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6日星期四

信報社評:外滙基金投資 金融安全第一



外滙基金昨日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成績差強人意。今年上半年的投資收入只有三百八十一億元,較去年同期的四百六十四億元,下跌百分之十八,單是第二 季就錄得六十三億元虧損,遠比第一季的投資收入四百四十四億元遜色。扣除支付財政儲備、特區政府與法定組織存款的款項,以及策略性投資資產組合的估值變 動,今年上半年外滙基金累計盈餘只增加了一百零九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二百一十二億元,銳減近半。

外滙基金今年上半年的主要收益是股票和債券 收入,分別達二百七十五億元和一百九十八億元。原因很簡單,同期的恒生指數和標普五百指數分別上升百分之五點五和百分之八點三,因為去年底歐洲央行推出長 期再融資操作(LTRO)後,歐洲銀行資金短缺的情況已漸次穩定下來,而美國經濟數據亦較預期理想。不過,美國聯儲局的扭曲操作令十年期國債息率跌至一厘 四五的歷史低位,拍賣美國政府債券(一至三年)指數期內亦只增加百分之零點一,債券收益仍能比去年同期的一百四十五億元顯著增加,已算不俗。

現時外滙基金的總資產為二萬五千五百四十四億元,較去年底增加六百六十四億元,其中約一半即一萬一千億元用作支持港元貨幣,其餘則為外滙基金的累積盈餘和政府財政儲備。

金融海嘯以後,國際投資環境極不穩定,歐債危機惡化、中國和新興國家經濟放緩、美國經濟持續疲弱,在在增加投資風險。香港外滙基金的用途由《外滙基金條例》 規定,主要用於捍衞聯繫滙率,支持香港的貨幣和金融穩定,所以有別於一般專注投資用途的主權基金。但回歸以來,本港經濟備受衝擊,特區政府財政預算多次出 現財赤,礙於稅基狹窄,開徵銷售稅又阻力重重,因此依賴外滙基金中財政儲備的投資收益。

由於外滙基金的投資策略一向偏於保守,以低回報的債 券尤其是美債為主,在保障基本安全性及流動性的大前提下,金管局一直力求平衡外滙基金的投資組合,不敢過分進取,因而回報受到限制。近年來,在輿論壓力 下,以至要求成立主權基金的聲音甚囂塵上,甚至見諸新任特首梁振英的政綱,為求爭取表現,金管局近年亦成立特別投資基金,規模約為八百億元,投資於債券、 股票和外滙以外的資產上,例如在海外購置物業,實行投資多元化,以圖提高外滙基金的投資回報。特別投資基金的表現如何,今次公布的業績沒有詳細交代。不 過,有一項八億元的策略性資產組合虧損,令人疑慮。

梁振英上任後,已按照政綱提出設立金融發展局,委任行政會議成員查史美倫負責領導一個小 組進行研究和籌組工作,一旦倡議成立獨立運作的主權基金,對金管局轄下的外滙基金運作,不無一定的壓力。如果金管局為求鞏固自己既有的權力和地位,不惜增 加風險,加強風險資產的投資,以提高投資回報,便不能不令人關注金融安全的問題。

投資風險與收益成正比,是不易之定律。目下的環球投資環境 日趨惡劣,危機四伏,風險處處,連最資深和成績彪炳的投資專家也經常損手,招致巨大損失。香港特區政府是全球有數有豐厚資產和財政儲備盈餘的地區,二○○ 八年金融海嘯以來,歐美國家以至近期金磚五國,無不受到巨大衝擊,民生困苦,惟獨香港仍然可以維持充分就業和財政充裕,市民大眾生活條件不致急劇惡化,審 慎理財肯定有以致之。因此,外滙基金即使投資表現不如理想,也不應貿然增加風險投資,金融安全永遠第一優先,因為只有保守謹慎投資才可保本,否則稍有差 池,香港將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