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5日星期日

明報社評: 台灣民主良好示範 香港政制豈能落後




台灣剛舉行的總統大選,擺脫了過去暴力與族群撕裂的陰影,充分說明了民主不是什麼西方人玩意,華人社會絕對有能力辦一場優質的選舉,為內地與香港帶來了重要啟示。在對岸的香港,泛民建立了初選制度解決派系之爭,並尋求民意直接授權,在民主制度建設上向前邁進,反觀建制派至今既無初選機制,同台辯論也「避得就避」,選委提名與投票仍舊黑箱作業,與台灣與香港泛民相比,實在叫人慚愧。

台灣選舉過去曾被黑金、暴力、族群撕裂籠罩,上了痛苦而寶貴的一課,如今藍綠陣營銳意把劣質選舉文化拋開,民主制度發揮出自我修正的特質,這一夜,熱愛民主的全球華人都是贏家。不少港人慨嘆「台灣做得到,為何香港做不到」,事實上,民主制度建立需要各方持續不懈努力,台灣也是在痛苦跌盪中走到今天的境地,香港的泛民近日也向前踏出了重要一步。

民主選舉普世價值  台灣能,香港為何不能

為選出特首參選人,泛民先後舉行了兩場初選辯論,上周日更舉行面向全港市民的初選投票,其間雖然受到滋擾,但最終也有3萬多人投票,連同早前所作的民調,結果由何俊仁當選,正式挑戰建制派參選人。

雖然這次投票人數只佔全港約300萬選民的小數目,卻對泛民及香港的選舉文化有深遠意義。

泛民向來派系眾多,不時出現路線之爭,2007年,陳方安生與勞永樂曾為爭取出戰立法會補選而進行初選,並舉行電視辯論。當時的判別機制包括由泛民立法會議員、區議員、泛民團體成員投票,再加上民調結果組成。今年的初選再進一步,綜合民調加上全港市民均可參與的投票結果,這制度不單為泛民建立了一個排解內部紛爭的機制,更可提升市民的參與度,直接提升參選人的社會認受性。

這次泛民初選對特首選舉文化的塑造更是意義深遠。泛民參選人雖然政見不同,卻充分展現和而不同的高尚情操,沒有人身攻擊互相抹黑,落敗一方亦沒有輸打贏要,為選舉奠下君子之爭的風格,能以和平理性手法處理路線之爭。

這次初選不單以民調定輸贏,更須得到市民親身到投票站投票授權支持,變相把特首選舉帶到市民身邊,建立了一種真正面向全港市民的特首選舉文化。更重要的是,這次初選建立了一個透明公開的制度,如何分勝負、民調佔多少、投票佔多少,選前定得清清楚楚,絕非個別特權分子關起門說了算。這次香港民主發展的良好示範,為政制發展累積了寶貴經驗。

由此可見,泛民參選特首的制度基建已準備就緒,如今的參選人公眾支持度雖然不高,但只要出現合適的參選人,就可藉此初選機制爭取全民支持,為參與2017年特首普選做好準備。

反觀建制派,在初選的制度建設、選舉文化的建立上,相形見絀。

同台辯論是民主社會盛行的選舉文化,透過參選人發表政綱、互相質詢,讓公眾即時了解各參選人的政見,從而理性選擇。泛民已建立起電視辯論的文化,但建制派至今仍無法清楚交代兩大熱門人選何時會面對面辯論,較早前多個團體舉行的論壇,唐英年及梁振英均要「前後腳」出席,即使互相批評也只能隔空喊話,一般市民根本無法看到兩人的辯論。去年1113日唐梁二人首次同場出席論壇,隨後便流傳中央政府指示暫時不要安排兩人同場辯論的說法,政圈估計是要確保個別不擅詞令候選人的民望不會被拋離。

如此閃閃縮縮,與泛民的堂堂正正相比,高下立見。

此外,建制派參選人的確落區頻頻,聲言要跟民眾直接會面,體驗基層生活,聆聽市民心聲,但一般認為只是選舉「做騷」,並非真的面向市民,更絕非什麼尋求市民授權。社會雖然一向有為各參選人做民調,誰較受歡迎社會不難有定案,但候選人最終可得到哪些選委提名、選委又會根據什麼準則投票,則絕對是小圈子黑箱作業,完全不透明。跟泛民的初選機制相比,哪一個制度更進步、更能反映民意,答案不言而喻。

小圈子選舉不透明  抱殘守缺延續弱勢

這次是特區歷來難得真正有競爭的特首選舉,建制派兩名參選人的民望都比民主派參選人高,在2017年普選即將到來之際,建制派好應把握這次機會,建立具公信力的機制,選出市民最認受的候選人。若繼續抱殘守缺,黑箱作業,最終只會再次換來一個弱勢政府,延續現時的弱勢管治,對當選者、對香港都絕非好事。