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星期三

《近代中國史綱下》郭廷以: 第十三章 軍閥恣睢(一九一六至一九二四)



 
  第一節 袁世凱的後繼者

  袁世凱之扶搖直上,蹶而再起,終於取得最高權力,私有武力是他的最大憑籍。他曾說:"大丈夫不可一日無兵,只須兵權在我,何畏之有?"戰勝國民黨的二次革命後,信之愈篤,於是上行下效,他的部屬亦認定武力萬能,各自為謀。帝制之前,已不盡唯袁之命是聽,此為袁覆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後變本加厲,大者盤據中央,小者把持一方,招兵買馬,爭城爭地,相互火並。


  一、軍閥割據

  袁世凱任總統時,以軍民分治為名,每省各置都督及民政長,後分別改稱督理某省軍務的將軍及掌管某省政事的巡按使,大權全在都督或將軍,黎元洪任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時,一九一六年七月,改將軍為督軍,巡按使為省長。顧名思義,省長應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其實不足輕重,依然有同督軍的隸屬。從此中國軍閥名聞於世,督軍成了軍閥的代表,出身北洋軍的獨多,人稱北洋軍閥,遍布於長江、黃河流域及東北地區。段祺瑞、馮國璋為北洋軍閥的巨魁,早已各立門戶。段雖非督軍,但久長陸軍部,復任內閣總理,山東、安徽、浙江、福建、陝西、甘肅為其勢力范圍。馮任江蘇督軍,直隸、江西、湖北督軍奉為首領,地盤不及段的廣闊,而富庶過之,彼此勢均力敵。段為安徽人,馮為直隸人,他們領導的集團,分被稱為皖系、直系。長江巡閱使兼安徽督軍張勛,據有軍事要地徐州。擁兵三萬,仍帶發辮,表示不忘清室,號為"辮子軍",自樹一幟。奉天督軍張作霖清末任巡防營統領,入民國官至師長。洪憲帝制時,一面佯示效忠袁世凱,一面逐走奉天將軍,取而自代,進而控制黑龍江、吉林,是為奉系,可算是北洋軍閥的別支。山西督軍閻錫山不屬於北洋派,但頗善肆應,初附袁世凱,繼結段祺瑞,以圖自固自保,在軍閥互斗中,竟然屹立不動,十餘年來,山西無烽火之警,有模范省之稱,可征人民之易於滿足。新疆督軍楊增新所採策略與閻錫山同,以地處偏遠,不為中原軍閥重視,且非力所能及,遂亦得長保既得權力。

  南方諸省督軍不屬於北洋軍閥,其為割據則一。唐繼堯控有雲南,視四川、貴州為附庸,是為滇系。陸榮廷於廣西之外兼有廣東,是為桂系。

  袁世凱時代,北洋軍閥幾囊括全國。帝制不成,失去了四川、廣東、湖南,得到了浙江,勢力仍然最大。反帝制的唐繼堯、陸榮廷各有所得,惟國民黨落空。每一大軍閥各有國際背景,支持皖系、奉系及張勛的是日本,支持直系的為英國、美國,不過美國不似英國的昭著。與滇系、桂系為近的是法國。

二、段祺瑞的專橫、參戰問題

   護國軍堅執由副總統黎元洪繼任總統,恢復約法、國會。孫中山於恢復約法、國會持之尤力。段祺瑞對黎一向輕視,又不喜國會。袁世凱死後,段為情勢所迫,宣布依約法以副總統代行總統職權,而不提國會。他所指的約法為新約法,而非舊約法。國會議員首加駁斥,謂新約法為袁世凱竄亂而成,無國法上的效力,黎系根據國會制定的總統選舉法繼任總統。南方領袖繼起反對,非但要確定黎為繼任總統,恢復袁廢止的約法、解散的國會,並須依法組織內閣,不承認段的現在地位。黎就職誓詞亦明言"依據民國元年頒布之臨時約法,接任總統職權",而非代行總統職權。對段來說,舊約法為內閣制,於他應屬有利,他之所以不願恢復,是厭惡國民黨佔優勢的國會。盡管各方攻擊,倔強成性、剛愎自用的段,一概不顧。

  ----------


  一九一六年八月,四川督軍蔡鍔因病請假(十一月卒)由滇軍將領羅佩金繼,同年七月,龍濟光不容於廣東陸榮廷任廣東督軍。

  馮國璋懼段的權力過分膨脹,為聯交南方,贊同恢復舊約法與國會。駐上海的海軍第一艦隊宣布,非俟舊約法恢復,國會重開,正式內閣成立,不受北京命令。段始知事態嚴重,只好暫時忍耐。六月二十九日,黎元洪下令遵行民國元年的臨時約法及民國二年的總統選舉法,續行召集被袁世凱解散的國會,由段組正式內閣。依附實力派為進步黨的一貫政策,梁啟超一心擁段,護國軍軍務院經他勸說,七月十四日,宣布撤銷,國民黨至為不滿,集矢於梁。同日北京下令懲辦帝制禍首。

