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星期五

李柱銘: 治香港台不歸



本年七月一日,特區便會由溫和統戰期,正式踏入中共統治期。

今次特首選舉,外界一般以為是陪跑的梁振英,最後竟能戲劇性地勝出,有說法認為此乃內地政治權力鬥爭的結果。因為觀察近期內地政局發展,原本政途有望更上一層樓的薄熙來,卻突然被拉下台,太子黨、前港澳辦主任廖暉看來是失勢了。而唐英年就是因後台不穩,所以受牽連下馬。

這個分析似乎合情合理,不過,豬落狼上,是否真的突如其來,還是其實早已在中共的計算之內,那就見仁見智了。

近期特區的政治局勢,令筆者憶起八十年代中,跟已故美國駐華大使李潔明( James Lilley)的一席話。生於中國的李潔明是一名中國通,在擔任駐華大使前,曾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所以對兩岸關係非常熟悉。

記得在一個酒會上,他跟我提出中共會採用相同手段,來處理香港和台灣問題。他說中共起初是絕對不會施行強硬政策,反而會不斷主動地提供經濟優惠措施予香港和台灣,及至香港和台灣在經濟上必須依賴內地,失去議價能力後,中共才會露出狐狸尾巴、為所欲為。

當時,內地只不過是剛剛實施經濟改革開放政策,四個現代化的落實,仍是依靠外資(主要為香港)。可是,李潔明當時已能洞悉中共的手段,如今憶起,果真是非常準確。

的而且確,回歸初期,北京與新華社(中聯辦前身)起碼在表面上,尚算安分守己,我們不容易察覺到他們干預香港事務。即使新華社會在各級選舉中協助親共政黨和候選人,但亦僅暗中行事,而且參與程度亦遠遠不如現時般深入。

那時候,港人都認為特區經濟繁榮,而本地商家在內地也有不少投資,況且,許多欲打入內地市場的國際機構,都是以香港為踏腳石、亞洲根據地。因此,香港在經濟方面,明顯處於較內地優越的位置。

○三年可說是中共治港政策的分水嶺。沙士一役,香港經濟受到重挫,北京便為特區提供了多項經濟優惠措施,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CEPA)、自由行,大力幫助特區經濟復甦。不過,這個溫和統戰期,卻遇上轉變因素。○三年七一大遊行,令北京非常震驚,認為有必要對特區加強操控。

隨着國內經濟急速起飛,內地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力亦因而快速增強。或許起初以為溫和統戰期大概是五十年,但如今特區回歸還不到十五年,中港在經濟方面的關係,已演變成內地支持香港經濟發展,特區再也不能失去北京的支援。而政治方面亦同樣出現顯著變化,中聯辦對特區的干預越來越嚴重和明目張膽,相信未來五年特區在梁振英管治下,中聯辦的介入程度將更甚,西環理所當然地治港,七月一日就會正式踏入中共統治期。

如今特區就像是被一股山雨欲來的氣氛所籠罩,這種感覺年長一點的港人或會覺得似曾相識,因為九七年回歸前,我們的心情也是如此。七一將至,令港人誠惶誠恐,有些中產人士已再度興起移民的念頭,情況如早已在鍋中被文火煮着的青蛙,因有人突然加大火力而意識到危險,急欲跳出鍋外。無奈,大多數港人卻是無路可逃。

台灣雖然也在接受中央政府提供的各項經濟優惠,但可幸的是,兩岸統一的談判尚未啟動,而且台灣同胞還有香港作前車之鑑。試問民主政制已開花結果的台灣,又豈會接受這個騙人的一國兩制呢?所以說,中共雖可成功控制特區,不過,卻同時把台灣趕上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