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星期五

梁啟智﹕國民教育 錯在理念



數以萬計市民上街反對國民教育,政府卻仍然堅持問題不在課程本身,特首梁振英更強調校方可選擇教材,試圖把問題矮化為內容之爭。即使是小學生也明白,浮沙之上難建高樓,國民教育面對巨大爭議,是因為其脆弱的學理基礎根本不足以承擔宏大的身分認同問題。國民教育之錯,不僅僅在於對中國的問題給予錯誤答案,更在於問錯了問題。

在教育局的課程指引當中,對中國的認識要不是山川地貌和古蹟文物,就一下子跳到航天科技和運輸系統等的當代發展,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一個現代國家的建立背景和過程卻幾乎絕口不提。在這種脈絡下,中國變成一個本體上自有永有的概念,只要我們提高認識,便自然可以增加認同。

然而即使沒有社會科學的訓練,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是先有人,然後才有國家。現代國家是近百年來特定時空脈絡之下的產物,如果我們真的穿越回到三國,他們所理解的「國家」和「愛國」肯定和今天的差距千里。展望將來,國家的意義也會不斷改寫,歐債危機下歐洲各國如何重構相互間的政治關係就是一例。國家認同的爭端不斷為人類文明帶來沉重災難,人類建立國家本來是要為社會尋求福祉,如果把國家認同置於社會福祉之前便變成本末倒置了。

筆者同意普及教育必須涉及認識國家,但卻不應如教育局的課程指引般把國家作為一個既有的實體去認識,而應視為一個公民共同參與的場所,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運用這個場所來改善生活。學生不應被動地接受某些由別人定義的國家特質,而該主動地學習參與和改變國家的未來,使國家能更負責任,更能為社會福祉貢獻。如果國家已無法為社會福祉貢獻,我們甚至有責任創造新的安排。

換而言之,我們面對的是兩條截然不同的進路:

1. 我們是中國國民,我們要認識我們的國家;或

2. 我們是擁有多重身分的世界公民,我們要認識國家對我們的意義。

相對於第二種進路,第一種進路無疑顯得膚淺,也不符合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在這種基礎上討論教材應否談及六四和老師的把關角色,等如為一座浮沙上的危樓討論放置何種求生用具一樣,根本就是捉錯用神。只有把整座危樓推倒重來,國民教育立即撤回,我們才能有討論的空間。

把整座危樓推倒重來

教協號召罷課抗議,在一個文明社會其實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公民抗命,本來就是我們參與國家事務的其中一種方法。相對於日復一日的試題操練,子女在思考選擇上課與否的過程中肯定學到更多。到了子女長大成人,無論在家人、職場或是社會當中,都會面對許多不講道理的事情,我們會希望他們據理力爭,還是苟且偷安?

或者,我們自己其實早已是「洗腦教育」的產品。回想我們的校園生活,又何曾被鼓勵勇於表達自我?我們這一代在考試標準答案和親戚朋輩壓力下長大的「70後家長」,就連履行《基本法》第27條訂明的公民權利也敵視為「過於激進」,不知不覺間早已被教化為追隨權威的順民。但願國民教育之爭不會是我們的垂死掙扎,而是一次救贖再生的契機。


張志剛﹕「家長們,你其實可安心點!」

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討論熱烘烘,但大家只聚焦民間組織出刊的參考資料,對官方文件置若罔聞,令整個討論失焦。

為配合今年開展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教育局於4月推出由「課程發展委員會」編訂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並建議學校採用該「指引」。「指引」詳述課程的宗旨、範疇、規劃等內容,是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的重要文件。但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的人士,只拿民間組織「國民教育服務中心」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其中的部分內容,來否定整個科目的設計,是完全不負責任的。反對的人士可能根本沒有看過「指引」,不少家長更將「手冊」當作官方的指定的教材。

反對的人士可能根本沒有看過「指引」

正本清源,無論日後政府如何編訂「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參考教材,學校如何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等工作,實離不開「指引」這份重要文件的內容和原則。把「指引」閱讀一遍,卻找不到坊間批評的「國黨不分」(翻閱全「指引」,找不到「黨」這字的片言隻語)、「洗腦教育」的內容;反而,卻體會到「指引」強調的正面、積極的人生觀和處事態度,即使在最具爭議的「國家範疇」,也感受到「指引」強調學生應多元、多角度的學習和思考。以上種種,不是空談,只要翻開「指引」,即可找到相關的內容。大家都可以在教育局的網頁下載「指引」。

「指引」第二章詳列課程的架構,涵蓋「個人」、「家庭」、「社群」、「國家」、「世界」五大範疇,當中引發今次爭議的是「國家範疇」。「指引」說「國家範疇」的學習目標是「提升學生對國民身分的認同,理解國民的角色、權利與義務,孕育家國情懷,主動了解國情,探討國家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例如:成果、困難、局限、改善方向等」。若說「指引」只顧唱好國家的「成果」和「機遇」;那麼探討國家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局限」,則應是另一種角度的看法吧!

「國家範疇」又分為「自然國情」、「當代國情」、「人文國情」、「歷史國情」;自然、人文、歷史三大國情,談的是山川地貌、文學美藝、歷史大事,爭議不大,有批評者指「當代國情」的內容偏頗,刻意不談國家民主、法治等重要議題。批評者可能沒仔細看過「指引」,因為「指引」列明「從了解國家及香港發展的緊密聯繫,以及兩地在合作發展歷程面對的困難及解決方法,體現同根同心的情懷」(小三至小六階段);「從探討國家憲法和重要機構的職能,以及國家的重要規劃項目,關心內地與香港的連繫,體會國家發展的限制及謀求改善的方向」(中一至中三階段);「關心國家當代政治、經濟、外交、科技等各方面發展對於社會民生的影響,以及民主、法治、人權等價值的體現,了解國家與全球的密切關係,樂意為國家及民眾謀求福祉」(中四至中六階段)。「指引」定下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當中既談國家在發展當中的「方法」、「改善的方向」,也談當中的「困難」、「限制」;在高中階段,更以「民主、法治、人權等價值的體現」為議題,沒半點刻意避諱的感覺。

最值得一提的是,「指引」4.2.2段「學與教策略建議」指出,「教師不但不應該迴避討論爭議性議題,更應視之為教學的重要契機,協助學生建構價值觀」。並選取「食品安全問題」為例,進行多方面和多角度的討論,「指引」又提出「法治和監管是否根治『食品安全問題』的最有效方法?這有何不足之處?除法規和監控以外,還有甚麼方法可以處理『食品安全問題』?」等問題。可以說,在設定學習目標和議題等方面,「指引」絕對沒有給人內容偏頗、刻意迴避問題的感覺。

看看「指引」全文吧!

「指引」第六章「學與教資源」,列出選取教學資源的一些原則和類別,並就不同範疇提供「參考文獻」,當中不同人士的著作均有收錄,如潘小濤先生的《國情》也包括在內。

「指引」會否荼毒學生?是否洪水猛獸?閱讀「指引」後,反覺「指引」既考慮到德育及國民教育這科的難度,更顧及當中涉及的敏感性,例如「指引」的「附錄四——爭議性議題的學與教」,就詳細地展示在討論和探討具爭議性議題應有的態度、方法、原則,注重理性、事實的討論,教導學生應持平公正、尊重多元的態度。

看完本文,學生家長應可以鬆一口氣,再放心不下的,請花一兩個小時,看看「指引」全文吧!

(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作者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行政會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