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4日星期日

盧峯: 連低稅制也要損害嗎?




被稱為「股壇長毛」,敢於批評特區政府金融監管政策的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前幾天發表了一篇「火氣」十足的網誌,狠批特首梁振英政府準備推出的「特惠生果金」或「長者生活津貼」是重大錯誤,不但不符合協助有需要人士的重要政策原則,更將為未來二、三十年帶來沉重的財政包袱,並迫使政府要加稅五個百分點以上來應付額外開支。

根據「股壇長毛」的說法,「生果金」變成不問需要、人人有份又尾大不掉的福利開支始自前特首曾蔭權。他在任內大幅調升生果金金額,又一再因財政盈餘而額外多派一個月生果金,卻沒有相應加強及改革資產入息申報制度,令長者對生果金的期望越來越高,令生果金逐步變成全民退休補貼,所有七十歲以上長者都受惠。到今屆特首選舉,不管唐英年或梁振英都在生果金上大做文章,建議增設特惠生果金或提高生果金金額以作為扶貧的重點。梁振英政府剛推出的二千二百元「長者生活津貼」正正是要兌現他的扶貧承諾。但David Webb認為,扶貧自然該針對最有需要、最貧困的長者,怎麼可能為了政治壓力或方便而變成全民派錢項目,浪費公帑呢!

除了原則錯誤外,「長者生活津貼」帶來的額外財政開支更是驚人。現時大約有五十多萬人領取每月一千○九十元生果金,相關政府開支每年接近七十億元。一旦引入被稱為特惠生果金的「長者生活津貼」,再加上香港人口在未來十至十五年加速老化,政府的生果金開支到二○二四年將增至三百二十三億元。到二○三九年則升至五百三十億元。而除了特惠生果金外,醫療及其他社會服務開支同樣會以幾何級數上升。按David Webb的估算,到二○三九年香港的利得稅將要由百分之十六點五升至百分之二十一點五,薪俸稅的標準稅率則要由百分之十五升至百分之二十。假若特惠生果金的數額不是按通脹上升,而是看政府、政客的喜惡隨意增加,利得稅及薪俸稅更要升至百分之二十五甚至更高水平。

David Webb的數據當然是一種預測,未來十至十五年還可能有不少變數影響推算結果。但是,有兩個基本趨向是不會改變的。其一是人口老化,其二是政府政客派糖只會有增無減。以人口老化為例,香港的出生高峯期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末。這批市民將開始陸續踏入六十五歲的退休年齡,符合領取特惠生果金的資格。現時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約為一百萬,十二年後將增至一百七十萬,到二○三九年更大幅升至接近二百五十萬。換言之,只要開展了這樣一種幾乎不用審查資產及入息的津貼,未來十五年合資格領取的人將增加一百五十萬人,當中涉及的額外開支肯定極為驚人。

另一方面,從爭取民望以至爭取選票而言,派糖派錢都是較容易的做法,嚴守財政紀律則隨時成為過街老鼠,被政敵在紙上、網上、街上攻擊得體無完膚。任何聰明的特首、政黨都會捨難取易,令津貼只會加不會減;即使在財赤嚴重、儲備空虛時也不會有任何節約措施。在這樣的政治氣候下,加利得稅、加薪俸稅稅率以至開徵銷售稅就成了維持開支的獨步單方,稅率怎可能不一加再加,超越新加坡以至中國呢?

特首梁振英上台以來破壞的規矩已經夠多了,損害的核心價值及制度資產已經夠多了。若果連財政紀律及簡單低稅制也因思慮不周的「長者生活津貼」政策而瓦解,香港還剩下甚麼呢?