  八月一日,國會重開,制定憲法仍為其最大任務。國民黨為便於團結各方力量,糾集三百六十名議員,組織"憲政商榷會",其中有原屬進步黨者。後分而為三,激進派成為"民友社",溫和派成為"益友社""政學會",人稱"商榷系",大致均支持黎元洪。梁啟超、湯化龍亦各立"憲法研究同志會""憲法討論會",與相頡頏,後合為"憲法研究會",人稱"研究系",為段祺瑞的與黨,在國會中約佔一百五十席,進步黨不復存在。段的私黨成立"中和俱樂部",即日後"安福俱樂部"。段之疑忌南方督軍及敵視國民黨,與袁世凱相同,不過尚無意推翻共和。
   袁世凱死後,張勛在徐州召開七省會議,決尊重優待清室條件,要求獨立各省取消獨立,抑制暴烈分子參與政權,中央如有敝政,共同力爭,固結團體,嚴整兵衛。目的在壓服異己,排斥國民黨,挾制中央政府,俟機復辟。段深惡新任外交總長唐紹儀及屬於國民黨的閣員。一九一六年九月,授意張勛聯合七省督軍,要求罷斥司法總長張耀曾,再集十三省代表舉行二次徐州會議,區對唐紹儀。段提名的外交總長兩次遭國會否決。商榷系聯好馮國璋,擬推為副總統,加深馮、段間的裂痕。研究系為使馮、段各有所得,亦表贊同,馮遂順利當選,內務總長孫洪伊為馮的謀士,國務院秘書長徐樹錚為段的心腹,彼此積不相通。段強黎免孫不遂,孫、徐之爭變為黎、段之爭,商榷系議員提案查辦徐樹錚,兼劾段祺瑞,結果孫洪伊、徐樹錚一並去職。國會及兩次否決段提名的內務總長。助段的研究系議員為憲法問題與商榷系議員互訌。十二月,梁啟超運動馮國璋、張勛聯合二十二省督軍、省長,電勸黎、段,警告國會。一九一六年一月,張勛召集第三次徐州會議,段亦派代表參加,要求黎元洪取締國會,擁護段祺瑞,裁汰閣員,准備於必要時實行倒黎。

  ----------

  被通緝的有楊度、孫毓筠、梁士詒、朱啟鈐、周自齊等八人,段芝貴、張鎮芳、雷震春、袁乃寬、曹汝霖俱不在內。

  先是,一九一五年秋,德國擬以贊成袁世凱帝制為餌,將中國引進同盟國。英、法、俄大感不安,欲誘中國加人協約國,願借款擴充中國兵工廠,以所制軍火供協約國。袁懼招日本之忌,均未之許。英、法、俄轉與日商,日首相大隈重信認為中國如若參戰,將不利於日本的獨佔企圖,表示反對。大隈的對華政策,以政治侵略為主,壓迫現政權。一九一六年十月,寺內正毅組閣,改以經濟侵略為主,扶植現政權,其實是殊途同歸。歐戰以來,日本對外貿易出超大增,國內現金過剩,如對中國放款,游資有了出路,物價即可平衡。更大的用意,為日本物資不豐,須求之於中國。倘能以借款途徑,不顧一時區區之利,而收大利於將來,即可以中國之有餘,補日本之不足,所謂"欲取先予"。是即大藏大臣勝田主計的"菊分根"政策。這時美國加入歐戰為期在邇,如中國追隨,勢將受其控制,日本必須急起直追,竭力促成,再大舉對華貸款。段祺瑞為鞏固權力,需財孔殷,正是求之不得,假對外戰爭借款,尤為有詞。



