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3日星期一

歐陽五﹕中國如何說服 第三世界朋友



29日中國外交部宣布中方連續4天接待了其主動邀請來訪的敘利亞反對派,媒體透露,敘反對派在華受到中方「高規格接待」。該訪華團踏上中國土地距中國在聯合國行使否決權封殺有利敘利亞反對派之提案僅僅一天之隔,這表明中方預先已為應對否決「敘利亞提案」所帶來的影響做好善後預案,也反映出中國外交的靈活性。

相較之前利比亞事件的作為,中國在處理敘利亞問題時明顯有所改進。事實上,中國此次受到的外來衝擊堪稱改革開放30餘年來僅見,因為這一回歷來被看做第三世界「領頭羊」的中國頭一遭面對不少第三世界國家言辭激烈的批評。

在國內,民間與政府的決策與思考也並不完全一致。新浪網本月12日即在其首頁右上最顯著位置刊登〈媒體揭秘敘利亞總統家族:少數派統治多數成傳奇〉一文,詳介敘利亞阿薩德家族41年「鐵血」(該文用語)統治,稱其「家族罪行」遠有19823周之內導致該國4萬人喪生、80萬人流亡國外;近有眼下該國超過5000人死亡,從而引起包括沙特國王等中國「國際友人」的怒不可遏以及連帶對中國在聯合國行使否決權的不能原諒。

顯然,中國應高度重視近一兩年來中東一連串事變的「疊加效應」,無論是突尼斯、也門、埃及、利比亞,還是現在的敘利亞,這些國家的「河山變色」或是嚴重動盪既有國內民眾要求變革的要求,也無不有覑很大成分的外部因素,甚至由外部勢力直接干預更迭主權國家政權,例如利比亞。而這種干預得到了多數國家的贊同,並且有成為一種模式延續下去的趨勢,眼下的敘利亞、伊朗都面對覑這樣的可能。因此,不論美歐國家不正當干預之結果是否偏巧符合事變國多數民意的要求,客觀上都對「主權高於人權」的傳統觀念提出了嚴峻挑戰。

出於國家戰略利益考慮

而中國對敘利亞問題的處理,不僅僅是出於「主權高於人權」的堅持,也是出於國家戰略利益的考慮,因此總的決策無疑是符合國家利益的。問題是,中國如何在堅持原則與國家利益的同時說服第三世界的朋友們乃至國內民眾。這是中央面對的一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