股壇長毛:特惠生果金超錯





梁振英提出設立長者生活津貼(又稱特惠生果金),為通過入息資產審查的長者提供每月2200元的生活費津貼。審查不審查,引起極大爭議。有立法會議員認 為,應該廢除入息資產審查,為全部65歲或以上長者提供保障,並威脅若政府不從,將會否決撥款動議。前港交所獨立非執行董事、有「股壇長毛」之稱的評論人 David Webb在網誌撰寫評論文章,引述多項數據,分析特惠生果金若不設入息資產審查,將會對庫房帶來數以百億元計的負擔,相等於為引入全民退休保障鋪路,後果 不堪設想。

但Webb亦批評,梁振英特惠生果金方案甚有問題,議員應否決撥款方案,全面檢討長者綜援制度,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主場新聞》,翻譯了文章部分內容:
對於部份立法會議員要推廣,65歲以上的長者生活津貼(又稱特惠生果金)每月2200元,應該豁免資產審查。他們威脅,如政府堅持長者生活津貼設有入息審查,就會否決動議。

這些立法會議員的要求,相當於提倡全民推休保障的計劃,這類政策確實極浪費資源。根據統計處的資料,目前超過 65歲或以上長者現時的98萬人,至2024年、即12年後、人數將增至169萬,至2039年,數目更激增至249萬人。我們不妨計算一下,派發 2200元的免入息審查的特惠生果金,會對政府造成多大的額外負擔。
以下,我們會先計算現行政策下的長者生活津貼開支

1. 生果金
根據社署資料,2011年3月底,大約有50.8萬名65歲或以上長者申領生果金,每年申領人數會增加1萬人。目前,大約有52.3萬人申領每月1090元的生果金,政府每年的支出達68.4億元,還未計算財政預算案一次過發放的特惠津貼。

2. 傷殘津貼
截至2011年3月底,大約有5.8萬位長者申領傷殘津貼,普通傷殘津貼每月津貼1395元,高額通傷殘津貼每月是2790元。根據社署的數字,約 12.8%的傷殘津貼都屬高額,假設為65歲以上長者,傷殘津貼受助人高額比率不變。我們估計,65處以上長者的傷殘津貼總支出是11億元。

3. 綜援
根據立法會資料及統計處資料,截至2010年4月底,65歲以上申領綜援長者大約有13.3萬人。假設在2012年,同樣數目的長者申領綜援,再加上 2010年3月至今9%通脹(綜援金額跟隨通脹調整),長者每年的綜援開支達68.8億元,平均每人的每月津貼是4315元。

總計,將生果金、傷殘津貼及綜援加上來,今年開支達148億元。
如果長者生活津貼不設資產審查,現時申領生果金及傷殘津貼的長者,都會轉去申領津貼較高的長者生活津貼計算。假設至2024年及2039年,申領綜援的長 者數字不變(因為現時退休的長者,會較以前長者更富有,後面會再作解釋),每年的綜援的支出維持在68.8億元,至於申領傷殘津貼的長者會跟隨長者人口增 長,另外2%的長者不會申請任何津貼,結果會怎樣呢?


註:CSSA為綜援、Higher DA為高額傷殘津貼;OALA為無資產審查的長者生活津貼

可以估算,至2024年,庫房會為無資產審查的長者生活津貼,額外323億元;至2039年,庫房會為無資產審查的長者生活津貼,額外負擔530億元。你可能會想,人口預測往往有錯。但通常偏差只會出現在年輕人口(基於出生率和移民率),對於65歲或以上長者人口的估算,其實誤差不會太大。

