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星期四

陶傑: 百科全書之死



《大英百科全書》宣布停止發行印刷版,從此以電子版上市。早晚會發生的事,世界進入新時代了。

記者打電話來問:會不會感到惋惜?我說不會。印刷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你有買過嗎?或者有看過嗎?既然沒有,那麼這套產品改不改刊,又與你何關?
《大英百科全書》的競爭對象是網上的《維基百科》,不錯,《維基百科》的權威不夠,名牌效應不足,而且許多資料可能有誤,但《維基》有一個好處:可以隨時修飾、增潤、時時 update;還有,《維基百科》的條目,廳中有房,房內又有密室,衍生一個名詞,隨時可以點擊進去,迴廊百轉,別有洞天千萬,這一點是《大英百科》難以競爭之處。

但以殿堂的分量,《大英百科全書》是歌劇,而《維基百科》像卡拉 OK。《大英百科》面世近三百年,是帝國主義的珍貴寶藏,因為帝國主義的西征北伐,一個五千萬人口的島國,竟然地理天文、蟲魚花鳥、地質物理、宗教歷史、宇宙八方的知識一網打盡,證明船堅炮利的帝國主義對人類的偉大貢獻。

《大英百科全書》剛面世時,中國也剛有紀曉嵐編彙的《四庫全書》。中國古代也不是不崇尚知識,譬如《本草綱目》,也是植物學加藥劑學的小百科,但自己戰亂,不懂保存,「農民革命」以屠殺和劫掠為宗,劣幣驅逐良幣,中國的《四庫全書》殘缺不全,而且終此一套,再無繼後,自此停滯不前,《大英百科》則活力無限,擴充不盡,中國文化缺乏自我更新的能力,由此即可窺知。

英國人有百科全書,激勵了法國拿破崙,拿破崙進軍埃及,特別挑選了幾千個頂尖學者隨軍出發:地質、動植物、醫學、考古,令學者進兵營,接受體能訓練,命他們隨軍出發,橫渡地中海,沿途把一草一木、一花一獸,悉數記錄,採集樣本,帶回巴黎研究,這才編成《拿破崙大典》。

隨軍出發的這支學術縱隊,名叫「智者兵團」( Les Savants),可憐在異域遠征,勞累病死不計其數,但一個國家要培養強大的國力,總要付出點代價,此後,法國佔領印支半島,與英屬的印度分庭抗禮,越南、寮國、柬埔寨,今日許多考古和廟宇的珍貴建築知識,都在法國人手裡,沒有「侵略」,又何來二十世紀的知識飛躍?

英國人的求知精神旺盛,還有一個特徵:這個國家真正的寬容,凡從小孤僻內向,喜歡做白日夢者,學校和家庭,都不會用一套制度予以矯正,使之與「主流」看齊而「統一」,英國的教育容易培養獨立思考和嗜好,出一兩個離群的怪人,沒有家庭和公眾壓力。歌星如大 衞寶兒作雙性打扮,艾頓莊有易服癖,沙漠梟雄的勞倫斯,跑到阿拉伯去尋覓性刺激,個性得以自由成長,這才是知識的環境。

英國前駐香港的「中英聯合聯絡小組」高德年,讀漢學出身,平生派駐遠東,但有一樣嗜好,就是專門研究飛蛾的生殖系統,在這方面,派駐遠東的經歷,可以令這位外交家成為昆蟲學一個專科的權威。《大英百科全書》是由千千萬萬這樣的怪癖奇士性格自由發展之下的知識結晶,所以成為權威,香港又能培養出此等人才?
因此英語的《國際名人錄》( International Who's Who),收錄名人簡傳,除了他的學歷職銜,必有一欄「興趣」( Interests):歌劇、集郵、航海、繪畫,這一欄的參考價值特別重要,因為這個人雖然是銀行家,但他還有人文趣味的另一面,他除了事業,還有個人的志趣,隨時他在砌船模型方面的手藝可以參加國際比賽,所謂通才,不就正是此意?

香港沒有人才,其中一個特徵,如今年的特首「候選人」,除了學歷、政績、行政經驗,無人如高德年一樣,在 Interests這一欄下令人注目。三人之中,以唐喜愛紅酒,或者情感氾濫,令人覺得有點人味( A Touch of Humanity),其他兩個,都甚為乾澀,在兩場辯論會中,沒有人懂得提問這三人:除了公務,你喜歡什麼?譬如橋牌和象棋?那麼從橋牌、象棋之中,你有何人生舉一反三的感悟?
換了「西方先進國家」,一個領袖的候選人,這類問題絕對難不倒,而且往往是一場辯論的感性高潮。但香港沒有,為什麼?因為中國人對知識沒有興趣,不知何謂人性享受的品味,香港的教育只注重教理化、金融管理,不注重美術、音樂、勞作。末代港督彭定康在香港五年,為香港電台英文台主持了一個古典音樂欣賞節目,每星期天,他選一段舒伯特、蕭邦、莫扎特,與聽眾分享,並說明他自己對這段音樂有何感受,為什麼他要選這一段、有何追憶……這就是一個領袖的人味( Humanity),對於我來說,如果我是所謂「選委」,我看重這部分,尤甚於那些沉悶如華文報紙社論的所謂「政綱」。

香港特首「選舉」之不入流,連同東施效顰模仿英美白人國家的什麼「電視辯論」,說穿了就是這種西洋鏡貨色。眼界和胸襟同樣狹窄,偏偏又以「國際都市」自居,如果《大英百科全書》的文化基礎在英國和法國,而不在香港和中國,不錯,兩者是有關連的,中華民族無論如何模仿西方玩「議會民主」,不論有沒有直選,還是「一吹雞二跪低」的主奴操控,是永遠出不了一個電視辯論的候選人列根的。

《大英百科全書》即使上網,也不會像看小狗打斛斗那類的 YouTube短片點擊之高,因為「知識」從來沒有「普及」過。五百年前,造紙和印刷術在歐洲促成了文藝復興,知識走向民間,神權壟斷的黑暗時代結束,但今日網絡的發明,效果似為相反,至少香港下一代上網閱讀,不如看鹹網之多。十年之後,香港的「政治人才」更為乾涸,這又將會是另一回合鬧劇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