  一九一七年一月,段祺瑞已有參戰之意,德使辛慈(P.vonHintze)多方阻止。二月,美國對德絕交,勸中國採一致步驟,段祺瑞立表贊成。梁啟超同此主張,希望乘機使中國躋於國際之林,既可蒙均勢庇護,又可增加關稅,緩付庚子賠款,美國又是中國最信賴的國家,定可相助。段內閣即以德潛艇襲擊中立國船隻為名,提出抗議,准備進而絕交,繼之以宣戰,黎元洪認為絕交並非其時,段以辭職要挾,黎為所屈,三月十四日,公布對德絕交。協約國公使勸段實行參戰,孫中山激烈反對,國會議員亦多不謂然。辛慈允給孫以財力支持。各省督軍應段召入京,號為 "督軍團",要求國會同意對德宣戰。五月十日,段重施袁世凱的故技,囑使所謂公民請願團包圍國會,毆辱議員,迫令當天通過。輿論益憤,請嚴懲主使。段置之不理,仍促國會速議,國會要求改組內閣,督軍團要求解散國會,二十三日.黎將段免職。優柔寡斷的黎元洪之所以斷然出此舉動,一以不堪段的凌迫,無法再忍。二以段派督軍不過四五,馮國璋及西南各省均不贊成參戰,段決不敢反抗,三以事前曾向美公使芮恩施及美籍顧問韋洛貝(W. W. Willoughby)說明,可能已有諒解。事後芮恩施建議美國務院由列強調停,以免黎為段派推翻。日本指美國助黎制段,似非無因。

三、張勛復辟

  一九一七年三月,清末曾官廣西提督、現任廣東督軍的陸榮廷北上,路過徐州,與張勛會晤。到北京之後,特向宣統請安。復辟派興奮欣喜不置,說是"南陸北張" 確是兩大忠臣,德國、日本亦有贊同之意,清朝的恢復大有可望。一九一二年,德國亨利親王訪宗社黨恭親王溥偉於青島,勞乃宣與德人過從尤頻。對德絕交後,德國鼓動張勛早日復辟,日本與大連的肅親王善耆關係更密,同時聯絡張勛及天津、上海的前清遺老徐世昌等。

  黎元洪、段祺瑞決裂後,張勛與督軍團又舉行徐州會議。段指更易內閣總理未經副署,將來地方與國家因此發生影響,概不負責,顯系鼓動督軍反抗中央。張勛責黎破壞法律,各省將自由行動。安徽省長倪嗣沖首先獨立,繼之為陝西、河南、浙江、奉天、黑龍江、山東、直隸、福建、山西、上海。梁啟超拒絕黎的調解請求,研究系要人紛紛離京,對黎實行拆台。段與研究系擬在天津組織臨時政府,張勛以與自己的企圖不合,表示反對,公使團恐損及外人利益,聲言不能承認,芮恩施阻撓特力。滇、川、粵、桂雖通電擁黎,討伐叛逆,但一紙空文,無補實際。馮國璋採中立態度,欲取黎自代。安徽、奉天、山東督軍准備進兵北京,以張勛為首的十三省區聯合會請黎退職。黎束手無策,坐困愁城,召張勛來京,共商國是。



  六月八日,張勛率辮子兵到天津,限黎元洪於三日內解散國會。段祺瑞對張勛示意,俟黎倒後,復辟事可以商量,日本公使林權助亦從旁鼓煽,張勛認為事必可成,黎聲言"不怕死、不違法、不蓋印",及張軍入京,卒於六月十三日下令解散國會。六月一日,張擁宣統"御極聽政,收回大權",以張勛及王士珍等為內閣議政大臣,梁敦彥等為各部尚書,徐世昌、康有為為弼德院正副院長,張勛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馮國璋為兩江總督、南洋大臣。黎元洪逃入日本使館。黎對袁世凱帝制的態度是消極的不合作,這次對宣統復辟,則取積極的進攻行動,電令各省出師討伐張勛,復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請馮國璋代行總統職務。段原擬假張勛之手以去黎,張勛欲實行復辟,自握大權。復辟後的任官上諭,段的姓名獨不在內,前此脅迫清室退位之事(見407頁),將來可能重翻舊案,自身不保,目前張勛的地位未固,倒黎後繼以倒張,不但唯我獨尊,且可建立再造共和的殊勛。梁啟超力說其舉兵,因帝制案獲罪的梁士詒為卷土重來計,代籌軍費。日本以段的實力在張勛之上,更可利用,亦給以資助。七月三日,段馳赴馬廠(天津南),誓師討伐張勛,稱討逆軍總司令。馮國璋以已取得代行總統職務的資格,如再將張勛芟除,自可順理成章的繼黎之位,因與段一致行動。

  段祺瑞指揮的討逆軍約三萬人,盤據北京的張勛僅五千人,自非其敵,宣布辭職,徐世昌見風轉舵,通電反對復辟,宣統命會同王士珍與段祺瑞商辦善後交接事宜。討逆軍進迫不已,張勛斥徐、段、馮背信賣友。七月十二日,討逆軍攻入北京,張勛逃入荷蘭使館,第二天,宣統第二次退位。徐世昌竭力維持優待清室條件,段棋瑞亦謂復辟非清室本願,乃出於張勛矯挾,宣統照舊在宮中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