以上估算,可能是一個低估的數字。如果政府真的轉軚,長者生活津貼不資產審查的話,未來也難抵受得住全民退休保障政治壓力。因此,長者生活津貼有機會增長 至綜援水平,即是每月津貼4300元。這樣的話,2024年,庫房會戶了長者生活津貼,額外負擔705億元;至2039年,庫房會為此額外負擔1109億 元。
事實上,用較保守的估算,至2039年,政府為長者生活津貼額外支出530億元,香港的GDP大約是1.9萬億元,這筆額外的支出,相當於 2.8%GDP。目前,公共支出佔香港GDP約兩成,長者生活津貼將令公共財政支出,增長一大截。比較一下,2012/13的財政預算,薪俸稅、個人入息 課稅及物業稅計起來只是560億元,利得稅只是1060億元,總計收入加上都只是1620億元。
的確,GDP未來會有所增加,但其他公共財政支出亦然,例如是長者的醫療等等,所以,最好保持現有公共財政佔GDP的比例不變。
要負擔這個沉重支出,香港難免要加稅,至2039年香港的基本稅率估計會由目前15%,增加至20%,才承擔有關支出; 利得息增加5個百分點至21.5%:最高的個人入息稅率亦要推高5個百分點至21.5%。即使至2024年,基本稅率都需要增加3個百分點。在實際情況, 稅率增長幅度不至如此。試想想,當你提升稅率,投資轉到其他低稅率地區,當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內地稅率維持在25%,誰還會把他們資產、盈利轉到香港 呢?
當然,香港外匯基金高達1.2萬億元,但我們不能單靠外匯基金,尤其以特區政府這幾年的作風,港深高鐵項目就洗了600億元,港珠澳大橋也要花490億元,多20個這些項目,外匯基金隨時要清袋。
電視台報道長者生活津貼的相關新聞時,總會影到執紙皮、住在籠屋的老人家,令人香港大部分長者很貧窮,需要幫忙。但為何電視台提那些退休的投資銀家、律師、會計師、保險經紀、醫生、公務員等等,他們通常都相當富裕。
2000年6月前入職的公務員,退休後都會有長俸及退休金。截至2011年3月,有12.6萬人公務員獲得長俸,政府為此每月支出約18億元,每人每月平均長俸達1.78萬元。為什麼他們有需要再收到2200元的額外長者生活津貼?
雖然長者人數不斷增加,但需要政府補助生活費的比例,可能會隨著時間下跌。根據2011年的統計資料,只是4.6%的65歲或以上長者有大學學位,有 16%有初中學歷,超過七成人只有小學學歷。但15年後,65歲或以上長者的學歷會大大提升,8.4%的長者有大學學位,36%有初中學歷。至2027年 至2042年,兩成65歲或以上長者都會有大學學歷,有六成多人中五畢業,僅得16%只有小學學歷。他們大部人受惠於過去的幾十年經濟繁榮,因而有更高收 入。
自1997年以來,歷屆特區政府特別是曾蔭權,在龐大的預算盈餘之下,不分青紅皂白分派福利。港府逐步建立福利預期,長此下去,變相實行社會主義、中央規劃的經濟體系,破壞了香港資本主義的成功基礎。我們還有機會避免香港墮入希臘、西班牙的困局。
梁振英提出所謂特惠生果金,其實只令情況更加混亂。梁振英真正要做的,是改革「衰仔紙」的綜援制度,轉為簡單的個人、夫妻資產審查制度。另一個問題是,現時資產審查過緊,資產限額低至2.4萬元。很多長者希望儲低「棺材本」防身,長者申領綜援個人資產限制應提升至10萬元。
如果梁振英一早提出改革長者的綜援制度,根本沒有人會提議,無資產審查的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當然,長老生活津貼的別名:「特惠生果金」,與「生果金」太相似,註定為施政埋下另一個「炸彈」。
如果立法會否決政府的特惠生果金撥款,反會幫了CY一個大忙。讓CY有機會撥亂反正,重新檢討整個長者的綜援制度。順手將洗刷綜援的污名,我們建議將改名 作「Modern Elderly Allowance for Needy Seniors」,簡稱MEANS,相應中文名字亦可改進。若長者緩助能沿用資產審查,反而可把更多資源,投放於有需要的長者,節省無必要的浪費。
正如現時的生果金,或者特惠生果金,都把自住物業排除於資產審查之外。所以,政府不斷向有資產、有能力的長者提供援助,實際上,他們並非窮人,他們可把物業出租,再利用租金,另租一個較細的單位及用作生活費;或者利用逆按揭等等方式,就可賺取收入。
相較特惠生果金,全面綜援計劃反而有更全面的資產審查制度。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提升綜援的資產限制及簡化申請程序,幫助真正有需要的長者。
David Webb又提到,梁振英任內實施的長者2元交通費政策,亦造成無必要的浪費,全文可看:http://webb-site.com/articles/oala.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