我們向法院提出了這個呈請後,何俊仁先生昨日下午5時給了一封信我的代表律師,我好高興佢於5日後終於回覆我們的信,雖然係遲咗。
佢在信內提出一些有條件的、雙方協議的撤回待決事項,我的律師今日會繼續與他的律師商討這件事,有結果後我會盡快向大家一次過全面交代有關我山頂屋企的事。所以我好高興他終於有一個答覆,雙方的律師現正在洽談這件事。」
對此何俊仁表示,昨日在信件中提出的條件,包括雙方要撤回各自在上訴庭的上訴申請,並各付堂費,以及終審庭剩餘有關憲制的問題。他指這些問題都不會影響特首選舉結果,批評梁振英藉故拖延不向公眾交待住宅僭建。

葉劉:《寒戰》影射曾蔭培

曾任保安局長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連續兩日在其面書點評本地賣座電影《寒戰》。昨天她提出電影有多處犯駁和不符現實的劇情,但今天她借題發揮,改為爆 料,披露電影中兩名警務副處長爭做處長的明爭暗鬥,現實中確是時有發生。她更暗示電影中由郭富城飾演的副警務處長,擅長「整靚盤數」上位,是影射曾蔭權胞 弟、在2001年至2003期間擔任警務處處長的曾蔭培。曾蔭培離開警隊後加入鄭裕彤的新世界集團,目前是經營新世界巴士的新創建(0659)的執行董 事,今早曾為新巴車禍會見傳媒。
以下為葉劉淑儀面書原文:
20/Nov/12
看了大家對我評論《寒戰》的留言,實在感謝你們的支持。我談不上甚麼「影評人」,只是以過來人及觀眾身份,說出一些經驗及抒發觀後感而已。
我與女兒都認為《寒戰》將香港拍得很美。高樓大廈、天橋、建築物都拍得甚為宏偉,很有大都市的氣勢。
至於劇中天橋上及最後的槍戰,場面緊湊火爆,實在拍得住荷李活的水準。電影在技術上的處理的確不錯,但劇情卻略嫌複雜,枝節亦多。究竟綁架案中,梁家輝及他的兒子是否同謀?我對這個問題到散場時仍有點疑惑。
不過今日最想講的,是電影中的其中一條主線--兩位副處長權鬥。。
現實生活中,兩位副處長在升級上有競爭,的確是時有發生,其他紀律部隊相信亦有所聞。
警隊是紀律部隊最大的部門,劇中兩位副處長(梁家輝及郭富城)屬 D4 級。
梁家輝是 DCP ops (Deputy Commissioner of Police, Operations),中文為「警務處副處長(行動)」,這職位可說是手握「兵權」: CID、PTU、SDU、地區環頭的警力,都歸他管轄。的而且確是位高權重,受到前線人員擁戴。
郭富城則是 DCP man (Deputy Commissioner of Police, Management),中文為「警務處副處長(管理)」,負責管轄警隊資源,人事調動,雖然不是手握兵權,但由於與上司及政府部門交流較多,自然受政府高層器重。
電影中,李治廷曾揶揄郭富城「升得咁快,識得整靚盤數」, 某程度上的確該職位的「現實情況」。郭富城年輕,盤數「整得靚」,自然令人覺得他貢獻良多。
現實亦有一位任職 DCP man 上位的「曾姓處長」,擅長「整靚盤數」。剛巧電影中的處長亦姓曾,未知有否影射之嫌?
記得梁錦松任財政司期間,香港經濟處於低谷,當時特區政府從1998至2003年推行公營部門「資源增值計劃」(Enhanced Productivity Programme),將政府開支增長嚴格限於1% ,可見「整靚盤數」亦是當時要「執行」的任務之一。
 
19/Nov/12:
昨天提及周末與女兒觀看電影《寒戰》,網上有人問:"劉德華係咪扮你?"、"他的表現如何?"
大家見笑了。劉德華不是扮我,而是扮"局長"。
他近年的外型漸見滄桑,愈發成熟穩重,演起局長來,當然是有型有款(前保安局局長李少光,亦是型男一名)。
他的演出雖然稱職,不過電影亦有與現實不相符的地方,在此僅以過來人經驗,嘗試拆解。
1. 電影中如此重大的保安事故,應由特首親自主持並啟動保 安委員會,由政府高層制定應對策略,警隊是負責執行,而並非全權安排
2. 現實中陪伴局長見記者的,應該是其所屬新聞官,而非劇中楊采妮飾演的"警花" (或許是劇情安排,為增加楊的戲份之故)
3. 警務處處長會向局長及政府高層匯報事件
4. 今時今日,局長應避免說出有針對性的說話內容
5. 局長及同袍間的稱呼,極少會如劇中般稱呼"陸先生",而是直接叫局長、 S for S (Secretary for security)、甚至稱呼 "阿Sir"、"阿 dam" (madam) (當年同袍就是如此稱呼我),而高層之間亦會直呼其名字,如當時我稱呼李明逵是 "阿Dick" , 曾蔭培是 "YP" 等
看過這電影的朋友,你們又從當中"拆解"到甚麼嗎?
明天繼續與大家談論這套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