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9日星期四

信報社評:保護主義變臉 化身金融滙率戰



美國紐約州銀行監管機構指控英國渣打洗黑錢,隱瞞與伊朗的交易,總額高達二千五百億美元,消息震撼市場。英國金融界昨天反應激烈,英國議會財政委員會成員John Mann指斥美國政府針對英國銀行,是「意圖將倫敦的金融交易轉移到紐約」的手段。

近月英國多家銀行遭美國監管機構重手出擊,激起英國政經界滿腔怒氣。六月中,LIBOR操控案揭發後,巴克萊已遭美方機構罰以巨款。七月,美國參議院報告指責滙豐替毒販和中東恐怖組織賬戶洗錢。到前天,渣打捲入六萬宗違規洗錢交易漩渦,一夜之間股價暴跌,損失慘重。
很 明顯,金融危機確實暴露了金融銀行家貪婪的一面,糾正金融腐敗,維繫市場運行秩序,保障投資者利益合情合理。然而,美國對以外國為基地的跨國銀行作出密集 的針對行動,動機難免惹人猜疑。英國工黨議員John Mann質疑此舉是華盛頓精心炮製的金融「貿易戰」,也很難斥之為「無的放矢」。

細看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在美元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下,美國充分利用金融影響力,作為大國「權力資源」的戰略,確實有愈來愈明顯之勢。奧巴馬政府今年初提出的 「美國基業長青藍圖」,力圖重振美國製造業雄風;另一方面,在全球經濟實力版圖重組下,使保護主義從過去貿易保護的形式,更多轉向以貨幣滙率和金融的形式 而體現。美國不斷催逼人民幣升值,顯然是其中突出的例子。

仔細觀察,二○○五年七月,美國通過《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修正案)》,掃除了對非市場經濟國家適用反補貼法律的障礙後,迅即在翌年對中國銅版紙啟動了反補貼調查程序,成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後首宗對中國發起的反補貼調查。自此中美貿易摩擦不絕,情形不必細表。

如今保護主義形式「變臉」,更多通過貨幣滙率等金融形式進行。去年十月,美國參議院便通過了《二○一一年貨幣滙率監督改革法案》,將操縱滙率與貿易補貼捆綁在一起,要求政府調查貿易夥伴是否有直接或間接低估本國貨幣幣值,為本國出口提供補貼行為。

事實上,在全球化下,金融的跨境影響突顯了金融力量作為強國「權力資源」的有效性。如今從巴克萊受罰、滙豐與渣打遭揭發洗錢,束手就擒,無從反抗,確實容易激起英國金融界對美國打擊倫敦金融中心,以成就紐約競爭優勢的想法。

可以看到,各國為了維繫本國經濟的競爭力,如今已不完全依賴關稅和補貼手段,更多通過具跨國性影響力的貨幣金融形式進行。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Hudson研究十九世紀美國經濟,指出在勞動力生產率和工資競爭力都不及英國情況下,美國施以關稅保護而得以崛起,保護主義就是美國崛起的秘訣(詳見 America's Protectionist Takeoff: Economic Theory and Politics 1815-1914一書)。

目前,美國是否會重施故伎,通過金融形式的保護主義來重振美國雄風,難免惹人猜疑。今次美國對滙豐及渣打等採取鐵腕行動,撇除倫敦指責紐約發動金融「貿易戰」的個別因素,從全球治理的角度看,更值得深思。

很明顯,在貿易範圍,當前有WTO監管國際貿易活動;但在貨幣金融領域,迄今並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國際組織來協調貨幣政策和相關金融領域的行為,容易訴諸「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因而在全球治理制度的改革中,金融銀行業的國際監督與革新顯然是最重要的一環。

今年九月在巴塞爾舉行的全球央行行長會議,就是否改革LIBOR進行討論,無疑是金融全球治理和資本使用定價權力重組的一頁新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